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化学试卷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Mo-96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项符合题意单项选择题:本题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10-6m)的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
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新型电动汽车,可以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B.灰霾天气的形成与部分颗粒物在大气中形成了胶体物质有关C.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D.空气中的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从而进入人体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18O2—结构示意图: B.H2O分子的球棍模型:C.Na2O2的电子式: D.甲基丙烯酸的结构简式: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该物质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MgO和Al2O3在工业上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也用于电解法冶炼镁、铝金属D.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水解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能使甲基橙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Na +、NH 4+、I -、NO 3-B .能使苯酚变紫色的溶液:K +、Mg 2+、I -、SO 42-C .由水电离出来的c (H +)=1×10—13 mol·L —1的溶液中:K +、CO 32-、Cl -、NO 3-D .常温下,)( H c K w =0.1 mol·L —1的溶液:Na +、K +、CO 32-、NO 3- 5、A 、B 、C 、D 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其中B 与C 为同一周期的相邻元素,A 与D 为同一主族。
C 的单质是燃料电池的一种原料,D 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D>C>B>AB .B 的氢化物沸点比C 的氢化物的沸点高C .A 与D 可按等物质的量之比形成化合物,1mol 该物质可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为N AD .由A 、B 、C 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只有共价键没有离子键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Mg (OH )2悬浊液中加入FeCl 3溶液:3OH — + Fe 3+ == Fe (OH )3↓B .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4I —+O 2 +2H 2O = 4OH — +2I 2C .用酸性K 2Cr 2O 7溶液检验酒精:3CH 3CH 2OH + 2Cr 2O 72— + 13H + = 4Cr 3+ + 11H 2O + 3CH 3COO —D .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2ClO - + SO 2 + H 2O == 2HClO + SO 32-7、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A .图1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B .图2装置制取并吸收HClC .图3装置量取8.5mL 的稀硫酸D .图4装置模拟铁的腐蚀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pH=11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10-3 N AB.电解精炼铜时,阴极质量增加12.8g时,转移电子0.4N AC.标准状况下,2.24LCH2Cl2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 AD.常温常压下,将0.1mol Fe投入足量的浓硝酸中,转移的电子为0.3 N A9、硫酸钙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硫酸、漂白粉等一系列物质(见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SO2、SO3均是酸性氧化物B.除去与水反应,图示转化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工业上利用Cl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漂白粉D.用CO合成CH3OH进而合成HCHO的两步反应,原子利用率均为100%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图丙A.图甲表示温度T1>T2,SO2与O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乙表示0.1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 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丙表示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SO 2(g)+O2(g)2SO3(g)ΔH<0”的平衡常数K正、K逆随温度的变化D.图丁表示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逐步加BaSO4固体后,溶液中c(CO错误!)的浓度变化选项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有机物A和B是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结构如下:关于有机物A 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都能与Br2发生反应,等物质的量A和B最多消耗的Br2的比例为2:3B.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都能和NaHCO3溶液反应C.两种分子中都有一个手性碳原子D.等物质的量A和B最多消耗的氢氧化钠质量比为1:112、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
下图是通过人工光合的是作用制备HCOOH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A.该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催化剂a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有O2产生C.催化剂a附近酸性减弱,催化剂b附近酸性增强D.催化剂b表面的反应CO2 +2H++2e一=HCOOH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条件下,反应2CO2(g)=2CO(g)+O2(g)均不能自发进行B.依据反应I 2+2S2O32—=2I—+S4O62—,若要测定平衡体系I2+I-I3-中平衡时的c(I2),可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实验C.向含有苯酚的苯溶液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未见白色沉淀,是因为生成的三溴苯酚又溶于苯中D.检验某物质是否含有Fe2O3的操作步骤是:样品粉碎→加热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14、在常温下,今将Na2S和NaHS两种盐[设n(Na2S)/n(NaHS)=k,0<k≤3],溶于水得稀溶液,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若k=1,则:c(HS-)> c(S2-)>c(OH-)>c(H+)B.若k=2,则:c(OH-)=c(H+)+c(HS-)+2c(H2S)C.k为任意值时:c(Na+)+c(H+)=c(HS-)+2c(S2-)+c(OH-)D.若满足:3c(H+)+2c(HS-)+5c(H2S)=3c(OH-)+c(S2-),则可确定k=3 15、工业上可用CO2生产甲醇,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 (g)。
将6molCO2和8 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实线所示。
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曲线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高温度,则该反应ΔH>0B.曲线I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C.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mol·L—1·min—1D.保持温度不变,若将平衡后的容器体积缩小至1L,重新达平衡时则2 mol·L—1<c (CH3OH)<8/3 mol·L—1非选择题(共80分)16、(13分)NaClO2用于棉、麻、粘胶纤维及织物的漂白。
实验室制备NaClO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1)装置I控制温度在35~55℃,通入SO2将NaClO3还原为ClO2(沸点:11℃),反应结束后通入适量的空气,其目的是▲ 。
(2)装置Ⅱ中反应生成Na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后的溶液中阴离子除了ClO2—,还有少量ClO3—、Cl—、ClO—、OH—,另外还可能含有的一种阴离子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离子产生的原因▲ 。
(3)已知在NaClO2饱和溶液中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温度高于60℃时NaClO2分解生成NaClO3和NaCl。
请补充从装置Ⅱ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得NaClO2晶体的操作步骤。
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 ;③▲ ;④ ▲ ;得到成品。
(4)装置Ⅲ中试剂X为▲ 。
17.(15分)下图是一种药物分子合成的部分路线图(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A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满足下列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能使FeCl3溶液显色;③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2)有机物B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含手性碳原子数为▲。
(3)C用LiBH4还原可以得到D。
C→D不直接用氢气(镍作催化剂)还原的原因是▲。
(4)E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E用RCHO来表示)为▲。
(5)请写出B→C的合成路线图(CH3I和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已知:①LiBH4可以将醛、酮、酯类还原成醇,但不能还原羧酸、羧酸盐、碳碳双键,遇酸分解。
18.(12分)NaN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第一步:在吸收塔中,将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尾气(体积分数:含0.5%NO、1.5%NO2)用纯碱溶液完全吸收。
第二步:将吸收塔中的混合液送入转化塔中,加入50%HNO3溶液,同时通入足量的压缩空气搅拌,充分反应,得到NaNO3和硝酸的混合液。
第三步:将转化塔中的混合液用纯碱中和后,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得NaNO3成品。
已知:每生产1.7 t纯净的NaNO3固体,需消耗1.3 t无水Na2CO3、消耗氧气的体积为67.2 m3(标准状况下)和一定量的HNO3。
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尾气中均不含氮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步生产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是。
(2)检验NaNO3成品中是否含少量的Na2CO3杂质的方法是。
(3)生产过程中Na2CO3的利用率是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生产1.7 t纯净的NaNO3固体,可以处理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尾气的体积为________m3(标准状况下)。
(写出计算过程)19.(13分)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是无公害型冷却水系统的金属缓蚀剂,由钼精矿(主要成分是MoS2,含少量PbS等)制备钼酸钠晶体的部分流程如下:(1)写出“碱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碱浸液结晶前需加入Ba(OH)2固体以除去SO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