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专题七“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教学目的]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认识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积累的作用及后果。

[教学重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与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资本积累[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采取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绝大多数的人们说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时候几乎都爱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一句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然而,少有人知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曾说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在两部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的不同描述抑或是一种认识上的自相矛盾?还是其实都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种正确分析?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的形成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在马克思描述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图景中“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变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发展障碍。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个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而来,二十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反映这个时期地中海地区商业活动以及商人与高利贷者本性的文学著作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商品生产者手握有大量的资本,即大量的货币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愿意并有可能购买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来经营资本主义企业,第二,有大量的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他们除了身上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无产者)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成为被雇佣的工人。

这两个条件,最初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形成的。

其主要途径如下: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主要是城市小商品生产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赚钱发财,开始雇工生产,变成资本家,一部分赔钱破产,沦为无产者。

与此同时传统的的手工业者行会制度逐渐瓦解,多数作坊主在破产后最终同其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工,以前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虽然商人和高利贷者早在奴隶社会就已有之,但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财富大量积聚并渐渐地控制了小商品生产者,当小生产者逐渐沦为商人或高利贷者的债务人,乃至无力还债成为其雇工,而此时,商人则逐摆脱单纯的商人身份摇身一变成为工业资本家。

2、资本的原始积累但是,不难发现,这样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幅度上都是比较缓慢的,“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要。

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度发展,,这一任务只能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来实现。

于是,新兴资产阶级们为了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采用暴力的手段来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这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所谓的资本的原始积累,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正如马克思所说:“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

”资本的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发点。

在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始于15s世纪的后30年,经过16世纪达到高潮,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结束。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用暴力掠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

它导致了席卷欧洲的圈地运动与“羊吃人”景象。

其中,在英国表现的最为典型。

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一直延续18世纪末。

欧洲大陆的圈地运动主要发生在18、19世纪。

资本家和封建贵族通过各种手段把大片农民的私有土地围圈起来据为己有,改作养羊的牧场。

“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一方面使地主贵族牟取到巨额利润,变成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另一方面导致大批农民被赶出家园,沦为两手空空的流浪者。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重要方式。

其主要形式是奴隶贸易。

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为了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从非洲掳走大批黑人作远程贩卖,这就是血腥的非洲奴隶贸易。

“大西洋奴隶贸易”延续4个世纪之久,给非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是黑非洲历史上一段最黑暗的时期。

奴隶贸易为西欧资本家带来了巨额利润,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上述一切,大大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中各个过程充满了征服、奴役、劫掠、杀戮,它表明资本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随着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有了强烈的要求,这就是,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

在当时,地主阶级同农民的矛盾极端尖锐,封建统治已被农民战争严重动摇的情况下,新兴资产阶级李永广大农民和其他程向劳动者的力量,通过暴力手段,展开夺权斗争,首先1640年英国资产及开始反对封建革命,并于1688年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从17世纪到18世纪末西欧各国资产阶级先后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利用国家机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行其便,如:取消封建行会制度和封建特权,借宿封建割据,形成统一民族国家和国内市场,开展大规模的产业革命逐渐完成了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转变,形成了国际分工,开拓了国际市场。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所发生的产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以后所经历的第一次科学技术上的变革,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和产业革命的胜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最终战胜了封建制生产方式而确立起来,结果创造出一个资本家阶级和一个人数远远超过资本家阶级的产业无产阶级。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我们发现这一切都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财富表现为一种惊人的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似乎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

但是,回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商品经济并不是只在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甚至我们可以发现原始社会末期就存在着偶然的以物易物的交换。

显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经济形式,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那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那么是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所以,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必须从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入手。

资本最初都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当做货币的货币和当做资本的货币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只有当货币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增殖的时候,或者说这个钱是用来赚更多的钱而不是用作其他的时候货币才具有了资本的意义。

货币怎样从一般意义上的货币升格为资本?我们要考量的是货币怎样增殖?是贱买贵卖吗?当然不是,这样不符合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即便如此的话,人人都贱买贵卖最终必会扯平。

但当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用手中的货币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创造出更多更大的价值,情况就不一样了,事实就是如此,当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就变成了现实。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

马克思指出:“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

”(二)劳动力商品的的价值和实用价值和所有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有着与其他商品不同的特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它包括三个部分:⑴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⑵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由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而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一旦降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只能进入萎缩状态。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

劳动力商品具有能创造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资本家才购买劳动力进行资本主义生产。

2、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资本家在购买了劳动力之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物资资料的生产过程,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所谓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