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脸》教学设计及反思

《花脸》教学设计及反思

《花脸》教学设计
户县甘河镇中心学校苏刚
一、教学目标:
1、以7个感叹句为主线梳理全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来引导学生体会“我”对花脸层层递进的情感。

2、通过圈划、分析语言、心理、细节描写来研读文章,使学生掌握“通过语言表达人物心理”和“人物描写要符合其身份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及人们对关羽的敬重之情,热爱民间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7个感叹句为主线梳理全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来引导学生体会“我”对花脸层层递进的情感。

难点:通过圈划、分析语言、心理、细节描写来研读文章,使学生掌握“通过语言表达人物心理”和“人物描写要符合其身份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三、教法:
谈话法、引导启发法、朗读指导法、示范法
四、学法:
欣赏法、朗读法、讨论交流法、表演法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说唱脸谱》。

(1)师:请同学们说说从歌里听到了什么?(关公、张飞、曹操……)(2)引导启发并揭题:歌里唱的都是真人吗?(生:京剧脸谱)对,就是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的《花脸》。

2、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1)指名回答课文围绕花脸写了哪几件事,并相机板书。

(买花脸戴花脸演花脸因花脸闯祸年后受罚)
(2)过渡:今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课文,看看作者冯骥才从这几件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有些什么体会。

(二)把握主线,研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3—9段(买花脸、戴花脸、演花脸),找出7处感叹句。

2、指名反馈、课件出示感叹句,指导研读:
【第1处】这花脸好大,好特别!
(1)师:作者发现这个花脸时是怎样的心情?(板书:惊喜)
(2)指名朗读描写花脸样子的语句: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师重点讲解“雄俊”,体会关公英雄而不失俊美。


(3)指导朗读,读出作者的惊喜。

【第2处】我竟然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1)提问:作者为何不敢用手指?(生: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


(2)引导:既害怕又尊敬的心情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敬畏)
(3)学生模仿作者动作,加深感受。

【第3处】还是这位小少爷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
(1)师:这是谁说的话?(生: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他是什么身份的人?(生:小贩)
(2)引导:也就是生意人,那么大家思考,生意人大都有怎样的特点呢?(生:头脑灵活、精明……)
(3)师:从这句话的哪些地方能看出这个小罗锅儿的精明呢?
(生畅谈:既推销了花脸,又推销了刀。


(4)思考:如果将“有眼力”改为“欣赏眼光高”好不好?
(师提示结合人物身份特点考虑:小罗锅儿是老北京平头老百姓,不会那样文绉绉的说话的。


(5)小结:对人物的描写要符合他的身份与性格。

【第4处】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子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1)课件出示:这精致无比的刀!这栩栩如生的花脸!没想到一下子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学生比较两句,思考:哪句更好,为什么?
(2)同桌交流,指名反馈,师相机归纳:作者当时心情非常激动,话都说不出,不可能有心思去琢磨文邹邹的形容词,所以原句好,一切喜爱尽在“这”里面。

(3)带动作朗读,体会心情。

(板书:快活之极)
【第5处】你好英雄呀!
(1)课件出示关羽图片,生谈感受,体会英雄之气,引出本句。

(2)师:舅舅本来是在夸谁英雄?(生:关公)
为何会对我说呢?(“我”与关公已融为一体了)(3)交流关羽的英雄事迹。

(4)指导学生使用京腔自报家门,感受京腔特点。

【第6处】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
(1)师生接读本句。

(2)生看插图,表演“横刀立马”。

(3)指导朗读,体会作者心情。

(板书:得意洋洋)
(4)师:作者睡觉都不肯摘下花脸,时刻和花脸在一起不分离,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这种感情呢?(爱不释手、形影不离)
【第7处】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
(1)指名读。

(2)体会人物语言特点:符合人物身份。

(3)过渡:俗话说“乐极生悲”,结果作者就因演花脸而闯了祸。

3、研读第12自然段(因花脸闯祸),感悟写作方法。

(1)指名朗读本段。

(2)体会场面之乱,用词语形容:一片狼藉、一塌糊涂。

(3)体会紧张气氛,用词语形容:千钧一发、火烧眉毛。

(4)体会作者当时心情(板书:害怕、紧张)
(5)研读二姑和姨妈的语言【岁(碎)岁(碎)平安、大金娃娃】,再次感悟
对人物的描写要符合其身份和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4、感悟“年后受罚”部分。

(1)思考:作者为何挨打?(新帐旧账一起算)
(2)得出祖传经验(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3)归纳:玩可以,但不能太过火。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交流人们对关羽的不同称呼,感受民间对关羽的敬重。

2、课件出示大红灯笼、唐装、踩高跷、陶瓷、剪纸的图片,展现民间文化。

3、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其它民间文化:皮影戏、中国结等。

(四)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1)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写童年的一件趣事或自己的一个心爱之物,学习使用作者的写作方法。

八、板书设计:
花脸
买花脸惊喜敬畏
戴花脸快活之极
演花脸得意洋洋
因花脸闯祸害怕紧张
年后受罚祖传经验
《花脸》教学反思
户县甘河镇中心学校苏刚
《花脸》是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往事”,作者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现出作者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对于学生来讲,是有着强烈共鸣的。

教学时,我以7个感叹句作为主线,把“通过语言表达人物心理”和“人物描写要符合其身份和性格”作为重点学习内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发现分析人物的心理现象。

如写卖花脸的小罗锅儿说:“还是这小少爷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表现出人物的什么特点?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并联系上下文和重点词句,读出了卖花脸的小贩会做买卖,既迎合了买主的心理,又推销出了另一件玩具。

这一环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的分析入木三分,令人欣喜。

接着,我主要抓住一些重点词,引导学生重点把握“我”对于花脸的喜爱之情的变化,以及作者写的表现“喜欢”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我抓住了一些重点的字词、语句来引导学生把握“我”对于花脸的喜爱的变化。

通过圈划、分析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来研读文章。

当然,通过这堂课还让我反思我在教学各环节中存在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导入的环节设计得不够恰当。

2、可以让学生上台来表演一下作者拿青龙偃月刀那副神气的样子,让学生体会更深。

3、对于学生的评价形式较为单一。

虽然这节课上完了,但我感到在课后还有一些需要补足的地方,没有落实的能力目标还需要再花点功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