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制剂技术(期末总结)

药物制剂技术(期末总结)


乳化剂的种类
1. 2.
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
天然乳化剂
3.
4.
固体微粒乳化剂
辅助乳化剂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分子向内收缩至最小面积 的这种力。
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 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结构特征:“双亲”结构(一端亲水一端亲油)亦称为双亲分子 正吸附: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聚集的现象。
课程小结
药 药典 典 GMP 药物制剂技术
新药研发 老药改造 交叉学科: 浸出技术 粉体学 流体力学 高分子材 料学 化学动力 学
药物制造 常用术语 剂型的作用 剂型的分类
质量评价
新药 研发
药物性质
确定合适剂型 怎么确定 疾病需要 剂型确定 市场需要 成本控制
工 艺
工艺选择
辅料确定
• 老药改造 • 为什么要改造 • 根据改造需要确定剂型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 • • • 一、离子表面活性剂 (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三)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① 脂肪酸甘油酯 ② 多元醇型 ③ 聚氧乙烯型 ④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二)亲水亲油平衡值
定义:
HLB(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系 表面活性剂中亲水和亲 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 亲合力,是用来表示表 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 强弱的数值。
2. 天然乳化剂
• • • • • • • 阿拉伯胶 西黄蓍胶 明胶 杏树胶 卵磷脂 胆固醇 其它:白芨胶、果胶、琼脂、海藻酸钠、甲基纤 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均为弱的O/W型乳化剂, 多与阿拉伯胶合用起稳定剂作用
3. 固体微粒乳化剂
这一类乳化剂为微细不溶性固体粉末,能被油水两 相润湿到一定程度,可聚集在油-水界面形成固体 微粒膜,防止分散液滴彼此接触合并,且不受电 解质影响,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合用效果更好。

O/W型乳剂:Mg(OH)2、AL(OH)3、SiO2、皂土等, 接触角<90,易被水润湿。 W/O 型乳剂:Ca(OH)2、Zn(OH)2、硬脂酸镁等, 接触角>90,易被油润湿。

4.辅助乳化剂
辅助乳化剂(auxilialy emulsifying agents):指与乳化剂 合并使用能增加乳剂稳定性的乳化剂。 (1)增加水相粘度的辅助乳化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
• (1)制软材。是在药物粉末中加入粘合剂,靠粘合剂的 架桥或粘结作用使粉末聚结在一起。 • (2)制湿颗粒。通常采用挤出制粒法。将软材用机械挤 压通过筛网而成颗粒的方法。 • 流化(沸腾)制粒,亦称“一步制粒法”-将物料的混合、 粘结成粒、干燥等过程在同一设备内一次完成。 • (3)湿颗粒的干燥,除了流化(或喷雾制粒法)制得的 颗粒已被干燥外,其他方法必须加以干燥。 • (4)整粒与分级。 • (5)质量检查与分剂量。
+KOH、 NaOH、三乙醇胺→一价皂→O/W乳剂 向乳化剂中每次少量交替地加入水或油,边加边搅拌, 即可形成乳剂。天然胶类、固体微粒乳化剂等可用本法 制备乳剂;乳化剂用量较多时,适合使用本法。
(5)两相交替加入法(alternate addition method)

(6)机械法
此法制备乳剂不考虑混合顺序。
药剂制造
液体制剂 固体制剂 半固体制剂 气雾剂 无菌制剂
溶液剂 乳剂 混悬剂 散 颗粒 片

胶囊


水针
注射剂
大输液 粉针
滴眼剂 等
灭菌技术、附加剂 制备工艺、常用辅料、常见设备 粉体学 表面活性剂 浸出技术
• • • • •
质量评价: 制剂通则 稳定性研究 定性鉴别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 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可供内服和外 用。 • 特点 • 质量要求 • 液体制剂有几种: • 1、按分散系统分类 • 2、按给药途径分类
常用溶剂
• 极性:水、甘油、DMSO(万能溶剂) • 半极性溶剂:乙醇、丙二醇、PEG • 非极性:脂肪油、液体石蜡、乙酸乙酯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制成可溶性盐 2、引入亲水基团 3、加入增溶剂 4、加入助溶剂 5、使用潜溶剂
常用附加剂
一、增溶剂 二、助溶剂 三、潜溶剂 四、防腐剂 五、矫味剂 六、着色剂 其他:抗氧剂、pH调节剂、金属离子络合剂
1、按分散系统分类
均 相 低分子溶液剂 高分子溶液剂 1-100 nm <1nm 1-100 nm 溶胶剂 乳剂
>100 nm (1-100 nm) > 500nm
混悬剂
(>100 nm)
聚 结 非 不 均 稳 重相 力 定 不 性 稳 定 性
2、按给药途径分类
a、内服 b、外用 • 皮肤用 洗剂、搽剂 • 五官科 洗耳剂、滴耳剂、滴鼻剂、含漱剂 • 腔道 灌肠剂、灌洗剂
HLB值范围:
HLB 0 ~ 40 , 其 中 非 离 子 表 面 活 性 剂 HLB 0~ 20,即石蜡为0,聚氧 乙烯为20。
HLB值计算:
(1)多元醇型和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亲水基重量 100 5 (疏水基重量 亲水基重量) (2)大多数多元醇脂肪酸酯:
HLB=
HLB=20(1-S/A) S为酯的皂化价,A为脂肪酸的酸价。 (3)混合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HLBab=(HLBa×Wa+HLBb×Wb)/(Wa+Wb) (4)官能团HLB计算法: HLB=∑(亲水基团HLB)+∑(亲油基团HLB)+7
为达到均匀的混合效果,应考虑以下因素:
• ①组份的比例 • ② 组份的密度 • ③ 组份的吸附性与带电性 通常可加少量表面活性剂,也有 人用润滑剂作抗静电剂。 • ④含液体或吸湿性组份 可在混合前采取相应措施。如处方 中有液体组分时,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吸收该液体,若液 体组分量太多,宜用吸收剂吸收至不显湿为止。 • 若有易吸湿性组分,则应针对吸湿原因加以解决:若含有 结晶水,则可用等摩尔无水物代替;若是吸湿性很强的药 物,则可在低于其临界相对湿度条件下,迅速混合,并密 封防潮包装;若组分因混合引起吸湿,则不应混合,可分 别包装。 • ⑤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
初乳剂制成后,再加连续相至规定量混匀。
(4)新生皂法(nascent soap method)

将油相(如植物油含少量硬脂酸、油酸等有机酸)和水
相(含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或三乙醇胺)在一定温
度混合时(发生皂化反应),两相界面上生成的新生皂 类作为乳化剂产生乳化的方法。适用于乳膏剂的制备。


+Ca(OH)2→二价皂→W/O型乳剂
并不是所以表面活性剂HLB值能用算式计算,须 用实验方法加以验证。
(三)Krafft点和昙点
• Krafft点: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 温度升高至某一温度时,其溶解度急剧升高,该 温度称为Krafft点。
起昙与昙点:因加热聚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 剂溶液发生混浊的现象称为起昙,此时的温度称 为浊点或昙点(cloud point)。
• 水相 water phase(W)—水或水溶液; • 油相oil phase(O)—与水不相混溶的有 机液体 • 乳化剂emulsifier—防止油水分层的稳定剂
乳剂的作用特点
• 乳剂临床应用广泛,可以口服、外用、肌肉、静脉注射, 其作用特点为: • ① 液滴的分散度高——吸收快、药效好,生物利用度 高; • ② 油性药物的乳剂——剂量准确,服用方便; • ③ O/W型乳剂——可掩盖不良味道; • ④ 外用乳剂——改善皮肤、粘膜的透过性,减少刺激; • ⑤ 静脉注射乳剂——体内分布快、有靶向性。 • ⑥ 亚微乳、纳米乳可提高药物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 增加体内吸收;使药物缓释、控释或具有靶向性等。
乳剂
(2)水中乳化法(emulsifier in water method)

油 稀释 初乳
乳剂
(3)混合法 乳化剂 水+油 稀释 初乳 乳剂
上述三种方法制备初乳时,不同油类所油水胶比例遵循: 油 : 水 : 胶 植物油 4 : 2 : 1 挥发油 2 : 2 : 1 液体石蜡 3 : 2 : 1
1. 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常用于外用乳剂) • O/W型:硬脂酸钠、油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等。 • W/O型:硬脂酸钙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W/O型:聚甘油硬脂酸酯、聚甘油油酸酯、Span(20, 40,60,80) • O/W型:单甘油脂肪酸酯、三甘油脂肪酸酯、Tween (20,40,60,80)、Myrij(45,49,52)、 Brij (30,35)、Poloxamer 188/Pluronic F68
(7)复合乳剂的制备
二步乳化法:例如,W1+O+亲油性乳化
剂(如Span)制成W1/O型一级乳, W2+ W1/O型一级乳+亲水性乳化剂(如Tween) 制成W1/O/W2型复乳。
常用乳化设备
• ①乳钵和杵棒
• ②搅拌机 • ③胶体磨 • ④超声波乳化装置 • ⑤高压乳匀机
固体制剂

药物
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
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
• 助悬剂 • 润湿剂 •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乳剂
• 定义:乳剂(emulsions),又称乳浊液,系 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 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 非均相分散体系。 • 特征: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聚集)和动力 学不稳定体系(沉降或漂浮)。
• 乳剂的基本组成
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琼脂、西黄蓍胶、阿
拉伯胶、黄原胶、瓜耳胶、果胶、骨胶原(collagagen)、 皂土等。
(2)增加油相粘度的辅助乳化剂:鲸蜡、蜂蜡、单硬脂酸
甘油酯、硬脂酸、硬脂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