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阳市彰德路城市设计说明书

安阳市彰德路城市设计说明书

安阳市彰德路(南段)城市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规划背景 Planning Background安阳,作为中国的七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浓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京珠高速公路、安林高速公路的开通,安阳市行政区划调整和行政中心东迁,给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同时,2006年安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更给安阳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根据安阳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从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角度确立了安阳的区域定位和空间格局,进一步推动了安阳市的建设与发展。

彰德路(南段)的城市设计就是在这样良好的规划背景下呼之欲出。

第二章项目区位与规划范围Location And Boundary一.宏观区位Macro-Location安阳市地处河南省城市空间体系的北部顶点位置,在河南的北部发展轴线上与核心城市郑州的相对距离最为合适,有利于培养新的增长极。

同时,又地处晋冀鲁豫的四省交汇处,是四省交流的重要平台城市。

二.微观区位Micro-Location彰德路(南段)位于安阳市区的中南部,是联系城市南北区域的主要干道之一。

基地西侧是国家铁路运输大动脉——京广铁路线;基地北部为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保护区;东南方向为安阳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季节性河流——洪水河在文昌大道附近横穿基地范围。

三.规划范围 Boundary本次安阳市彰德路(南段)城市设计的设计范围北起校场路,南至安林高速,同时还包括彰德路两侧纵深方向各进一个街坊的用地。

规划总长度5850米,规划用地面积4.8平方公里。

第三章基地现状分析 Field Survey本次城市设计主要通过现场踏勘的方法对基地现状进行了解,内容涉及用地性质、道路交通、建筑、绿化、城市家具等方面。

通过现场踏勘,掌握与彰德路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彰德路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一.现状用地性质分析 Present Land Use在规划范围内,现状用地性质主要包括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教育科研用地、道路用地、市政设施用地、耕地等。

现状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主要分布在文昌大道以北的用地上。

教育科研用地(安阳大学)位于文昌大道和黄河大道之间。

纺织工业用地位于黄河大道和弦歌大道的之间,彰德路以西的地块上。

其余用地均为村镇用地和耕地。

根据甲方意向,除纺织工业园外,其它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全部置换为居住用地。

同时,可一并考虑与居住功能相配套的其它功能项目。

二.现状建筑分析Present Architecture根据甲方意向,现状居住用地中建筑质量较好、层数在6层以上的住宅可以保留。

即:华府教师小区、世纪花园、恒基花园等为保留的住宅小区。

现状行政办公建筑,如安阳地税局和安阳交通局,全部保留。

安阳大学的部分校舍已经建成。

校园的总体规划亦编制完成。

纺织工业园的部分厂房已经建成。

另外,甲方还提供在规划用地范围内已有详规的方案。

三.现状道路交通分析 Present Road And Transportation彰德路是自安林高速进安阳城的主要通道,它承但着较繁忙的过境交通运输功能。

但随着安阳市外环线的竣工,其过境交通车量将会减少,彰德路将主要承担城市内部客运交通作用。

本次规划范围内校场路——弦歌大道区段现状道路红线宽度为60米,道路断面形式为四板五带式。

弦歌大道以南现状红线宽度为28米,断面形式为一板两带式。

两侧各控制20米的绿化带。

穿过基地范围的规划东西向主干道,自北向南有:文昌大道(红线宽60米)、黄河大道(60米)、弦歌大道(66米)、长江大道(80米)等。

其中,干道网间距平均为800米。

四.现状空间形态分析 Present Street Spatial Form规划范围内的街道空间形态分段描述如下:彰德路北段:沿线布有部分6层的居住建筑和1层店铺。

街道空间开敞。

其中,最高的建筑为安阳地税局的主体办公楼,建筑层数11层。

彰德路中段:沿线布有少量安阳大学的校舍和纺织工业园的厂房建筑。

街道空间开敞。

其中,最高的建筑为安阳交通局的主体办公楼,建筑层数20层。

彰德路南段:沿线几无任何建筑。

街道空间空旷。

而该段位于安阳的南部门户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5.8公里长的路段上,现状彰德路为单一无序的线性空间,没有进行收放与开合的空间处理;沿街建筑形式比较单调,天际轮廓线平直,缺少有节奏的变化,易让人产生疲惫感。

五.现状景观资源分析 Present Landscape Resource周边景观资源分析:规划用地的北部约5公里处为著名的殷墟遗址。

南部约3公里处为安阳高新技术开发区。

从北至南,从殷墟遗址到高新技术,从古老文明到现代生活,无形中一条时间文脉线自然形成。

规划设计可以彰德路为载体,展示安阳古老与现代交织而成的独特魅力。

此外,东部约5公里处为安阳的城市生态绿地走廊;安阳两大河流之一(洪水河)以东西向的走势横穿用地。

基地内部景观资源分析:现状彰德路沿线植物生长情况良好。

两侧的行道树排列整齐,树干高大。

但,植物的种植和布局方式比较单调,未能反映周围建筑的功能关系。

沿街的街坊用地几无开敞的公共绿地。

安阳地税局、交通局布有单位附属绿地,但被围墙遮挡。

洪水河两侧杂草丛生,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极大地污染了水质。

六.现状问题总结 Existing Problem1 。

地段历史和当代生活的联系不够;2 。

街道空间形态缺乏明显特征;3 。

对洪水河的水的认知缺乏;4 。

南部入口亟待高品位的规划与设计第四章. 规划总体构思 Overall Planning Conception一.规划依据 Planning Supporting·《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6);·《安阳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年-2005年);·《安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1989);·安阳市彰德路城市设计招标书·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划及建筑设计法规及规范二.划原则、任务、主题 Principle / Task/ Key Words1.规划原则 Planning Principle·集约高效利用沿线土地,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科学控制开发强度,优化城市空间;·坚持以人为本,构筑和谐社会。

城市设计向提升品位、注重效益和强化生态的方向转变;·挖掘历史资源,延续城市文脉,激发旅游价值。

·整合沿线功能,强化道路空间特性,突出整体性和系统性。

2.规划任务 Planning Task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对安阳市彰德路(南段)的未来发展目标和道路形象进行研究,提出构想,包括整体发展框架、空间意象、交通、绿化、开放空间、公共设施、步行系统等的合理组织,并强化安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都市的形象,以便对下一层次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起指导作用。

3.设计主题Key Words亲水、显绿、读史、知文本次设计以“亲水、显绿、读史、知文”为主题,强化名城的风貌,创造历史和现代的和谐与共鸣,塑造彰德路门户景观的特色。

·亲水:水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生命延续的关键元素,本次设计以规划范围内的洪水河为依托,通过亲水空间的营造,提升彰德路街区的整体品质和环境景观,为市民创造一处集休闲娱乐、优美景观于一体的亲水生活空间。

·显绿:强调绿化结构的完整性,不仅将外部的绿化引入内部,还要求内部绿化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形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区域整体,绿化网络组织了沿街绿化带、居住组团绿地、学校开放空间、工业绿地、安林高速入口绿地等等。

·读史:安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在历史上也曾命名为“彰德”,本次规划的彰德路是通往殷墟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洹水风景景观带的南入口,是安阳市最重要的景观大道和门户形象。

设计从殷墟到安林高速入口的彰德路南段形成了一个以“读史”为主题的从过去到现在的时间轴。

·知文:文化是安阳市的命脉,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这些都是安阳的巨大的文化财富。

用地内的安阳工学院以及规划的科研教育类项目也为本次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通过其辐射使周边区块都处于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当中。

三.规划定位 Planning Orientation彰德路(南段)位于安阳的南入口,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

对彰德路(南段)进行城市设计是优化城市总体空间形态的重要控制举措。

精心设计的彰德路(南段)将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安阳环境品质,扩大安阳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

鉴于彰德路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安阳所拥有的历史人文背景,注定了它不是一条平凡的道路。

其设计的结果必将直接影响到安阳市整体城市空间格局的营建。

规划定位:兼顾生活功能与交通功能的城市门户型景观大道。

第五章整体城市设计Over-All Urban Design一.方案构思及理念 Planning Conception 1.本次设计在城市总规指导下,与彰德路北段城市设计整体考虑,并与该区块周边地区规划相衔接。

以绿色做铺垫,水系为点缀,功能为基点,道路作构架,文化为线索铺叙全区的空间秩序,使之成为安阳市的形象标志与门户大道。

2.运用现代城市设计的方法:通过“物质—形体的分析”创造丰富的城市空间;通过“场所—文脉的分析”挖掘安阳的历史文脉;通过“相关线—域面的分析”,综合空间、形体、交通、社会、行为和心理等变量,创造一个有文化、有生命力、宜居的城市街区。

3.设计在“平面、立面、空间”这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插入了一个“时间”纬度,整条道路的城市设计就是以“文化”为线索展开的,作为通往殷墟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洹水风景景观带的南入口,设计在从殷墟历史文化保护区到安林高速入口区块形成了一条由历史走向现代的时间轴线,这条轴线记载着安阳浓厚的文化沉淀,体现了安阳城市的快速发展,也将见证安阳美好的未来。

二.整体空间意象Integrative Image彰德路是正在成长的城市门户景观干道。

其空间形态应是系统的、连续的、清晰的,是多种空间组成的丰富有序的系统;是绿化开敞空间、城市广场空间、住区公共绿化空间等多种空间的有机组合。

在本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分析各路段人流活动的特点,探究各地段的空间特色,确定各段公共空间的表现形式,表达各段的空间形态主题。

·彰德路南入口强调绿化开敞空间;·长江大道路口节点强调生态休闲居住空间;·黄河大道至弦歌大道强调现代工业与休闲居住的和谐空间;·文昌大道至黄河大道强调高教与研发所融合的知性空间;·文昌大道节点强调住区商业购物空间和滨水休闲空间;三.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1.规划原则Planning Principle·符合甲方提供的各相关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土地的主导功能与复合使用相结合;·充分考虑用地现状与开发的可操作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