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过零丁洋》比赛获奖教案优
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
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
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
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
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
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2教学目标
1.认识2个字,会写3个字。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古诗意思。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这首诗,增强爱国情感。
3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讲授】《过零丁洋》
一、导入:历史上有很多爱国名将,用诗词写出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
比如:陆游:“王师北定中元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另一位爱国名将,文天祥,他的一首词《过零丁洋》一直为后世广为传颂,他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后人。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1.请学生根据注释介绍文天祥。
2.师补充介绍 3.请生讲文天祥的故事。
三、初读诗歌 1、学生自读,标画不会字音。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字音。
遭逢、干戈、寥落、破碎、飘絮、惶恐 3、指名学生读。
4、教师范读。
四、赏析与理解诗歌意思。
1、这首诗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句?解释它的意思。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
这里特指史册。
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下一颗爱国之心光照青史。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史册。
2、这样一句凝聚了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