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汉代诗歌汇总
孔雀东南飞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⑴,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⑵,相教慎出入。
⑴枯鱼:干鱼。 ⑵鲂(fáng):鳊鱼。鱮(xù):鲢鱼。
汉乐府民歌的影响
相和歌辞:民间乐歌,是流行在当时江南 的世俗乐歌,相合是一种演唱方式,含有 “丝竹更相和”、“人声相合”两种意思。
鼓吹曲辞:是武帝时代北方民族的新声, 当时主要用于军乐。 杂曲歌辞:是指声调已经失传的杂牌曲辞。
3、汉乐府诗歌的思想内容
(1)平民百姓的痛苦与挣扎。 《妇病行》《孤儿行》《东门行》 (2)士卒役人的控诉与呼叫 。 《战城南》《十五从军征》《古歌》 (3)男女的哀怨与情仇。 《上邪》《饮马长城窟行》《上山采蘼芜》《白 头吟》《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4)少壮游子的努力与操守。 《长歌行》《猛虎行》
(1)“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 精神的影响。 “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 “借古题写时事”(建安诗人· 古题乐府)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杜甫· 新题乐府) “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新乐府运动)
(2)诗歌形式的影响:杂言体和五言体 (3)诗歌艺术手法的影响,特别是叙事诗。 人物对话或独白 人物心理描写和细节刻划 朴素生动的语言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 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 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 缣(音坚),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 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 故。
白头吟
汉 代 诗 歌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 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唏!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 (hào)知之。
短章中的神品:《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 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 合,乃敢与君绝!
唐代民间词《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 休即(则)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 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 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 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 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 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伤悲。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性
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 的叙事性。 (1)通过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 (2)语言朴素自然而带感情。 (3)形式自由多样。 (4)浪漫主义的色彩 。
第八讲 汉代诗歌
(一)汉乐府——民歌 (二)古诗十九首——东汉文人五言 诗
(一)汉乐府民歌
1、乐府辨体 “乐府”一词的流变 汉乐府:音乐机关 六朝乐府:带有音乐性的诗体。 唐乐府: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宋元后:入乐即称乐府。
汉乐府:采集民歌
乐府本为音乐机关 《汉书· 札乐志》:“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 立乐府,采诗夜诵。” 《汉书· 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 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 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魏晋六朝,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文选》与骚、赋之外另立“乐府”一门。 《文心雕龙》于《明诗》之外又特标“乐府”一 篇,并说:“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 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 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 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 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 长相忆。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 垒垒。”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 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 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 东向望,泪下沾我衣。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 玳瑁(dài mèi)簪,用玉绍缭(ràoliáo)之。
(二)东汉文人五言诗
五言诗产生于民间。 五言诗的萌芽:《诗经》四言诗繁荣的时代
五言诗的雏形:春秋末期楚国《孺子歌》,秦始 皇时期《长城歌》 五言诗的成长:西汉五言歌谣。如成帝时童谣: “邪径败良田,谗口害善人,桂树华不实,黄雀 巢其巅。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五言诗的形成:汉武帝时乐府歌辞 五言诗的成熟:东汉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பைடு நூலகம்》
2、汉乐府民歌的保存
据《汉书· 艺文志》所载篇目,西汉乐府民 歌有138首,但现存的总共不过三四十首。 最早见于记录的是沈约《宋书· 乐志》,郭 茂倩编《乐府诗集》有所增广。
郭氏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下列12类: 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 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 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 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 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 吹”和“杂曲”三类中,相和歌中尤多。
4、汉乐府民歌艺术欣赏
《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 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 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 与君共餔(bū)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 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 白发时下难久居。”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 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 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 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 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 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