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发性肝癌术后护理

原发性肝癌术后护理

原发性肝癌护理常规护理问题/关键点1.疼痛2.上消化道出血3.癌肿破裂出血5.肝性脑病4.感染6.呼吸道管理7.引流管护理(胃肠减压、腹腔引流管及留置导尿)8.TPN护理9.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基础生命体征、血糖、疼痛评分2.有无过敏史:青霉素、头孢类、碘剂、食物等3.个人史:有无吸烟、饮酒4.心理、社会、精神资料收集5.排泄系统:大小便是否正常6.体重、营养状况、进食情况7.消化系统基础疾病史,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8.早期症状:肝区疼痛程度、有无放射痛、药物止痛效果;腹胀、恶心、呕吐或腹泻;肝肿大程度;甲胎蛋白血钙水平持续评估1.基础生命体征、血糖、疼痛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3.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是否保密治疗4.病情及主要症状4.1肝区疼痛程度、有无放射痛、药物止痛效果4.2有无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4.3有无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高胆固醇、高钙血症等癌旁综合症表现,及有无发生肺、骨、脑等转移症状4.5有无发生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性感染、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出现5.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CBC肝肾功能、电解质等6.影像学检查:CXR、B超、CT、ECT等7.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2.生命体征呵氧饱和度、疼痛3.营养状况: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4.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焦虑、失眠5.患者的活动能力6.两肺呼吸音、咳嗽咳痰及痰的性质、有效深呼吸咳嗽情况7.各种引流管如胃管、胆肠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的固定情况8.腹部切口敷料及切口愈合9.皮温色泽与尿量10.并发症:有无出血、感染膈下积液及脓肿、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11.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12.放射和实验室检查结果:B超、CXR、CBC、CX7等一般干预措施1.体位与活动根据病情决定活动方式2.改善营养状态给与高蛋白、高糖、低脂和丰富维生素饮食,必要时TPN或白蛋白,黄疸疸者静滴维生素K3.心理支持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解释护理操作,帮助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调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疼痛护理教会患者数字评分法,对患者进行正确疼痛评估,必要时给与止痛剂5.控制感染有胆道梗阻继发感染者,给与有效抗生素6.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6.1癌肿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并发症,少数出血可自行停止,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止血。

对不能手术的晚期患者,可采用告诫患者尽量避免肿瘤劈裂的诱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使腹内压骤升哦哦动作;加强腹部体征的观察;若原发性肝癌患者突然主诉腹痛,且伴腹膜刺激征,应高度怀疑肿瘤破裂出血,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并稳定患者情绪,做好急诊手术的各项准备。

6.2上消化道出血:是晚期肝癌伴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知道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生活有规律;饮食以少粗纤维为主,忌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诱发出血;加强肝功能的监测,及时纠正呵控制出凝血功能的异常,必要时遵医嘱输注新鲜血液或凝血因子复合物等。

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若量少,可采取禁食、休息及应用止血剂等方法,出血量多者,在输血、补充血流量同时使用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静内镜或手术止血。

6.3肝性脑病:肠发生于肝功能失代偿或濒临失代偿的原发性肝癌者。

对患者加强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的观察,若出现性格行为变化,如欣快感、表情淡漠或扑翼样震颤等前驱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

对此类患者,应:1)避免肝性脑病的诱因,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感染、便秘、应用麻醉镇静剂催眠药大量放腹水及手术等。

2)禁用肥皂水灌肠,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如食醋1~2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使肠道保持为酸性。

3)口服新霉素或卡那霉素,以抑制肠道细菌繁殖,有效减少氨的产生。

4)使用降血氨药物,如谷氨酸甲或谷氨酸钠静脉滴注。

5)给与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制剂或溶液,以纠正支链/芳香族氨基酸比例失调。

6)肝昏迷者限制蛋白摄入,以减少氨的来源。

7)便秘者可口服乳果糖,促进肠道内氨的排出术后干预措施1 体位和活动1.1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1.2为防止术后肝断面出血,一般不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术后24小时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

接受半肝以上切除者,间歇给氧3~4天。

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可先扶坐椅子、床边移步,上卫生间;体力允许者扶其病区走动,活动中注意保护引流管,若出现心悸、出汗等应立即停止;以后每4小时活动一次,逐渐增加活动量。

2 输液和饮食2.1静脉补充营养,补充水和电解质、维生素K和C,应用止血药,必要时输血。

注意进出量的平衡,预防休克发生。

对肝功能不良伴腹水者,积极保肝治疗,严格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必要时提供肠内、外支持或补充白蛋白等,使用者见TPN护理常规。

2.2一般术后禁食,拔除胃管后予流质,再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

以富含蛋白、热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为原则,鼓励家属按患者饮食习惯,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以刺激食欲。

创造舒适的进餐环境,避免呕吐物及大小便的不良刺激。

3 心理支持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4 呼吸道护理轻度肺叩打,鼓励有效深呼吸咳嗽咳痰,早期下床活动,咳痰困难者,雾化吸入也可采取指压胸骨切迹上方刺激咳嗽咳痰。

5 切口、疼痛护理5.1观察切口敷料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

5.2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出多者报告医生换药。

5.3切口感染者,协助做好分泌物培养,加强换药。

5.4做好疼痛评分的宣教,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

5.5若疼痛》5分,联系医生给与止痛药,30分钟后观察镇痛效果。

5.6使用镇痛泵者见镇痛泵护理常规。

6 引流管护理6.1胃肠减压: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性质、颜色。

待肛门排气、肠功能恢复后可考虑拔除胃管。

6.2腹腔引流管:肝叶和肝脏局部切除术后需放置双腔引流管。

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避免受压、扭曲和折叠,保持引流通畅;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色、质;若血性引流液呈持续性增加,应警惕腹腔内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完善术前准备行手术探查止血。

6.4留置导尿:做好留置导尿的护理,每班观察尿量并记录。

一般术后3~4天拔除,做好会阴护理每日2次。

7 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保护切口及骶尾部、足外踝等受压部位避免发红、破损。

8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8.1出血:观察生命体征、切口敷料、管周敷料、胃管、腹引量、尿量、皮温、血红蛋白等,一旦怀疑出血,做好手术探查止血的准备。

改善凝血功能,术后避免过早、剧烈活动,防止出血。

8.2肝性脑病:术前进行肠道准备,术后注意观察呵预防肝性脑病。

8.3膈下积液或脓肿:观察和积极处理膈下积液或脓肿,密切观察WBC、体温、腹部体征、腹引液情况。

教育1.指导恢复功能锻炼,并讲解目的、意义,有效深呼吸咳嗽咳痰,正确肺叩打,防止肺部感染。

2.有胃管、禁食者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感染。

饮食宜少量多餐、多食营养丰富、均衡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伴有腹水、水肿者,应严格控制出入水量,限制食盐摄入量。

3.励患者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积极面对疾病,参加社会支持组织,如抗癌俱乐部等。

4.放置各种导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和引起的不适5.指导疼痛放松疗法及正确对待止痛药物使用。

6.定期放疗和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

7.每3-6个月复查一次,若出现进行性消瘦、贫血、乏力、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胰头癌护理护理问题/关键点1.疼痛2.出血3.感染4.吻合口瘘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6.胰瘘7.胆瘘8.血糖异常9.引流管护理(胃肠减压、胆肠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及留置导尿)9.TPN护理10.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基础生命体征、血糖、疼痛评分2.有无过敏史:青霉素、头孢类、碘剂、食物等3.个人史:有无吸烟、饮酒4.心理、社会、精神资料收集5.排泄系统:大小便是否正常6.体重、营养状况、进食情况7.消化系统基础疾病史,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其他疾病8.早期症状:腹痛性质部位、放射痛、药物止痛效果;有无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乏力、饥饿、震颤等低血糖反应;黄疸出现时间、程度、有无皮肤瘙痒持续评估1.基础生命体征、血糖、疼痛2.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3.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无焦虑、恐惧、是否保密治疗4.病情及主要症状4.1腹痛性质部位程度、放射痛、药物止痛效果4.2有无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乏力、饥饿、震颤等低血糖反应4.3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有无皮肤瘙痒5.实验室检查:CBC、肝肾功能、电解质等6.影像学检查:CXR、CT、ECT等7.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术后评估1.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2.生命体征呵氧饱和度、疼痛3.营养状况:患者的进食情况及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4.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焦虑、失眠5.患者的活动能力6.两肺呼吸音、咳嗽咳痰及痰的性质、有效深呼吸咳嗽情况7.腹部切口敷料及切口愈合8.引流管固定及引流是否通畅,注意颜色,性质,量9.皮温色泽与尿量10.并发症:有无出血、感染胰瘘、胆瘘、血糖调节失调等并发症发生11.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12.放射和实验室检查结果:B超、CXR、CBC、CX7、TBIL、AMY等一般干预措施1.体位与活动根据病情决定活动方式2.改善营养状态给与高蛋白、高糖、低脂和丰富维生素饮食,必要时TPN或白蛋白,黄疸疸者静滴维生素K3.心理支持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解释护理操作,帮助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调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疼痛护理教会患者数字评分法,对患者进行正确疼痛评估,必要时给与止痛剂5.控制血糖对合并高血糖者,调节胰岛素用量,若有低血糖反应,补充葡萄糖6.控制感染有胆道梗阻继发感染者,给与有效抗生素7.保护皮肤告知患者勿抓皮肤,黄疸剧痒者必要时报告医生使用保护皮肤的药膏术后干预措施1 体位和活动1.1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1.2早期活动术后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1-2小时改变体位,活动四肢。

术后第一天可床上坐起活动,拔除尿管后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可先扶坐椅子、床边移步,上卫生间;体力允许者扶其病区走动,若出现心悸、出冷汗应立即停止以后每4小时活动一次,逐渐增加活动量。

2 输液和饮食2.1静脉补充营养,补充水和电解质、维生素K和C及抗生素等,应用止血药,必要时输血。

一般第2-3天起输注TPN,正确TPN管理:计算速度、滴速,并向患者做好宣教,注意进出量的平衡并正确记录。

2.2一般术后禁食,拔除胃管后流质,再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