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思维读本之三: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方法

创新思维读本之三: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方法

创新思维读本之三: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方法创新思维启迪智慧助您成功再造聪明脑袋,营造智慧人生创造性思维的思想要求之一——挣脱桎梏,放飞思想创造性思维是背离常规、背离传统的思维,因此,学习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做思想上的准备——敢于超越常规,超越传统,不被任何条条框框所束缚,不被任何经验习惯所制约。

只有这样,才有创新的气魄与胆略,才有宽广的思绪与触觉。

第一,不要规矩,不要藩篱。

一切都按规矩、按制度、按传统方法办,就不会有创新。

创新首先是破除老规矩,老制度,老办法,敢于破,才能善于立。

请看:水镜先生懵了——不要规矩,不要藩篱诸葛亮年轻时与庞统、徐庶等10人一起师事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每3年举行一次考试,不合格者即令退学。

3年很快过去了,水镜先生给弟子们的考题是:“从早晨起至午时三刻止,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水镜山庄,考试就算合格。

”这考题离奇怪异,叫人无从作答。

出题之后,先生稳坐高台,不管弟子提出何种理由,他总是说“不”。

弟子们个个抓耳搔腮,苦思冥想。

几个急性子计无所出,只能或大叫“庄外失火”,或惊呼“洪水进庄”,但均未能诓过水镜先生。

徐庶暗中写了封假信,哭着对水镜先生说:“刚刚接到家信,始知母亲病重,弟子心急如焚,想即刻飞回母亲身旁,这考试以后再补上吧!”水镜先生闻后一笑,同意给假,但得待午时三刻后才动身。

徐庶凄苦一笑,双手一摊,没辄了。

庞统比较滑头,嘻笑着说:“让先生允许我离庄,实在拿不出办法,但如果弟子在庄外,则一定有办法让先生允许我进庄。

”水镜先生一听,板起脸:“这点小聪明也想诓我,一旁站着去吧!”众人都忙着考试,唯诸葛亮伏在桌上睡大觉,鼾声大作,待师兄弟们将他推醒,午时三刻就要到了。

师兄弟们带着几分兴灾乐祸的神情望着他,那眼神似乎在说:看来,你也没啥能耐。

只见诸葛亮揉揉双眼,一脸怒气,突然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抓住水镜先生的衣襟,高声呵斥道:“哪见你这样的先生,净用无理的歪题整弟子,我不学了,还我3年学费!”众人见诸葛亮耍蛮发横,慌了手脚;水镜先生遭受羞辱,气得发抖。

先生急命徐庶、庞统:“把这小畜牲给我逐出去!”诸葛亮拗着不走,非要退回3年学费不可,徐、庞二人费尽气力,才把诸葛亮拖出庄去。

一出水镜庄,诸葛亮哈哈大笑起来,随即折身飞回水镜先生跟前跪下,谢罪道:“适才为了考试,无奈中冒犯先生,万望恕罪!”水镜先生听罢,转怒为喜。

就这样,诸葛亮通过考试了。

还有,徐庶、庞统借光出了庄门,考试也算合格了。

诸葛亮获得成功,其他师兄弟一无所成,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如何对待教育制度,如何对待师生关系——思想解放了没有,反传统、反常规的心理能力具备了没有。

细考诸弟子的答案,都有一个明显缺陷——冲着考题内容而来,目标指向都很明确——我要出庄(传统考试制度束缚了他们)。

这一切,自然都在水镜先生意料之中,当然也就无法得逞。

显然,诸葛亮比师兄弟们聪明得多。

他突破思维定势,避开考试主题,误导水镜先生,最终在他人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目的。

他先以假睡(破坏考场制度)表示对这场考试的无奈与不屑,借以麻醉先生与师兄弟,使人误以为他因缺乏自信心而全然不以考试为意,放松了必要的警惕;接着以极为反常的不敬举动表示对先生的强烈不满和决裂态度(离开考试内容,转移目标),给先生与师兄弟们予极大的震动,将他们的思维线路引开,自己则巧妙地转移了方向;最后用绝情的语言从否定先生的考试方式入手,全盘否定先生的教学方法,进而断然否定师生关系继续存在的可能——至此,水镜先生的脑海里不再存留丝毫“考试”的痕迹(完全冲破了考试范围),而误认为是弟子翻了脸(冲破师道尊严传统)。

诸葛亮将这场“考试”表演为弟子抗议先生的闹剧,远离了考试主题,大大超出了一般人的意识范围,从根本上误导了师友的思维。

更绝的是,诸葛亮以追索3年学费相要挟,使这场假戏愈演愈真,不容置疑。

诸葛亮正是这样步步诱导和层层进逼,使自已由一个被考的弟子转换为抗议先生的“叛逆”,由考场上的被动者转换为师生关系的驾驭者,从而掌握了考试的主动权。

正因为如此,水镜先生才全然忘掉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落入弟子精心构设的圈套。

跳出考场窠臼,背叛师道尊严,是诸葛亮构思创意的条件与前提。

这也是他思维上的最大突破。

这是诸葛亮过人的高明之处。

别说师兄弟们尊敬他,就是水镜先生对他也刮目相看。

第二,不要传统,不要旧习。

5000年文明史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珍惜。

但是,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要批判地继承;特别是在创新活动中,不要为老传统所累,不要为老习惯所制。

请看:心病还得心药治——不要传统,不要旧习南齐一女子嫁给波阳王。

夫妇情投意合,海誓山盟,日夕相守,恩爱甚笃。

可是,好景不长,波阳王后来被明帝杀了。

失去最心爱的人,王妃犹如天崩地裂,悲痛欲绝,痛哭不已。

多少人善言规劝,多少人热情开导,多少人痛陈利弊,王妃都不能入耳。

积时积日,王妃悲伤成疾,卧倒病床。

家人十分着急,四处求医,可心病没有心药治,医家药石,收效甚微,一家人苦无良策。

一日,一位画家登门,送来一幅画。

画面上,波阳王正与宠姬亲昵地嬉戏,双双相拥并行,一副就要入寝的模样。

王妃见画,妒火中烧,愤而冲上前去,将画撕个粉碎,口中大骂:死鬼,死鬼,还是早点死了好!自此,王妃泪水止了,心情松了,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

为什么千人劝不转,万人拽不回,画家不费唇舌,仅凭一幅画,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答案是:打破传统,打破旧习!画家想:人们在劝慰时,都对亡者表示惋惜,结果说得越多,对方越惋惜,越痛苦不堪,只能是帮倒忙。

因此,规劝未亡人节哀止悲、珍重身体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特别是对像王妃这一类感情专注、痛苦入心、不善自我解脱的人,此法尤不可取。

但这种劝诫方法已经成为民间不成文的规矩,人人如此,处处如此。

画家又想:传统的办法不管用,我得破除陈规,冲破旧习,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揭露亡者生前的“劣迹”,切断未亡人对他的思念,使她自我珍惜。

结果,反常规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

画家的创意告诉我们,学习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挣脱桎梏,放飞思想。

我们过去、现在都生活在常规思维环境之中,将来还要继续生活在常规思维环境之中。

课本写的,老师教的,社会规范的,都是常规思维;工作上的程序、学习上的公式、生活上的模式,都是常规思维。

从小到大,从人到我,都深深为常规思维所浸染。

常规思维是阳光,是雨露,常规生活永远离不开它。

但是,常规思维有它的局限性。

时间长了,它会封闭保守,将思维活动圈在一个笼子里,不能越雷池一步;它会机械入套,凡事都要求中规中矩,不能有所超越。

固守于它,就会窒息创新,制约前进,阻碍发展。

我们长期在常规思维环境中工作、学习、生活,所思所言所行无不深深打上常规思维的烙印。

要获得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得敢于拆除常规思维的藩篱,敢于放飞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思绪“野”起来。

为此,让我们先辨识一下常规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差异。

常规思维讲究逻辑性,或者归纳,或者演绎,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则与规律,绝不能违反;创造性思维不接受任何限制,有很高的自由度,可以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无拘无束,任意加工思维素材。

常规思维讲究循序性,一步步推演,一层层探求,要严格遵循各种格式,不能违反,不能超越;创造性思维却没有框框套套,没有运行规矩,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跳跃,可以逆反,可以直奔目标。

常规思维讲究同一性,思维素材相同,思维步骤相同,思维结果相同,就像高考答卷一样,有统一标准;创造性思维则喜异不喜同,思维素材可以各取所需,思维步骤可以各不相同,思维结果更不能相同,否则,就谈不上创造性了。

常规思维讲究可靠性,要求结论一定要正确,要可信,要得到必然结果,不能出差错;创造性思维的结论则是或然的,可以是精美的,也可以是没有价值的,甚至可以是荒唐无稽的。

总之,创造性思维与常规思维根本不同,或者说是对传统思维的逆反与背离;它自由自在,无羁无绊,随心所欲,是最没规矩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思想要求之二——无羁无绊,信马由缰创造性思维仅仅挣脱桎梏、放飞思想还不够,因为那只是卸掉镣铐,打碎枷锁。

要创造最佳创新空间,营造最佳创新状态,得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做到思想无羁无绊,信马由缰。

第一,打破时空界限,万事万物都敢想。

思维是没有边际的,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时间与空间上不受任何制约。

请看:将星星卖给你——只要能来钱,什么都敢想美国史密森尼天文物理研究所在编写出版星象目录时,对尚未正式命名的25万颗小星星动起了脑筋。

这些只有编号,没有命名,肉眼根本看不到的小星星能有什幺文章可做呢?有,在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下,一个惊天动地的创意产生了:该所办起了公司,做起了专售星星的买卖。

他们的广告称:“您想让您的名字永垂宇宙吗?您想让您的爱侣芳名辉映星空吗?您想让您的亲友英名永驻天际吗?250美元便能使您如愿以偿。

”任何人只要花250美元就可以得到“星象命名公司”的一张星座图,知道天上那颗星星属于自己,而且还有一份正式的登记表。

真是天大的诱惑,特别是那些手头不缺钱的人。

可以计算,250美元乘以25万是一个多幺庞大的数字,而他们的付出却是那幺有限——创意就是财富。

读者朋友,这样的创造性思维,够大胆吧?美国的科学为什幺先进,美国的经济为什幺发达,恐怕跟他们思维的无拘无束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数千年来,我国深受儒家文化束缚,忠实传统、恪守科律、讲究纲纪是我们的长处;狂放思绪、张扬个性、打破大立是我们的弱项,甚至是我们所缺乏的。

我们的国门已经打开,世界经济正在走向一体化,如果我们的思维不随着经济潮流走向“一体化”,如果我们的思想不能无羁无绊,信马由缰,那幺,我们的亏恐怕永远也吃不完。

让我们好好领略领略美国人的目光和胆量:美国人的市场经济观念真是叫人敬佩,天空中根本看不见、连名字也没有的星星竟然成了他们可以出售的商品。

这种创新能力谁能不敬佩!肉眼看不见的星星是谁的?不存在归属问题,那就是我们的了,不会引起争执,不会引发官司;星星有何用途?物质功能一无所知,纵然有,也鞭长莫及,那就往精神方面思考,卖给好虚名的人们。

这种创意真有点天方夜谈。

如果不是思维上的“天马行空”,哪来这种创意?重要的是思维主体将星星与商品联系了起来——本来全然不可能在市场中交易的东西,在思维的作用下,却变成了现实。

事实告诉我们:思维无羁无绊,创意才能突破天际。

美国人还告诉我们什幺?创造性思维的胆量大了还要再大,仅仅背离传统、破除常规是不够的,那只是低水平的自由,低层次的开放;创造性思维要一鸣惊人,要新奇独特,得跳脱出来,潇洒起来,放荡开来——对于创造性思维而言,没有不能涉足的领地,没有禁忌,没有禁区。

只要想得到,就不分时间空间,不分你的我的,统统引入思维之中,为我所用。

要放开胆子,在思维的大地上任意纵横驰骋,在思维的天空中尽情上下求索——只有不敢想的东西,没有想不到的东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