儿科基础PPT课件
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 体重下降及各种疾病,如产伤、窒息、溶血、感 染等,发病率、死亡率高。
★围生期(围产期):胎龄满28周(体重
1000g)至生后7天。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强调加强护理,如保暖、
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
婴儿期(乳儿期)
★定义:生后28天~满1Y ★特点:
SIgA及IgG水平均较低
★心理 可塑性强
☆心率:
新生儿120~140次/分, <1岁110~130次/分, 2~3岁100~120次/分, 学龄前(4~7岁)80~100次/分, 8~14岁70~90次/分。
☆血压:
收缩压(mmHg)=(年龄×2) +80 舒张压为2/3收缩压。
☆周围血象:
★胎龄满37周后出生的小儿为足月儿。胎龄>42周
为过期产儿。
★胎儿期特点:在母亲宫腔内完全依赖母亲生存。
孕母的健康、营养、情绪、环境感染、吸烟、酗 酒、药物应用等对胎儿均有影响。
★保健重点:加强对孕妇保健。
新生儿期
★定义:出生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28天为止 ★特点:小儿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变化大,而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质 的改变。
两者密切相关,不能截然分开,统称为生长发 育。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1.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各年龄生长发育并非等速。一般年龄越小,增长越 快。两个生长高峰:①生后一年尤其前3个月;② 青春期。
2.各系统器官的发育不平衡:
各系统的发育快慢不一。神经>淋巴>体格>生殖。 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最迟,淋巴系统 先快后慢(儿童期生长迅速),皮下脂肪在幼年时较 发达,肌肉到学龄期才发育加速。
初生时WBC 15~20×109/L, 生后6~7天WBC 15~20×109/L, 1岁左右为10×109/L。 出生时 N 65% ,4~6天N与L均为50%,婴幼 儿期 L为60% ,4~6岁 N及L中性细胞与淋 巴细胞比例各50%, 以后N占60~65% 。
临床方面
★病种 先天性、遗传性及感染性病种较多 ★临床表现 多起病急、来势凶,易产生并发症;
儿科基础
307医院儿科 雷琦
leiqi0722@
1
儿科学的任务
★定义: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
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及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
★对象:小儿。男孩<14岁;女孩<12岁。国际上
018岁。
★任务:1.降低儿童发病率及死亡率;
2.从体格、智能、行为和社会各方面研究保护 儿童,使他们德、智、体、劳全面发展;
③神经内泌系统功能还不稳定。
★保健重点:
①保证足够营养、休息,并根据心理精神特点注意教育 和引导,保证身心健康; ②因神经内分泌对内脏调节不稳定,可出现良性甲状腺 肿、贫血、女孩有月经不规则、痛经等,注意防治。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
概述
生长是指小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 的变化--量的变化,可用测量方法表示。
年龄小,易表现不典型
★诊断 较成人更多地考虑年龄,季节,接触史及遗
传因素
★治疗 注意并发症和并存症治疗,强调综合治疗 ★预后 修复能力强,早期诊断、治疗,恢复快,后
遗症少;延误治疗,抢救不力,易死亡
★预防 加强预防是降低小儿发病率的生要环节。
胎儿期
★定义:从卵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
从受精开始为40周(280天)。
①体格发育速度减慢,智力发育较快; ②面临断奶,食物转换; ③免疫力不足,但活动范围扩大,感染机会增加
★保健重点:
①注意智力开发,要百问必答; ②注意喂养,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③注意防病治病,防止意外。
学龄前期
★定义:3Y~6~7Y,入小学前 ★特点
①体格发育↓,智力发育↑,求知欲强,高度可塑性; ②仍易发生传染病及其他病变,如肾炎,风湿热等; ③喜模仿而又无经验,易发生各种意外。
血液病学、肾脏病学、感染病学等。
儿科学的特点
★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大 ★对疾病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强 ★自身防护能力弱
儿科学的特点
★基础医学方面 ★临床方面
基础医学方面
★解剖 头、躯干、四肢的比例;内脏的位置 ★功能 呼吸、心率、血压、外周血象;胃肠
功能;营养需求
★病理 对病原体的反应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都不成熟,
①加强教育,促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②注意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炼,注意情绪和行 为的变化,避免思想过度紧张; ③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
青春期(少年期)
男孩 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
★特点:①体格生长出现第二个飞跃;
②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性激素作用使第二性征逐渐 出现;
★保健重点:
①继续生长监测; ②重视早期教育,培养好学、卫生、爱劳动等优良品质;
③加强体格锻炼,注意防病治病。
学龄期
★定义:6~7Y ~ 12~14Y ★特点:
①除生殖系统外其他系统器官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 ②体格发育仍稳步增长,智力发育更成熟,求知欲强, 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
★保健重点: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由上到下(抬头→抬胸→会坐→站→走) 由近到远(臂→手、腿→脚) 由粗到细(手抓→指取) 由低级到高级(看听感觉→记忆→思维判断) 由简单到复杂(画直线→画圆、图形)。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受遗传、营养、教养、环境等的影响,如父母身材、 种族等。正常值不是绝对的。
①生长发育迅速,对热能、营养素需要量大; ②消化功能不成熟; ③来自母体抗体逐渐减少,小儿本身抗体形成不足; ④大脑皮层功能未成熟,髓鞘未完全形成,兴奋易泛化, 易出现惊厥等神经症状。
★保健重点
①提倡母乳喂养; ②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 ③重视卫生习惯培养。
幼儿期
★定义:1Y到满3Y之前 ★特点:
3.防止先天畸形与智能发育障碍等遗传病。
儿科学的范围
★预防儿科学:突出“预防为主”。研究对传染病
的预防、对器质性和精神情绪疾病的预防。
★发育儿科学:研究和解决小儿生长以育的有关问
题,包括体格生长、心理发育、心理性疾病预防、儿 童学习困难、社交障碍、智能发育迟缓等。
★临床儿科学:分为各种专业分支,如心血管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