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思维读本之九: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创新思维读本之九: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创新思维读本之九:创造性思维的目标创新思维启迪智慧助您成功再造聪明脑袋,营造智慧人生先看一个小故事:人与物之争——目标不同,选择不同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时,盟军攻克柏林。

面对德国大量的军事物资与先进设备,同盟各国分外眼热,争先用火车、卡车抢运回国。

谁都惟恐少拿了什么,急急忙忙地抢运。

美国人却不。

他们对满眼的物资视而不见,而派出飞机与专业人才,到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搜捕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通通拉回国内。

朋友,如果让您来挑选,您选什么呢?建筑工人选木材,又粗又直的最好;根雕艺人选木材,弯曲怪形的好。

对事物的选择,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根据,不宜一概而论。

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其间没有智慧。

对美国人的行为,当时各国都不理解:多好的机器,多好的武器,马上可以使用,为战争、为战后经济服务,缘何不为所动?拉回那些老头子,还得养活他们,多不合算!美国人有自己的算盘:机器、武器虽不错,用几年就成废铁了;有了人才,可以制造更好更先进的机器与武器,可以培养更高级更有用的人才,滚动发展,后劲无限。

当时负责搜捕德国著名科学家海森堡的美国将军说:“得到海森堡,比俘获10个师的德军要有价值得多。

”人与物,有的要人,有的要物,谁是谁非,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思考依据。

一方面思维目标具有主观性。

由于人的价值观、判断力与个人追求不同,面对同一个课题,不同思维主体会有不同的目标。

常言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重要的是目标要合适,要切合实际,要尽可能优化。

因为方向是东还是西,目标是高还是低,事关整个思维过程,事关整个思维质量。

在上例中,美国人目光远大,重发展,重后劲,因而他们坚持人的因素第一;其他各国看重眼前,看重物质,因而注重机器设备的现实价值。

主观意识不同,选择也就不同。

另一方面,思维目标又有客观性。

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思维对象自身的客观属性所决定。

企业家对现成的先进设备、先进机器最感兴趣,军队将领对先进武器、先进装备最为钟情,让他们来挑选,选择实物是可以理解的。

但让政治家、科学家、大专院校来挑选,人才应是他们的首选。

二是眼前的矛盾决定的。

眼前的主要矛盾明摆着,非解决不可,那就别无选择了。

比如,钥匙丢了,当务之急是找钥匙;停水了,最要紧的是找水煮饭。

在这种状态下,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选择思维目标意义重大。

面对思维对象,思维主体找到了思维起点,思维活动就要展开了;可是,思绪往哪走,走向何方?射箭得有靶子,思维得有目标。

有了“的”,矢才有方向,才不会放空箭;有了目标,思维之“矢”才能寻向而去,才不会如无头苍蝇,瞎碰乱撞。

因此,在探寻思维起点的同时,也得确定思维目标。

其实,思维起点的寻觅与思维目标的确定是很难分何者为先,何者为后的。

因为思维目标影响着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又反应与制约着思维目标的方向,二者相融相交,很难截然分割。

什么是物质视角?先看一个小故事:会唱歌的水壶——物质视角的作用一家铝制品厂产品滞销,苦寻不得其路。

一次,厂长出差闽南,迷上了当地一种方便食品。

这种食品名为“三合面”,由面粉、猪油、糖在热锅中充分搅拌揉合烤熟,贮存备用。

食用时,取“三合面”少许,用100度滚烫开水冲泡调匀,面成糊,味喷香,闻了叫人嘴谗。

厂长不仅为该食品之香甜可口所吸引,更为店主那把开水壶而惊叹。

原来,那水壶是手工制作的,嘴又细又长,一旦水沸腾了,水气的强烈冲击,即发出尖利的哨声。

那哨声告诉主人,水开了;当然,从商业上说,那哨声又是广告。

厂长吃着“三合面”,想着小水壶。

受了启发的厂长决定吸收小水壶会鸣叫这一特色,用于家用水壶的生产。

为此,他准备对小水壶作出改造:壶嘴不要那么长那么细,免得家用碍事;尽管这一改变会使水壶丧失自然发出哨声的功能,那没有关系,应用科技手段,装上一个鸣哨就是了。

鸣哨的声音可有多种版本:设计成歌声、器乐声、清亮滴脆的鸟鸣声等。

这样,水一烧开,壶鸣如乐,既通知主人,又给人予美的享受。

他深信,生产这样的家用水壶一定会大受欢迎。

这个创意似乎很简单,但是,铝制品生产不难,铝制品特色难求,市场竞争激烈,有此创意,赋予新的功能,自然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在本例中,这位厂长着眼水壶功能的改善,目光投向改善思维对象的物质状态,这样的视角我们就称之为物质视角。

物质是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基本条件,是国力强弱的根本表现。

因此,关注物质产品的品质与档次,不仅是企业竞争的热点,也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的要害之所在。

可见,物质视角是创造性思维使用最为频繁、应用最为广泛的视角。

物质视角涉及物质世界的一切领域,适用于一切物质性东西。

这里,我们只能从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第一,注目产品功能。

产品功能是创造发明的永恒主题。

产品物质功能的进步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得益于思维上的创新。

增强产品功能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可以致力于创造新功能,开发新产品。

有了崭新的发明创造,通过将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注入老产品,既可以开发新产品,也可以创造新功能,使产品面目一新。

请看:电子地球仪——创造新功能,开发新产品有一家私营企业计划生产地球仪,并就此事征询于人。

有人认为,重复老产品的面目意义不大,既要生产,就应该开发出崭新的产品。

这位智者提出如下意见。

生产电子地球仪——将电子技术移植到地球仪上。

利用地球仪腹内的空间位臵,安装电子芯片。

芯片内容为世界各国、全国各省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有关知识。

喇叭可以安装在两极,开关就安装在各国首都、各省省会上。

使用者只要用笔或手指轻轻一点击,就接通电源,自动播放出某国或某省的有关内容。

让地球仪主动传播知识,可大大方便消费者。

生产拼装电子地球仪——在前者基础上,加上板块拼装功能。

内部电子系统基本不变,外部地表根据教学需要,按国家、省份、海洋等项目,分成若干小块,可以随意拆卸,可以妥贴组装。

如此设计,可方便学生练习,帮助学生熟悉地理位臵与邻接关系。

你看,这样的地球仪好用、实用、适用,比起老式地球仪,它进步多了。

依照这个创意生产出来的产品除了永远无法改易的球体形态与球面图案、颜色外,可以说是个全新的产品。

思维主体具有强烈的创造性思维意识。

他将思维目标确定为应用科技手段,增加地球仪功能,使之面貌一新。

在具体内容上,他考虑到,要让地球仪不仅可视,还可以作用于其他感觉器官;不仅有实用意义,还有学习与训练方面的意义。

由此,他想到了听,发挥听觉器官的作用,将电子技术引入其中,让地球仪自己会说话,使呆头呆脑的地球仪生动起来,还可以大大丰富地球仪所能传递的知识量;此外,想到了学生学习的需要,抓住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与合的关系,设计出拆装方式,从而改变了学生填写暗射地图的陈旧练习形式。

经过这样思考,一项富有新意的产品应运而生了。

其次,可以致力于产品功能的升级换代。

升级是功能的升级,换代是功能的换代;由低级到高级,从陈旧到崭新,这是历史规律。

把握规律,才能不断前进。

请看:电视机的革新——功能升级,产品换代电视机的更新换代让人目不暇接。

先是黑白电视,人们就已经觉得很神奇了,千里之外的活生生图像飞入家中,多神气啊。

没过多久,彩色电视机问世了,实情实景,原汁原味,更加家赏心悦目。

这已经很理想了,可人们还不满足,遥控的、丽音的、大屏幕的,又一次次加以改进。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彩电的概念又提了出来,人们希望画面更加清晰,音质更加优美,收视更加便捷。

将来呢,肯定不会停下脚步,肯定还会有新的面貌出现。

电视机的发展就是一个“步步高”的更新换代过程。

它本身体现了一条很好的创新思路——脚踏实地,逐步登顶,直至永远。

产品的升级换代一般并不是对原有产品、原有功能的全盘否定与抛弃,更多的是功能的不断丰富、不断递增、不断叠加。

因此,注目于产品功能并不是一个大难题,只要思考如何让原有产品增加一点有意义的功能,就可以很快取得思维上的突破。

比如,铝锅加上密闭功能就成了高压锅,靠背椅加上升降旋转功能就成了活动椅,剃须刀加上自动装置就成了电动剃须刀……无数事实说明,增加新功能,特别是增加富于现代化意义的新功能,就一定能创造出新的亮点,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再次,可以致力于功能的附加,追求产品多功能。

一产品总有它的一项主要功能。

附加功能的目的通常在于优化固有的主要功能,让使用者更加方便。

比如,厨用剪刀的刀背上一边附加开罐头的功能,一边附加开酒瓶的功能,所附功能虽然与主要功能没有直接联系,但在饮食上是一线相牵的,能使主人得到不少方便。

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附加功能不能损坏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是主,附加功能是辅,本末不能倒置。

试想,剪刀如果因为有了附加功能而不能剪切食物,那就不再是剪刀了。

二是主要功能与附加功能应该是密切相关的,不可相距太远,否则,也不会有多少意义了。

比如,假若我们在剪刀上附加的功能是美容,是写字,那就“牛头不对马嘴”了。

现在,市场上的商品有附加功能的不少,多数都颇受欢迎。

比如,锒头附带螺丝刀——锒头柄内藏有大小不一各种型号的螺丝刀,公文夹内附带计算器,手表附带跳日功能,钢笔附有圆珠笔,台灯附加小时钟……别小瞧这些小创意,它们都方便了消费者,都造福了社会,都是很好的创意。

以新材料取代旧材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大课题。

新材料的研制主要依仗科学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则离不开创造性思维。

请看:两支“名牌钢笔”——谨防假冒伪劣两支“名牌钢笔”的构造、颜色一模一样。

A笔书写流利,B笔走笔虽不那么顺溜,也还算过得去。

吸入墨水时,差异就明显了:A笔笔头不沾染墨水,不弄赃手指;B笔的笔头则沾有墨水,不擦一擦不行。

笔胆都是用透明管制作的,都是活塞式吸水,但也有不同:A笔笔胆内侧不沾墨水,里面存多少墨水,一看即知;B笔笔胆内侧沾墨水,难以察知墨水存量。

原来,A笔是花百元大价从百货大楼购买的,B笔是花10元从地摊购买的。

钢笔十分普及,也非高科技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令钢笔生产企业使出浑身解数,各出各的招数。

过去的钢笔材料上没有什么差别,多数笔尖是铱金的,只有极少数名牌笔的笔尖含有黄金。

仅此而已。

A厂的创造性思维目标落在材料上,实施重要部位的材料革新。

笔头不沾染墨水,免去一项麻烦;笔胆不沾染墨水,提供一项方便。

虽然它仅仅是局部的次要部位的创新,但它独树一帜,别出心裁,既有实际意义,也有吸引力,是个好创意。

可见,适当改变产品所使用的材料,往往就增加了一项新的优点。

因此,关注材料的应用也是创新的重要方面。

第三,注目形声色味。

形态、声音、颜色、气味及肤觉是消费者对商品的第一印象。

要努力给消费者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予良好的感受。

首先,应关注商品的外形。

因为眼睛最为敏锐,最具洞察力。

外形美观,消费者自然会心欢。

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增加了产品的形态美,也就增强了它的生命力。

请看:一个瓶子价值六百万——关注商品的外形罗特是玻璃厂工人,善于设计瓶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