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PPT
27
吸入疗法:适用于痰液黏稠和排痰困难者。防止
窒息,尤其是体弱、无力咳嗽者。避免湿化过度, 以10~20min为宜。控制湿化温度,应在35~37℃。 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体位引流:使患病肺叶或肺段位置抬高,引流支
气管开口朝下,以利痰液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而 排出。抬高体位可采用枕头、斜板、三摇床等
14
3.并发症
急性发作时:自发性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 长期慢性进展: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
心脏病
15
(四)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1.痰液检查 :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2.呼吸功能检查 3.血气分析 4.胸部X线检查:两肺透亮度增加 5.特异性变应原的检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
(五)治疗要点
1.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4.哮喘的长期治疗
5.免疫疗法
人重组抗IgE单克隆抗体
17
【护理问题】
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气 道阻力增加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支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多、 痰液黏稠、无效咳嗽有关。
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运动功能 受损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引起食欲下降有关 与呼吸困难、疲乏
18
【护理问题】
4.焦虑:与反复哮喘发作和呼吸困难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预防哮喘发作的知识
6.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肺 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肺源性 心脏病
19
【护理目标】
1.病人呼吸困难缓解,能进行有效呼吸
2.能够进行有效的咳嗽,排出痰液
3.病人皮肤保持完整,不发生褥疮
4.摄入足够的量,体重无减轻或有所增加
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的水平,并维持4 周以上。
12
2.护理体检
发作期:胸部呈过度充气征象
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
呼气音延长
严重时寂静胸
非发作期:可无阳性体征
13
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的程度
程度 临床表现
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可平卧,说话 连续成句,步行、上楼时有气短。脉 率<100次/分,可有焦虑 日常生活受限,稍活动便喘息,喜坐 位,讲话时断时续,有焦虑和烦躁, 哮鸣音响亮而弥漫。脉率100~120次/ 分,有焦虑和烦躁。 喘息持续发作,日常生活受限,休息 时亦喘,端坐前弓位,大汗淋漓,常 有焦虑和烦躁。脉率> 120 次 / 分,常 有焦虑和烦躁。 病人不能讲话,出现意识障碍,呼吸 时,哮鸣音明显减弱或消失,胸腹部 矛盾运动。脉率> 120 次 / 分或变慢和 不规则。
31
低于机体需要量—护理措施
监测并记录病人的24h出入量 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
病人进食及饮水时采取坐位或半坐卧位,进食时细嚼慢
咽,给予充分吞咽时间,餐后不要立即平卧,应取坐位 或适当活动
清洁口腔,提高食欲
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
境
进食时间、种类尽量符合病人的饮食习惯。
发热、妊娠、小儿或老年有心、肝、肾功能障
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慎用
如过量使用还会出现严重心律失常、阵发性痉
挛等。 慎用引起哮喘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36
(五)并发症的护理
发现气胸征象,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做好
排气治疗的准备和配合工作
37
(六)心理护理
发作期 加强巡视,陪伴、安慰病人,减 轻紧张、恐惧心理。
缓解期 鼓励病人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活 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照顾患者,听取患
者心声。
38
【护理评价】
1.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平稳,无呼吸困难、奇脉
2.能选择合适排痰方法排出痰液,咳嗽次数减少 3.无压疮发生 4.患者体重暂无变化 5.能正确掌握雾化器使用方法
39
(七)健康指导
血气分析
基本正常
PaO2 60-80mmHg PaCO2 <45mmHg
PaO2 <60mmHg , PaCO2 >45mmHg PaO2 <60mmHg , PaCO2 >45mmHg
血氧 饱和度
支气管 舒张剂 能被 控制 仅有部 分缓解
轻度
>95%
中度
91%~95%
重度
≤90%
无效
危重
<90%
无效
5.能够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
20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环境与体位
脱离过敏原 提供安静、舒适、清洁的环境 根据病情提供舒适的体位
病室要求空气要新鲜,环境要清洁舒适,开 窗通风时应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适当参加体育活动,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 宜 21
2.饮食护理
提供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饮食 避免硬、冷、油煎食物 不宜食用鱼、虾、蟹等
3.生活护理
保持身体清洁舒适,勤换衣服、被单
22
(二)病情观察
夜间清晨加强巡视和观察,及时发现前驱症状。
持续心电监护,记24h出入量,每隔30-60min测
量血压一次,密切监测体温、脉搏、血氧,呼吸
频率、节律、深浅度的变化,血氧饱和度维持在
90%以上,观察并记录吸氧效果,观察有无口唇、 甲床紫绀。监测血气分析和肺功能
4
【概 述】
概念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 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性疾病。 起气道不同程度的可逆性阻塞。
以气道反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引
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性的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
呼吸困难。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和加重, 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
32
(四)用药护理
1.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β2受体激动剂
按医嘱用药,不宜长期规律、单一、大量使用
宜与吸入激素等抗炎药配伍使用 注意头疼、眩晕、焦虑、心动过速、骨骼肌的细颤和心悸等不良反 应的发生 。潜在的严重低血钾。极少数病例出现舒张压下降,收缩 压上升,心律失常。 抗胆碱药 非呼吸道不良反应为口干和发声困难
(一)健康史
吸入变应原:花粉、尘螨、动物毛屑、吸烟等 呼吸道感染史
饮食:进食鱼、虾、蟹、蛋类、牛奶等食物
药物:服用普萘洛尔、阿司匹林等 其他:气候变化、剧烈运动、妊娠、精神因素 哮喘家族史
8
(二)身体状况
1.症状
先兆表现:鼻及眼睑发痒、干咳、呼吸紧迫
感、连打喷嚏、流泪等
29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护理措施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易出汗的部位,可用滑石 粉和爽身粉涂擦;可在局部垫水垫。骨突处垫气 垫圈
30
2.用50%酒精按摩皮肤受压部位,必要时局部贴
减压贴。还可涂凡士林软膏,以保护、润滑皮肤
3.定时翻身,为病人翻身时,动作轻巧,避免拖、
拉、拽,防止擦伤皮肤 。大小便污染后要随时 更换,防止汗、尿、粪浸渍。保持床单位平整, 有条件者使用气垫床
3
病史采集
T:37.5℃,P:105次/分,R:26次/分
BP:172/95mmhg,Spo2 93%(吸空气下),神志清楚,自动体位,面部潮红,胸廓对称 无畸形,呼吸急促,呼吸运动对称。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 音粗糙,有干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低流量吸氧状态下SPO2 波动在95-98%。心音无明显增强和减弱,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 音。
5
哮喘病因和发病机制示意图
环境因素
遗传易感个体 神经调节失衡 上皮细胞及气道平滑肌 结构功能异常 气道高反应性 环境激发因子
炎症细胞、细胞因子以 及炎症介质相互作用 气道炎症
症状性哮喘
6
病理
早期无明显器质性病理改变 疾病进展后肺膨胀及肺气肿 局部肺不张
病程较久者气道重塑、不可逆狭窄
7
【护理评估】
28
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 力者。禁用于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咯血、 低血压及肺水肿等患者.
扣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病人侧卧 位,扣击者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 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扣击胸壁, 每次扣击5~15分钟,在餐后2小时至餐前30分钟 完成
33
(四)用药护理
1.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可必特®(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禁忌: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快速心率失常。对本品的任何成分或对 阿托品及其衍生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极少病例报道,使用本品后可能会迅速发生过敏反应,如 荨麻疹、血管水肿、皮疹、支气管痉挛和口咽部水肿。
34
糖皮质激素
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
1.疾病预防知识指导
增加对哮喘发病机制、控制目的和效果的认识,提高依从性
2.生活指导:避免诱发因素
居室禁放花、草、地毯,不养宠物
避免摄入过敏的食物 避免精神刺激和剧烈运动
充分休息,合理饮食,预防感冒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 急性发作及时就医
40
3.自我监测病情
识别哮喘发作先兆和加重征象
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查房
1
查房重点
1 2 3 4
病史采集 疾病介绍
护理诊断、目标、措施、评价
健康教育
2
病史采集
患者陈光,男,89岁,因“咳嗽、咳痰伴喘息5天”入院,无
畏寒、无发热,无诉胸闷、胸痛,咳黄白色粘痰,不易咳出。 伴喘息,休息状态下喘息仍明显。急诊查CT示“双肺肺炎,气 管中下段管径变窄”,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科。既往有“高血 压”病史,具体用药及血压控制不详。十余年前因“胃穿孔” 行“胃切除手术”,否认糖尿病、心脏病病史。 诊断:1、双肺肺炎 2、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