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心脏及大血管手术
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麻醉
(一)病理生理
冠状动脉硬化、钙化、纤维化→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 血↓
病变的好发部位 左主干、前降支、对角支、回旋支、
右冠状动脉累及远端动脉、无法手术
严重的冠心病,合并有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可致猝死 (突发室颤、急性血栓形成痉挛,引起缺血加重)
(二)术前估计
第二节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总的要求:麻醉平稳,循环稳定,通气适度,供需氧平衡 麻醉深浅适度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病情、全身情况、精神状态)、预定
的手术范围以及麻醉者的专业水平和条件进行麻醉选择 (1)只要麻醉处理得当,全身麻醉并不比非全身麻醉的危险性 大 (2)如病人情绪稳定,或能达到充分镇静,可以酌情选用非全身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郧阳医学院麻醉学系 朱涛
心血管病人手术的麻醉
心脏病人手术麻醉的危险性大于非心脏病人 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危险性又往 往大于施行心脏手术
第一节
麻醉前评估
一.评估依据:
(一) 心脏功能 1、2级病人耐受好或较好
3级病人耐受差
4级病人极差
(二)危险因素:Goldman
术前有充血性心衰 11分 术前准备后可改善 六个月内发生过心梗 10分 延期手术 室早≥5次/分 7分 术前准备后可改善 非窦性心律或房早 7分 术前准备后可改善 年龄>70岁 5分 急诊手术 4分 主动脉瓣显著狭窄 3分 胸腹腔或主动脉手术 3分 全身情况差 3分 术前准备后可改善 合计 53分 0-5分为1级,6-12分为2级;13――25分为3级(危险较 大);≥26分为4级(危险性极大)
目的:减少心肌氧耗,改善心肌供氧 硝酸甘油类:扩张静脉和冠状动脉,使心室充盈压下 降,舌下含服,软膏,帖膜 ß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心得安,降低心率 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 泮地黄制剂 利尿剂 防止血栓形成及溶解血栓药,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mg/d
(四)麻醉处理
原则:改善心肌氧供与氧耗之间的平衡 – 氧供:冠脉血流、动脉血中的氧含量 – 氧耗:心室壁张力,心率、心肌收缩力
房室结功能不全心动过缓已引起症状、急性心肌梗死
后持续进行性Ⅱ º 房室传导阻滞、Ⅱ º 莫氏Ⅱ型房室传 导阻滞、有症状的不完全性双束支传导阻滞,均可发 展成为更严重的心律紊乱或完全性传导阻滞,也应考 虑安装起搏器 无症状的不完全性双束支传导阻滞,麻醉期间一般不 会发展成完全性传导阻滞(最好作临时起搏的准备)
麻醉前用药: 1.足够镇静药(除心室功能不全者外), 注意避免对呼 吸、循环的抑制 2.根据病人心血管病的特点用药 对冠心病病人按需加适量-受体阻滞药或硝酸酯类药 对法四为防治出现右室流出道急性痉挛----esmolo1或
美托洛尔0.01mg/kg;对心率>80次/分钟而需用抗胆
碱药者,一般用东莨菪碱而不用阿托品
二尖瓣狭窄病人手术危险>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病人危险性更严重---------
冠心病病人手术的危险性取决于: ①有无心绞痛,其严重程度如何 ②是否发生过心肌梗死,有无并发症 ③目前的心功能状况
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不同,左心室功能状态亦有差别,如心肌梗 死程度轻,无并发症,或经溶栓或PTCA治疗,左室功能尚好,
而手术又迫切,可不拘泥于此时间(六个月内发生过心梗)限制。
左心室功能差者,则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均很大
高血压病人手术危险取决于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程度
二、麻醉前准备:
要求:改善心功能和全身情况,合并症治疗,解除焦虑和恐惧
调整心血管治疗用药: – 洋地黄类药物:主张术前24-48小时停用 – 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药:心得安、艾司洛尔、美托 洛尔、异搏通;一般不主张术前停药,必要时可适当调整 剂量。在麻醉处理上则应注意这一因素的存在 – 抗高血压药:术前不停 – 利尿药:术前应停2-3天 注意补充血容量和补钾
二、急性心包填塞手术的麻醉
病因:外伤,心脏或胸腔手术后 特点:发作急,进行性加重,不及时处理可发生泵 衰竭致死 麻醉: – 保持交感神经兴奋的代偿机制,注射阿托品、 防止心率减慢 – 避免心肌抑制药的应用 – 解除填塞后才可适当输液输血,正性肌力药的 应用
三、动脉导管结扎术的麻醉
(一)病理生理: 肺动脉与主动脉间有异常通道,形成左→右分流。 体循环血减少,肺循环血增多,左室容量负荷增加→ 左室肥厚、扩大、衰竭 肺循环血↑→肺动脉压↑ → 右室负荷↑ →右室肥厚、扩 大、衰竭。双向或右向左分流 (二)麻醉处理 轻的:无特殊,控制性降压 危重、年龄大,重度高压,合并有假性动脉瘤,感染 性心内膜炎,用体外循环
2.紫绀型先心病
肺血流减少
法四
体静脉血和肺静脉血在心腔内混合后进入主动脉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单心室、大动脉共干
体静脉血不经肺直接进入主动脉、大动脉转位
(二)麻醉处理
术前用药 – 吗啡1岁以内0.2mg/kg,1岁以上0.1mg/kg,东茛菪 碱0.01mg/kg – 紫绀型先心病注药后需专人护理至手术室,防止缺氧 麻醉诱导 – 非紫绀型小儿,常规诱导,重的禁用硫喷妥钠 – 紫绀型 氯胺酮 肌注5mg/kg作基础麻醉 静脉注 1-2mg/kg 潘库溴铵0.1mg/kg – 麻醉维持 芬太尼 安定 氟哌啶 氯胺酮 氨氟醚 异氟醚 本可松 卡肌宁
(三)常规和特殊检查:
EKG:
频发室早,呈二联或三联形式出现,或为多源性,甚或出现“R on T”现象,易演变成为心室颤动,需加控制,择期手术宜推迟 心房颤动可导致心衰、栓塞和昏厥,术前宜将心室率控制在 80次/分左右,至多不超过100次/分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率<40次/min或停搏期≥0.3s,或系急 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应安装起搏器
1.对于病人的病情应该作详细的评估 2.应认真进行麻醉前准备 对于需用药 物治疗的高血压病人术前均应将血压控制在适 当水平 3.高血压病人易于激动,术前应充分镇静 4.麻醉管理比麻醉选择更为重要 5.注意及时输血、输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则与一般手术麻醉相同 6.继发性高血压如内分泌疾患嗜铬细胞瘤等 所致之高血压,在麻醉方面有其特殊要求
(四)心脏病的病情特征:
先心病
紫绀型先心病危险性>非紫绀型先心病;分流量大并
有肺动脉高压的危险性>分流小无高血压;有右室流出通道严 重阻塞的紫绀型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或三联症, “紫绀性缺
氧危象” 的诱发因素
瓣膜病:其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主要取决于病变的性质、严重
程度、心肌损害的程度、有无心力衰竭以及肺动脉受累的情况
危险因素 – – – – – – – – – – – 年龄大于75岁 女性病人 肥胖病人 术前有不稳定型心绞痛 术前有充血性心衰 EF<0.4 有室壁瘤 左冠主干狭窄>90% PTCA(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失败后急诊手术 再次搭桥术 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肺、瓣膜疾患
(三)术前药物治疗
(二)麻醉处理
改善全身状况(补充蛋白,抽胸腹水……) 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诱导药物,重的可用氯胺 酮,泮库溴铵,吸入低浓度异氟醚.在静脉给药时应注 意这类病人循环时间长的特点,警惕用药过量。麻醉 宜以用麻醉性镇痛药的方法为主,防止心动过缓、低血 压。极重者清醒诱导 注意手术操作影响,防止撑开器加重心脏的充盈,病人 头高位;应警惕过分剥离,可能事与愿违,导致心衰 控制输液量和速度,依据CVP 监测EKG,处理心律失常,血气监测,完全清醒,呼吸 良好时再拔管
第三节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临床上高血压见于两类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essentialhypertension) 又 称 高 血 压 病 (hypertensive disease) 另一类为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又称 症状性高血压(symptomatic hypertension) 后者病因明确,可由肾、内分泌、血管、颅脑等 方面的病变引起,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但也需适当 采用对症治疗。麻醉前应明确病人属于哪种类型 心脏病病人麻醉的基本原则基本上适用于高血压病 人,根据高血压病人的特点应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对心电图的缺血性改变(如S-T段.T波),应结合临床作 出判断和处理。对高度怀疑有缺血性心脏病变而心电 图正常者,考虑作运动耐量试验 超声诊断:心脏各瓣膜,腔室大小 放射学诊断:心脏大小,肺动脉,肺血流 心血管核医学诊断 心导管检查:心内分流
左室射血分数(EF)<0.4,左室舒张末压 (LVEDP)>18mmHg,心指数 (C1)每分钟 <2.2L/m2,或影像检查示多部位心室运动障 碍者,表示左室功能差,约相当于心功能分 级的Ⅲ或Ⅳ级。X线片心胸比值>0.7亦是高 危的征象
监测:EKG、MAP、CVP、CO、RPP 注意的问题:
– 药物选择,不抑制心肌或轻微
– 监测诱导期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 – 防止PaCO2过低,造成冠脉痉挛,要有PE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2监测 – 避免疼痛对循环的影响
第四节 直视心内手术的麻醉
一、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1.充血性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左、右心腔间有缺损或主、肺动脉间有通道的 – ASD、VSD、PDA 肺静脉充血或体循环血流受阻 – 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 – 主动脉缩窄 – 主动脉狭窄 – 二尖瓣狭窄 – 三房心 – 阻塞性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 – 冠状动脉瘘 麻醉应根据左向右分流量的大小,患儿发育状况、肺动脉 高压、有无右心衰决定
心绞痛:稳定、变异,不稳定型及无心绞痛 心功能: – 心功能受损(高枕、下肢水肿,洋地黄) – 左心衰:呼吸困难,卧位心绞痛,突发夜间呼吸困难 – 心梗史,慢性心衰 – 心脏明显扩大 心电图及运动试验 X线:胸部X拍片:心脏扩大 左室功能 EF<0.4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部位、程度、远端血管 周围血管疾病:颈动脉、腹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