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场发展航空货运的策略分析一、深圳机场航空货运发展现状深圳宝安国际机场(IATA代码:SZX,ICAO代码:ZGSZ)距离深圳市区32公里,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实现海、陆、空联运的现代化国际空港,也是中国境内第一个采用过境运输方式的国际机场,世界百强机场之一,1991年正式通航,1993年成为国际机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作为中国第四大航空港,目前开通107条国际国内航线,可到达80余个国内国际城市和地区,是中国珠江三角区重要的空运基地之一。
2011年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2824.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2.8万吨,航空器起降22.4万架次,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7%、2.5%和3.2%,三大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
其中货邮吞吐量在我国境内175个民用航空机场(不含香港和澳门)中继续蝉联第四名,仅次于上海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比第五、六名的货邮吞吐量超出将近一倍。
图:深圳机场历年货运量变化趋势目前,深圳机场通航1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国内城市75个,国际城市(含港澳)34个,每周国内航班3173班,国际航班(含港澳)326班,其中国际货班(含港澳)67班。
航线总量达到143条。
深圳机场目前有深航、南航深圳分公司、翡翠货运(深航与汉莎航空的合资公司)、东海航货运等四家基地航空公司。
有国航、东航、新加坡航等30家航空公司在深圳机场开通航班。
其中,国际货运航线19余条,每周货运航班约125架次。
二、机场发展航空货运的外部条件1、发展机遇(1)区域货源充足深圳机场腹地广阔,所处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外向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
“九五”以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大企业集团及民营企业纷纷在深投资兴办大规模、高科技的企业,投资领域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计算机及软件、新材料产业、通讯及微电子等。
目前在全市范围规划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片区,将形成以深圳为中心、珠江三角洲地区为腹地,辐射华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市场销售及服务对时效性要求非常高,成品及配件运输多通过快捷、安全的航空运输完成。
通过航空物流服务功能的完善可积极支持和配合深圳高新技术的发展。
图1:深圳机场的腹地市场 深圳作为全国较大的口岸城市,毗邻港澳,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珠江三角洲流域,分布着数万家台、港、澳知名企业,这些厂家的国际贸易定单货物多通过航空货运渠道迅速运往欧、美等国家和东南亚地区;深圳机场发展航空物流特别是国际货物运输,将能帮助东莞、顺德、中山、惠州、珠海等地企业缩短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深圳形成的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和物流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为国际快件业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保障。
资料显示,在目前深圳处理的国际快件业务中,IT 业中的显卡、二极管、集成电路、CPU 板、碟盘和商业往来的金融票证、单据、文件资料等占了大部分。
(2)区域交通运输环境便利 深圳人口13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70美元常住人口8300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36美元人口4100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人口1200万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483美元广深珠、盐惠、机荷、梅观、深汕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使深圳的公路网络密集。
通过这些路网,深圳机场到广州、东莞、惠州等市的交通时间都在2小时之内,这对吸引周边地区的空运货物非常有利。
京九、京广两条贯穿中国南北的铁路在深圳会合,又使深圳具有吸引远距离航空货源的能力。
另外,深圳机场拥有自己的货运码头,其具有千吨级泊位一个(最大可靠泊船舶为1200吨),建有海关监管进口仓和海关监管出口仓,并且码头设施配有50吨吊机一台,深圳机场码头划属为国家一类口岸。
深圳机场离香港机场直线距离只有37公里,两个机场之间无论从海路还是从陆路的交通时间都在1小时左右,由于香港机场和深圳机场在航线结构和运行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因此通过海路和陆路链接,深圳机场和香港机场可以互为枢纽。
深圳机场与澳门机场之间,通过海运和直升飞机链接也可有着互为枢纽的功效,两个机场通过海路的交通时间为1小时左右,通过直升飞机的交通时间在半小时之内。
(3)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深圳市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高科技、金融、现代物流业)之一。
深圳市“十五”及2015年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深圳市作为一个现代化物流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成为依托综合运输基础设施及物流信息两大平台,面向国际、衔接香港、联系内地、以国际物流为重点、以区域物流为基础、以配送物流支撑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就是深圳市委在“十五”规划中重点规划建设的六大物流园区之一。
深圳市提出了盐田码头和航空港“两港起飞”的发展战略,2007 年,深圳市财政、市空管办推出了对深圳机场货运航线的承运人给予财政资助的办法。
深圳机场新开通的国际全货机航线的基地航空公司、非基地航空公司以及新开通国内货运货机航线的基地航空公司,在新开通货运航线运营一年,且总航班量超50 班以上的飞机,根据货物运输量每架飞机最高可获得1000 万元的资助。
近年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财政委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航空物流发展的政策和鼓励措施。
2009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深圳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物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专项资金措施》,修订完善了航空奖励补贴政策。
据统计,2010 年,翡翠航空、东海航空、深圳机场、南航深圳分公司、顺丰速运、深圳快运通等81 家航空公司和航空客货代理等企业获得了2009 年深圳市政府航空业财政奖励,奖励资金额首期达3098.05 万元。
这些政策措施体现了“先做贡献后奖励”的基本原则,对于鼓励各大航空公司、包机人、航空货代在深圳机场扎根,发展航空客货业务起到了明显的促进效应。
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发布的公示内容,翡翠航空、东海航空、友和道通航空以及东方中天(河南)航空服务公司等4 家新开货运航线企业,将总计获得奖励资金988.48 万元。
其中东海航空获得扶持资金最高,达到了653.7 万元。
此外,政府将给予顺风速运(集团)有限公司等74 家代理企业2009 年5 至9 月份补贴资金合计1464.34 万元。
2、发展威胁(1)珠三角机场的竞争珠三角地区是我国航空物流最发达的地区,拥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珠海三灶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和澳门国际机场等五大机场,机场密集程度居全国之首。
五大机场之间竞争程度激烈,特别是广州、深圳、香港三地机场。
2004年新建成的广州白云机场无论是货运设施方面还是机场运作方面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2008年成功的吸引了美国联邦快递,成为了其美国境外最大的转运中心,加之广州白云机场被民航总局定位为我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在国家政策方面拥有一定优势。
香港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航空货运中心,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较为开放的政策环境,加上其国际影响力,香港机场无疑是珠三角地区首选航空货运枢纽。
深圳机场处于广州白云机场和香港机场之间,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显得尤为艰难。
(2)国家给予的战略定位较低在《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定位广州白云机场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深圳机场的定位是完善区域枢纽功能以满足珠三角地区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区域合作战略需要。
在货运枢纽方面,其定位也是以广州机场为主、深圳机场为辅。
国家给予较低的战略定位导致深圳机场会失去一些国家层面上的优惠政策,这对其业务扩展、招商引资带来了不便。
三、机场发展航空货运的内部条件1、内部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宝安南接深圳经济特区,北连东莞市,东濒大鹏湾,前有国际大都市香港,后有华南大都会广州。
福永、平州码头直通港澳;距皇岗口岸约15公里,距蛇口港、赤湾港、妈湾港、西部通道仅8公里;广深、梅观、机荷高速、107国道纵贯全区;平南铁路穿境而过。
形成了以机场、港口为枢纽,以高速公路、干线道路为框架,东西南北贯通的陆、海、空、铁多功能立体交通网络。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通网络决定了宝安在珠三角经济走廊中起着联系粤港、辐射珠三角和广大内地的桥梁作用,是珠三角经济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是珠三角制造业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战略优势地位突出。
(2)货运设施先进深圳机场航空物流设施包括航空货站、海关快件监管中心、货机机坪等等,其中以航空货站为深圳机场目前主要地面处理服务设施,该货站包括29万平方米的货物处理场地,是深圳机场航空物流的核心设施之一。
航空货站内有货物核重系统21套,用于货物安全检查的X光机13台。
其中仓库中主要物流设备为1吨散货系统和 6.8吨集装系统。
1吨散货系统是国内第一家采用电脑控制的立体仓库,全套设备都从日本引进,该系统包括4台1吨级散装货码垛机,1000个货位,仓库容量为500一1000吨,可处理货物5万吨/年。
6.8吨集装系统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货运处理系统,主要设备为2台ETV车及2台TV车,均从美国引进,整个6.8吨集装货架有270个货位,可处理货物 15万吨/年。
另外,货站还拥有冷冻库、冷藏库、特种物品库、贵重物品库各一间。
深圳机场还积极进行异地货站拓展业务,在东莞等珠三角周边货源市场建立异地货站。
高效地推动保税物流中心的封关运作,积极拓展市场和引进客户,为货运发展搭建新平台。
在深圳市交委的支持协调下,深圳机场继在周边城市设立21 家异地城市候机楼之后,今年又在东莞等地成功设立了4 家异地国际航空货站,有效提升了深圳机场在珠三角区域的航空物流辐射能力。
目前,深圳机场货运量处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吞吐量以平均每年18.2%的速度递增。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圳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深圳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到2015年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可达到3600万人次和20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
届时,深圳机场的服务能力将较目前增长一倍多。
深圳机场的货运枢纽功能将进一步提升,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及周边物流产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
(3)快速的通关环境深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具有先天的区位和交通综合优势,包括可以实现365天×24小时货物通关操作,5分钟之内可到达主交通网络,30分钟可到达公路口岸。
同时可利用跨境快速通关模式,实现与香港之间货物的快速流转,并可对空、陆、海不同的运输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构建多元化的业务体系。
同时深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大力推进中心各项业务流程及通关效率的优化,推行“一日游”业务。
“一日游”业务最主要的特点即在于“原车进、原车出”、“无需离境”、“无需入库卸货”、“进出口报关单同时递单、同时放行”、“2小时内办结所有手续”,此类货物通关模式相较传统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物流企业的业务运作更加“省钱、省时、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