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压模具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冲压模具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冲压是大批量零件成型生产实用工艺之一。

在冲压生产过程中,模具出现的问题最多,它是整个冲压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成本。

影响到产品的交货周期。

模具问题主要集中在模具损坏、产品质量缺陷和模具的刃磨方面,它们长期困扰着行业生产。

只有正确处理这几个关键点。

冲压生产才能够顺利进行。

1 模具故障模具故障是冲压生产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常常造成停产,影响产品生产周期。

因此,必须尽快找到模具故障原因,合理维修。

1.1 模具损坏模具损坏是指模具开裂、折断、涨开等,处理模具损坏问题,必须从模具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模具使用方面寻找原因。

首先要审核模具的制造材料是否合适,相对应的热处埋工艺是否合理。

通常,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对其影响很大。

如果模具的淬火温度过高,淬火方法和时间不合理,以及回火次数和温度、肘间选择不当,都会导致模具进入冲压生产后损坏。

落料孔尺寸或深度设计不够,容易使槽孔阻塞,造成落料板损坏。

弹簧力设计太小或等高套不等高,会使弹簧断裂、落料板倾斜.造成重叠冲打,损坏零件。

冲头固定不当或螺丝强度不够.会导致冲头掉落或折断。

模具使用时,零件位置、方向等安装错误或螺栓紧固不好。

工作高度调整过低、导柱润滑不足。

送料设备有故障,压力机异常等,都会造成模具的损坏。

如果出现异物进入模具、制件重叠、废料阻塞等情况未及时处理,继续加工生产,就很容易损坏模具的落料板、冲头、下模板和导柱。

1.2 卡模冲压过程中,一旦模具合模不灵活,甚至卡死,就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找出卡模原因,排除故障。

否则,将会扩大故障,导致模具损坏。

引起卡模的主要原因有:模具导向不良、倾斜。

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模具强度设计不够或受力不均。

造成模具变形,例如模座、模板的硬度、厚度设计太小,容易受外力撞击变形;模具位置安装不准,上下模的定位误差超差。

或压力机的精度太差,使模具产生干涉;冲头的强度不够、大小冲头位置太近,使模具的侧向力不平衡。

这时应提高冲头强度,增强卸料板的引导保护。

1.3 模具损坏和维修冲压生产的模具费用高.通常模具费占制件总成本的1/5-1/4。

这是因为,除模具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外。

投入生产后的模具修理和刃磨维护费用也高,而模具的原始造价仅占整个模具费用的40%左右。

因此,及时维修模具,防止模具损坏,可以大大降低冲压生产的模具费用。

模具损坏后,还有一个维修和报废的选择问题。

一般来说。

冲压模具的非自然磨损失效,例如非关键零件的破坏。

以及小凸模折断、凸模镦粗变短、凹模板开裂、冲裁刃口崩裂等故障.大部分可以通过维修的方法使其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重新投入冲压生产。

但是。

当模具的关键件严重损坏,有时凸、凹模同时损坏。

一次性修复费用超过冲模原造价的70%,或者模具寿命已近。

则维修的意义不大,这时应该考虑报废模具:除大型模具、结构复杂的连续模外。

当模具维修技术过于复杂、修模费用太大,难度大必然使维修周期过长,严重影响冲压的正常生产,应选择提前失效报废,重新制造模具。

在正常情况下,冲模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过量磨损。

从新模具制造交付使用。

直至冲制零件的毛刺超标、零件尺寸与形位精度超差,而模具又不能再修复或根本无修复价值,则模具就只能报废。

从新模具投入使用到失效报废。

一般要经过多次维修和刃磨。

2 制件质量缺陷最常见的制件质量缺陷是产品尺寸超差。

只有少数产品存在表面质量问题。

2.1 尺寸超差尺寸超差是冲压制件的严重缺陷。

对此,首先要检查、核对模具的设计,排除设计和制造的原因。

如果超差尺寸和材料厚度有关,应检测冲压材料的厚度和材质、硬度。

冲压生产过程中引起尺寸超差,主要是模具的磨损、定位导向不良和制件产生变形。

模具的刃口磨耗.会造成毛刺太大或切外形尺寸变大、冲孔变小、平面度超差,应该刃磨或更换模具。

定位导向不良包括没有导向、导销或其他定位装置没有起作用,送料机没有放松,定位块磨损使送距过长,导料板长度不对或导料间隙太大等。

制件在生产中变形,主要有撞击变形,例如制品的吹出气压太强或重力落下撞击太大变形:出料时受挤压或括伤变形,应及时清理出料位置或加大出料空间:顶出不当变形。

例如顶料销配制不当、弹簧力不适当或顶出过长,应调整弹力或改变位置或销数量;下料变形。

部份弯曲件不能容许料重叠,须每次落下,当出现碟形应变时可采用压力垫消除;冲剪变形,主要是材料扭曲不平。

尺寸增大或中心不对称;浮屑挤压变形,是由于废料上浮或细屑留在模面上或异物等挤压变形。

2.2 表面质量不合格冲压制件的表面质量问题,主要是毛刺过大。

造成制件毛刺过大的原因,首先是模具刃口的磨损,应重新研磨模具(下述),确保刃口锋利。

其次是凸、凹模的间歇不合理,间隙过大使侧面大部分为擦光带,间隙太小会出现二次剪切面,如果材料硬度太高,则应更换材料或加大间隙。

冲裁搭边尺寸过小或切边材料过少时,材料会被拉入模具间隙内而成为毛边。

此时必须加大冲裁的搭边尺寸或切边余量。

3 模具的刃磨冲压生产中对模具进行合理的刃磨。

可以有效地提高冲模的寿命,节省模具费用,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

当冲模刃口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原本锋利的刃口变钝了,会造成冲裁件毛刺过大,尺寸与形位精度下降。

因此,模具必须进行刃磨,以恢复其锋利的冲裁刃口。

减小冲裁毛刺和尺寸与形位偏差,改善成形件表面质量。

如果不及时刃磨模具,会因为拖延刃磨时间,使得已经磨钝的刃口遭受坚硬、过大、过厚毛刺的剧烈摩擦,形成模具恶性循环的过度磨损,导致要以几倍的刃磨量才能够使刃口恢复锋利,大大缩短模具的寿命。

当制件的毛刺即将超出允许毛刺高度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对模具进行刃磨。

在生产实际中,现场工人习惯凭手感确定制件毛刺大小并确定刃磨时机,这样操作误差较大。

最好通过检测制件的毛刺高度及厚度、毛刺分布均匀程度、冲件尺寸与形位精度及冲切面质量等,来掌握刃口磨损情况、刃121变钝程度,从而确定模具的最佳刃磨时机。

模具刃磨量必须根据刃口端面和侧面的实际磨损情况而定,此外,还应该考虑材料厚度、凹模形状结构以及刃磨次序等相关因素。

凹模经多次刃磨后,尺寸会发生变化,特别是采用上小下大锥形凹模口设计的冲裁模,由于凹模刃口壁向外倾料,刃磨模具的上表面后,其水平尺寸必然会产生一个增量。

因此,刃磨前应该按照锥形的角度进行计算,刃磨时要注意实测制件尺寸,防止因多次刃磨使制件尺寸增量过大,导致产品超差。

4 结束语冲压生产效率和成本对模具的依赖性很大。

对生产过程中模具出现的故障,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正确的维修方案。

及时解决模具损坏、卡模、刃磨和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

处理好模具维修与报废的关系,才能减少停产修模时间,缩短生产周期,保证冲压生产的正常进行。

•一般的液压油有32号46号68号100号等等46是黏度,一般冬天用稀点的,夏天用稠点的(除机器明确要求)液压油是润滑油但不是哪里都能用液压油除了内燃机油,重负菏齿轮油不能代替(更不能代替特油)我说的是代替一般用油。

其实别的要求不高的机器上都能用,无所谓拉那么多型号对于不懂的人貌似很复杂,其实生产厂家都是用一样的基础油调出来的,加点添加剂就OK拉。

(一)液压油的分类与牌号划分:液压油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长期以来,习惯以用途进行分类,也有根据油品类型、化学组分或可燃性分类的。

这些分类方法只反映了油品的挣注,但缺乏系统性,也难以了解油品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

1982年ISO 提出了《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第四部分H组》分类,即ISO 6743/4一1982,该系统分类较全面地反映了液压油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

GB 7631.2一87等效采用ⅠS0 6743/4的规定。

液压油采用统一的命名方式,其一般形式如下: 类—品种数字L Hv 22 其中:L--类别(润滑剂及有关产品,GB7631.1) HV--品种(低温抗磨) 22--牌号(粘度级,GB3141) 液压油的粘度牌号由GB 3141做出了规定,等效采用ISO的粘度分类法,以40'C运动粘度的中心值来划分牌号。

(二)液压油的规格、性能及应用:在GB/T7631.2一87分类中的HH、HL、HM、HR、HⅤ、HG液压油均属矿油型液压油,这类油的品种多,使用量约占液压油总量的85%以上,汽车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常用的液压油也多属这类。

以下分别介绍其规格、性能及其应用。

l.HH液压油按GB 7631.2一87分类,HH液压油是一种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矿物油。

这种油虽己列入分类之中,但在液压系统中己不使用。

因为这种油安定性差、易起泡,在液压设备中使用寿命短。

2.HL 液压油(也称通用型机床工业用润滑油) l)规格HL液压油是由精制深度较高的中性基础油,加抗氧和防锈添加剂制成的。

HL液压油按40C运动粘度可分为15、22、32、46、68、100六个牌号。

2)用途HL液压油主要用于对润滑油无特殊要求,环境温度在O’C以上的各类机床的轴承箱、齿轮箱、低压循环系统或类似机械设备循环系统的润滑。

它的使用时间比机械油可延长一倍以上。

该产品具有较好的橡胶密封适应性,其最高使用温度为80’C。

3)质量要求(l)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性能。

要求油的粘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即温度变化不致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2)具有良好的防锈性、抗氧化安定性。

(3)其有较理想的空气释放值、抗泡性、分水性和橡胶密封适应性。

4)使用注意事项(l)使用前要彻底清洗原液压油箱,清除剩油、废油及沉淀物等,避兔与其他油品混用。

(2)本品不适用于工作条件苛刻,润滑要求高的专用机床。

对油品质量要求较高的齿轮传动装置、液压系统及导轨,应选用中、重负荷齿轮油、抗磨液压油或HG液压油。

(3)本油品代替机械油用于通用机床及其他类似机械设备的循环系统的润滑,经济效益显著,能延长换油周糊,平均节约润滑油1/3-1/2。

3.抗磨液压油(HM液压油) l)规格, 抗磨液压油(HM液压油)是从防锈、抗氧液压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有碱性高锌、碱性低锌、中性高锌型及无灰型等系列产品,它们均按40'C运动粘度分为22、32、46、68四个牌号。

2)用途(l)抗磨液压油主要用于重负荷、中压、高压的叶片泵、柱塞泵和齿轮泵的液压系统J目YB一D25叶片泵、PF15柱塞泵、CBN一E306齿轮泵、YB一E80/40双联泵等液压系统。

(2)用于中压、高压工程机械、引进设备和车辆的液压系统。

如电脑数控机床、隧道掘进机、履带式起重机、液压反铲挖掘机和采煤机等的液压系统。

(3)除适用于各种液压泵的中高压液压系统外,也可用于中等负荷工业齿轮(蜗轮、双曲线齿轮除外)的润滑。

其应用的环境温度为一10'C-40’C。

该产品与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3)质量要求(l)合适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性能,以保证液压元件在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得到良好润滑、冷却和密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