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代码:MPRC3006
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For Die Design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2学分/2周
开课学期:第7学期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工程材料、模具设计基础及模具CAD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朱伟珍
大纲执笔人:朱伟珍大纲审核人:杨宏兵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针对塑料模具设计的特点,以单分型面注射模、多分型面注射模为例,着重介绍了一般模具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模具设计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模具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模具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概述、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模具装配图的设计、零件工作图的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总结及答辩。

通过相关功能模块的指导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具体塑件模具结构设计的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设计针对模具结构设计的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模具设计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具体设计问题,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课程的知识。

2.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步骤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3. 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查阅技术资料和手册的能力,熟悉并正确应用有关的技术标准。

4.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
1、概述(0.5天)(支撑教学目标2)
1.1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目的
1.2塑料模课程设计的内容
1.3 塑料模课程设计的步骤
1.4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的目的;
2) 熟悉塑料模课程设计的内容★;
3) 掌握塑料模课程设计的步骤★;
4) 了解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3天)(支撑教学目标1、2、3)
2.1 模具结构型式及注射机的初步确定
2.2 分型面及浇注系统的设计
2.3成型零件的设计
2.4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2.5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2.6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2.7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8排气系统的设计
2.9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目标及要求:
1)掌握塑件成型特性的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明确生产批量、计算塑
件的体积、确定型腔数量、确定注射成型工艺的方法,初选注射机;
2)掌握分型面及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合理选择分型面及浇注系统结构;
3)根据注塑件的结构特点,合理设计成型零件的结构及其固定方式、脱模推出
机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4)合理选择模架和标准件;
5) 合理设计模具的排气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

3、模具装配图的设计(2.5天)(支撑教学目标1、2、3、4)
3.1 简单模具装配图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3.2 多分型面模具装配图的设计特点
3.3带有侧抽芯模具装配图的设计特点
➢目标及要求:
1)掌握简单模具装配图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2) 熟悉多分型面模具装配图及带有侧抽芯模具装配图的设计特点;
3) 合理绘制具体塑件模具装配图★∆。

4、零件工作图的设计(2天)(支撑教学目标1、2、3、4)
4.1 型芯(凸模)类零件工作图
4.2 型腔(凹模)类零件工作图
4.3模板类零件工作图
4.4模具零件材料的选择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型芯(凸模)、型腔(凹模)、模板类零件工作图的设计方法★;
2)掌握模具零件材料的选择原则;
3) 合理绘制零件工作图★∆。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总结及答辩(2天)(支撑教学目标1、2、3、4)
5.1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5.2课程设计总结
5.3课程设计的答辩
➢目标及要求:
1) 掌握编写的规范化、计算的正确性、内容的完整性等要求;
2)从课程设计学习到的知识及能力;
3) 充分理解模具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各零部件在模具中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式上,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综合运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启发法和自学指导法,通过引入问题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内在学习动机,提高课堂的积极性。

在目前的实验教学条件基础上,及时采用实验练习法,强化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以单分型面注射模、多分型面注射模为主要内容,分概述、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模具装配图的设计、零件工作图的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总结及答辩等5个模块,各知识模块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学生所设计的具体模具,给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引导学生自学拓展,强化对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工程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本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说明如下:
1. 概述、塑料模具设计的内容。

教学内容涉及具体的模具设计内容。

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设置明确的模具设计目标,训练学生完成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予以适当指导,及时强化教学内容。

2.模具装配图的设计、零件工作图的设计。

教学内容涉及模具装配图、零件工作图的设计步骤及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自学指导法和讨论法相结合,强化对学生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工程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

3.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总结及答辩。

教学内容涉编写的规范化、计算的正确性、内容的完整性等要求。

在教学中采用讲授法和自学指导法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按要求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顺利完成答辩。

在教学方法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都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同时,以上教学方法需要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不断改进。

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程度不高时,应适当调整教学方法,适当增加演示法或现场教学法,或在讲授后续教学内容时,引导学生前后联系,结合前置难点内容进行讨论,强化知识掌握。

在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较好,系统性较好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或增加发现学习法和自学指导法,设置具体应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方案。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平时测验及作业,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答辩
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15%,设计计算说明书及图纸70%,答辩15%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伍先明.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3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参考书目:
[1]宋玉恒.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实用手册[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
[2]李德群. 塑料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3]申开智. 塑料成型模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李建军,李德群. 模具设计基础及模具CAD[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5.
[5]杨占尧. 塑料模具标准件及设计应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