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小学教育活动.ppt

第八章 小学教育活动.ppt

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
第四章 教学活动因素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章主要内容:
课程活动因素分析 课程活动因素分析结构
教学活动取向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教学活动因素分析结构图
教室 班级人数 硬件设备 教学媒体 学校 行政人员 社区 家长 社会群体 教育行政 部门
背家 训专 风个 技能 信动 景庭 练业 格人 巧力 念机
教师
环境
沟通解 释活动
学生
内容
经先 背家 能 特个 兴 态 验前 景庭 力 点人 趣 度
学科内容 教材 教科书 作业形式 语言符号 图表模型 教学资源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
(1)内容:目标是什么? 内容重点是什么?
(2)时间分配 (3)进度: (4)教学手段 (5)活动设计
有序,易于管理? (4)合作:怎样促进师生、
教学后因( 当1测)验测到试真:实怎的样学才习能适 素 (2)评分:使用什么样
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的
的评分和成绩报告(3)
关系?
反馈:如何才能对适当行
为用好的相关反馈和表扬
进行适当评价?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二)对教学活动因素分析的态度
▪ 教学活动因素是复杂、系统的和动态的,有时 甚至是“触一发而动全身”
计划教学 内容与过程
设计评价指标
上课
开始教学
修订评价
修订内容、 过程、计划
修订目标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确定单元备课步骤
评价考虑
过程设计
目标确立
需要评估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单元备课要思考的问题: 课程标准有什么要求和建议?自己所 教年级的学生有什么特征(年龄、能 力、需要、兴趣等)?一学期、一个 月、一周和一堂课要教学哪些内容? 最好的方法和活动是什么?应该用什 么教材和资源进行授课?……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吸引专注的目光
学习的发生是通过心理或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因此要吸引学生的 注意而避免厌恶和注意力的转移,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口语:加重语气、变化声调、利用扩音器和提问技巧; ▪ 非语言:姿势和目光、身体的移动、面部表情的传达; ▪ 视觉:从书本文字、黑板运用到幻灯片、录像电影播放等; ▪ 教学材料:可看、可操作、可嗅的教材、教具等 ▪ 互动方式变化(后叙): ▪ 运用沉默(后叙) : ▪ 转换感官输入(后叙) :
教学前因
(1)专注时间: (2)时间管理:(3) 成功率:如何监控和保 证? (4)专心学习时间:
教学中因 (5)监控:


(6)组织:以什么线索 组织,如何小结?
(1)沟通:对学生以什么 方式交流沟通为好?
教学活动
(7)提问:
(2)环境:怎样营造安全、
有序、专心学习的环境?
(3)管理:如何做到井然 气氛因素
想学生的反应、思考全班对自己教学方式和活动的回应;记住:不要奢 望教学会完全按照自己计划好的思路进行———好的学习结果比教完课 文更重要。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4、进行有效上课(吸引学习者注意力)
▪ 吸引专注目光(调动大脑、感官的积极性等) ▪ 身体语言的变化 ▪ 互动方式的转变 ▪ 利用沉默 ▪ 转换感官输入信息 ▪ ……
错误与不解如何解决?我说泰语的尴尬:餐厅里的感谢语) ▪ 语言输入先于语言输出(不是一成不变:建构、活学活用才是能力发展的关键)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应用题举例
▪ 一只光滑、新的蓝色摩托艇往下游航行了120分钟, 水流速度每小时8公里。然后以同样的速度往回 (上游)航行原来的地点,花了3小时,问该艇在 静止水中的航行速度是多少?
⑦ 40公里/小时=艇速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学生数学思维的分析
▪ 阶段
知识种类
例子
(问题)
言语知识—————摩托艇是一个名词
▪ 转换 ——语义知识—————120分钟是2小时
图式知识—————这是一个水流问题,所以 路程=速度╳时间
程序知识———— 加法与代数的法则
▪ 解决

策略知识———设立子目标,如首先找到计算上游和下游距离的公式
▪ 为什么需要课堂管理? ▪ 课堂管理主要管什么? ▪ 如何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备定课单步元骤
有上效课进行
课后反思
(二)通过教学过程促进学习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1、设计教学思路
等等
再次修订 目标
进行新 的教学
确定目标
备课
单元 备课
改课
▪ (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章主要内容:
课程活动因素分析 课程活动因素分析结构
教学活动取向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二、教学活动取向
▪ 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 ▪ 通过教学过程促进学习 ▪ 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 ▪ 按内容特征教学(概念、技能) ▪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3、选用单元教学方式
▪ 上课开头的设计要有新意(善用课程资源,给学生以新鲜感); ▪ 善于从内容与方法两条线展开教学; ▪ 上课开始让学生知道该单元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时间; ▪ 适当地选用与目标、课程、对象一致的活动方式; ▪ 预先准备一些其他的课程资源(但你不必面面俱到); ▪ 设计适当的内容进行教学(不必拘泥于教材); ▪ 在选用这些课程资源时,要记住主要的事实、观点与主题; ▪ 写出知识点(链、块),使之成为学生认识的核心内容; ▪ 把你搜集的材料和观点经过剪裁组合成教学的单元; ▪ 设计一个大日历表,把每天学习主要内容简要地写下来(让学生了解); ▪ 最后:考虑(让学生有效学习的)技巧、估计(掌握内容的)成败、预
▪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所需的知识(言语、语义、图式、程序、策略…) ▪ 结构决定功能,细节影响成败(类似于金刚石与石墨,教师要学会把握程
序先后、方略运用时机与“度”——适度而不是过度或无度)
▪ 教学活动因素分析可谓是见仁见智
▪ 暗示教学实施的难度 ▪ “浸入式”英语的特点分析
▪ 用英语包围或“浸泡”学习者(中国具备这样的条件吗?) ▪ 教师作为儿童习得英语的语言样板(我们这样的师资大约占?%,不良示范的麻烦) ▪ 不同母语做中介(这是最佳的选择吗?中介语理论:国情、生情、语种、关键期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应用题解题
▪ 解:①距离=速度╳时间 ②下游距离=上游距离 ③(艇速 +水速)╳ (下游时间)= (艇速 — 水速)╳(上游时间) ④(艇速+8) ╳ 2 = (艇速 — 8)╳ 3 ⑤ 2(艇速)+16 = 3(艇速)—24 ⑥16 +24 =3(艇速)—2(艇速)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