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语文假期作业答案

【精选】语文假期作业答案

假期作业答案高三语文假期作业1参考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C(A“唾”应读tuò;B“谂”应读shěn;D“蹊”应读qī)2.A(积聚:逐渐聚集。

集聚:集合,聚合。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比重: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枉然:得不到任何收获;徒然。

)3.B(丁是丁,卯是卯:形容对事情认真,一点儿不含糊、不马虎。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门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插翅难飞:比喻陷入困境,怎么也逃不了。

)4.A(B去掉冒号。

C第一个逗号改为问号。

D句“(含乡)”应在“以上”后面。

)5.D(A项“都靠的是利用”句式杂糅。

B搭配不当,“生活水平”与“改善”不搭配。

C“守住行动秘密、让对方措手不及,以求精准打击”一方面内容与后面“能否将‘黄赌毒’一网打尽”两方面内容不能呼应。

)二、(9分,每小题3分)6.A(这种说法不是对“精神结晶”的本质解说。

)7.A(应该是“更重要的是其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精神意义。

”)8.D(A原文中缺乏依据;B逻辑错误;C“最重要的”不恰当,要“认识”更要“继承”。

)三、(12分,每小题3分)9.B(给……看。

)10.A(两者都是介词,趁着。

B项①是代词,所画的地方;②是助词,与“为”呼应,表被动。

C项①表祈请,请求;②表反诘,难道。

D项①副词,就;②表判断,是。

)11.C(③⑥建园前的荒凉;⑤想象中的行为。

)12.D(作者并未亲到东园,为园作记只是根据一幅图和许子春的介绍。

)四、(24分)13.(10分)(1)(5分)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追逐游动的鱼儿,那景象情趣和登临的欢乐,游览的人自己才能感受到。

(每句1分,整句大意1分。

)(2)(5分)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

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三人与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修建东园)仅仅为了我们三个人吗?(每句1分,整句大意1分。

)14.(8分)(1)(5分)江上烟波荡漾,山中雾气氤氲,动静相映,更显出烟水迷茫的韵致;(1分)画檐连接不断,残荷丛生,安静恬淡;(1分)沙鸥飞舞,珠帘漫卷,给画面增添了几许摇曳之姿;(1分)画船驰来,酒旗招展,宁静之中显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1分)这样,动静结合更加突出了江南的美丽可爱。

(1分)(2)(3分)应为“有我之境”。

(1分)这首元曲看似描写客观景物,但处处有“我”。

如“看沙鸥”就是“我”在看;“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着“我”的感受;“爱煞江南”更是“我”情不自禁的情感表白。

(2分,任举一例即可。

)15.(6分)(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沧海月明珠有泪(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孤舟一系故园心(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溪云初起日沉阁(每句1分,有错该句即不得分。

)五、(12分)16.(4分)智利33名受困矿工安全回到地面17.(4分)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

②这个口号已成为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

③它实际上是来自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每句1分,与下文衔接1分。

)18.(4分)(1)“诚邀”,诚挚地邀请,不合语境,可改为“真诚欢迎”。

(2)“鼎力”是“大力”的意思,敬词。

可改为“竭力”或“尽力”。

(3)将“《真我风采》”的书名号改为引号。

(4)“敬谢不敏”,表示能力不够,难以胜任而恭敬地予以辞谢。

也表示辞谢对方的邀约,不能从命。

多用作自谦。

改为“错失良机”。

(4分,每处1分。

)六、(18分)(一)(18分)19.(4分)描写了天鹅优雅惬意、庄重洒脱、恪守行规、会意会神、彼此调护的甜柔、富有人情味的生存状态。

(2分)为下文展开议论和抒情提供鲜活的现实依据。

(2分)20.(4分)(1)承上启下,(2分)由人世间的纷繁喧闹而发出感慨,写出了人难以达到寂寞的境界,由此过渡到下文写耐得住寂寞的人的难能可贵。

(2分)21.(4分)远离世俗的争斗,拒绝尘世的束缚,不受物质利益诱惑,追求坦荡自然的生活。

(每点1分。

)22.(6分)(1)作者描写了天鹅和谐、宁静的生活状态,抒发了对天鹅寂寞之美的赞叹,并由此阐明了天鹅寂寞之美产生的根源;(3分)(2)形象描写了人世间生活的喧嚣和争斗,与天鹅寂寞之美形成对比,抒发了作者对寂寞之美的向往和呼唤。

(3分)(二)(18分)19.(4分)形象地交代了这则通讯基本的新闻事实;(2分)抓住了新闻事件中最新奇的元素,有利于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新闻写作的规律。

(2分)20.(4分)(1)用三个小标题统领所有材料,显得行文清晰流畅。

(2分)(2)历史材料和现实材料分别按照顺叙和倒叙的方式在三部分中交互闪现,有利于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

(2分)21.(4分)(1)自发搬迁,没有户口和身份证,与外界少有接触。

(2分)(2)语言和文化水平低,没有名字,或用同名。

(2分)22.(6分)(1)从现实的角度看,文章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新时代的自豪感以及对政府部门为百姓着想、特事特办的赞美之情。

(3分(2)从历史的角度看,村寨的历史遗留问题长时间没能得到解决,令人深思,提醒政府部门要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急百姓之所急,不要让历史悲剧重演。

(3分)(意思对即可。

)七、(60分)参考2010年高考评分标准。

附【参考译文】真州正处于东南各路水上交通的交会之处,所以成了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衙门的所在地。

龙图阁直学士施正臣、侍御史许子春两君担任正副发运使的时候,监察御史里行马仲涂君做他们的判官。

三人为他们能合作共事而感到很高兴,因而趁着闲暇时间找到州里监军荒废了的营地建造了一座东园,天天去那儿游览玩。

今年秋天八月,子春因为公事来到京城,画了他们称作“东园”的图给我看,说:“东园的面积约有一百亩,前面有一条小河流过,右边有一泓清池,北面筑起了一座高台。

在台上修一座拂云亭,我们可以眺望远方;在池边建一座澄虚阁,我们可以俯瞰池水;在水上我们可以泛着华丽的游船;扩建东园,修建了一座清雅的宴会厅堂,开辟了后园,作为宾客戏射的场所。

水面上荷花艳丽鲜美,岸边幽兰,白芷放出芳香,还有那些佳花美树成行排列,阴影交迭。

这是过去苍烟白露和长满荆棘的地方;高高的屋脊、巨大的飞檐,在日影水光里上下摇动,宽敞而幽静,可以产生回声与阵阵清风,这便是过去断墙破壁十分荒凉的地方;现在,每逢良辰佳节,真州的男女,聚集一起吹弹歌唱,这便是过去天色昏暗如黑夜、风风雨雨,鼬鼠蝙蝠以及飞禽走兽吼叫的场所。

我因此相信有力量可以改变环境。

图画中所画的,不过是其中一点概貌。

假如登上高处眺望远近的山河,在水中游玩跟踪游动的鱼儿,那景象的情趣登临的欢乐,只有游览的人自己去体味感受。

凡是画工所不能画出的一切,我也无法用言语表达。

请你为我们写一篇介绍大体面貌的文章吧!”他又说:“真州是天下的交通要道。

来往的四方宾客,我们可以同他们在此同享欢乐,难道这(修建东园)仅仅是为了我们三个人吗?然而池台亭阁一天天地修饰更新,花草树木一天天生长茂盛,四方人士没有哪天不前来游览,而我们三人总有离开的时候,难道会不留恋这园子吗?不为此事写篇文章,后人谁会知道这园子是我们三人修建的呢?”我认为他们三人的才能道德可以互相得益,而且又在工作上协调配合知道应该先做什么,(指关心国计民生)后做什么(指修建园林),使官府百姓都富裕充足,东南六路的人都没有辛苦、忧愁的埋怨;然后在空暇休息时,又与各地来的贤明之人在东园同乐。

这都是值得嘉扬的啊!于是为他们写下了这篇文章。

庐陵人欧阳修作记。

高三语文假期作业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5分)1.C(A项读音分别为:zhòu/zhòu,lù/lù,qióng/qún;B 项读音分别为:xié/xié,sǔn/sǔn,liǔ/niǔ;C项读音分别为:lèi/lèi,jiē/jiē,sù/sù;D项读音分别为:yǒng/yǒng,hè/huò,qīng/qīng。

)2.D(A项倍一备,B项晨一辰,C项佼一皎。

)3.B(B项,“长歌当哭”指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

此处使用“长歌当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4.C(A项错在“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B项为搭配不当,“监理……学校”不通,且缺主语。

应改为“在青海资助并监督建造的61所学校”;D项不合逻辑,错在两面对一面,后半句应与“能否”相呼应。

)5.C(A项“支持拥护”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B项中顿号误用,省略之前的顿号全部改为逗号;D“项中问号误用,应改为句号。

)二、(9分)6.B(A项为淆乱时序,偷换概念,原文为“而对后来者而言,这都是可能变成真金白银的财富”,不是古已有之,也不是已经成为“真金白银”;C项根源阐释有误,“只可惜古人不像今人有很明确的产权意识”乃作者调侃讽刺之语,真正原因是文中的“两个原因”;D项为无中生有,于文无据,名人故里之争的主体为各地方政府,不是一般公司及民众。

)7.D(D项有两处错误,一是以偏概全,原文为“某些时候能够带来社会财富的大幅增加”,“促进社会公平”为无中生有;二是故意曲解,原文“一些学者解释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题肢则无限扩大,臆断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8.C(c项颠倒因果逻辑关系,是地方政府公司化才导致对“西门庆、潘金莲感兴趣”的现象的发生)三、(12分)9.A(瞬:眨眼)10.C(A用,介词/因为,介词B就,连词,表假设/却,连词,表转折C不译,连词,表顺承D不译,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ll.C(①说的是“治心”的用兵之术,②说的是“审势”的用兵之术,⑥说的是“守备”的用兵之术。

)12.B(文章倒数第二段写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意思是说,兵有奇正,兵不厌诈,要用扬长避短之正,需设暴短阴长之奇,“暴短”就是有意显露自己的短处,使敌人疑惧而不敢攻;阴长就是有意隐藏自己的长处,使敌人麻痹大意而落人圈套。

)四、(24分)13.(10分)①所以即使吞并了天下,战士也不厌恶打仗。

这就是黄帝的军队经历了七十次战斗也不懈怠的原因。

[5分。

评分建议:“虽”(即使)、“兵”(打仗)、“殆”(通“怠”,懈怠)、“之所以”(的原因)各1分,大意1分]②假如赤身露臂但手握着剑,那大力士乌获也不敢逼近;要是头戴着盔,身穿铠甲,靠着武器睡觉,那小童也敢弯弓射杀他了。

[5分。

评分建议:“案”(按,握着)、“逼”(逼近)、“冠胄衣甲”(头戴着盔、身穿着铠甲)、“兵”(武器)各1分,大意1分]14.(1)“过”,动词,穿过(超过,盖过);(1分)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