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题: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题: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2021年高考历史复习题: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选择题1.(2016·北京文综·20)有经济史学家估算,16~18世纪,荷兰与英国人均GDP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时代的其他国家。

这一时期荷、英经济的高增长均得益于()①资本市场的发展②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④海外殖民掠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考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荷兰与英国均较早地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市场无论内外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高增长。

故①正确;荷兰是商业立国,英国要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的19世纪中期才确立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故②错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起来,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③错误;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荷兰、英国都加入了海外殖民掠夺的行列,大量的殖民财富涌入国内,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故④正确,选择D项。

【答案】D2015年题组1.(2015·福建文综·21)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C.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D.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考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解析】结合时间“17世纪上半叶”可知,当时荷兰称霸,控制世界航运业,成为“海上马车夫”,故A项正确;英国打败法国是在18世纪“七年战争”,故B项错误;17世纪上半叶当时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是在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5·天津文综·4)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

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考点】英国的殖民扩张【解析】中国茶叶产量的大增并不是引起英国茶叶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寻找主要原因应该从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角度考虑,故A项错误;英国颁布《航海条例》主要涉及到英国和荷兰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由于世界贸易的较大发展,物品流通在世界范围内更加方便,最终导致物价下跌,故C项正确;1750年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D项错误。

【答案】C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考点】英国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茶叶的普及属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体现不出等级观念淡化这一结论,故A项错误;中英两国文化差异较大,对东方生活方式向往不会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遍认识,不是对材料中茶叶逐渐普及现象的合理解释,故B项错误;随着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日益拉大,故C项错误;由于英国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加大了对东方的贸易,使茶叶大量流入英国,导致茶叶价格下降,成为普通民众也可消费的产品,故出现材料变化,故D项正确。

【答案】D4.(2015·广东文综·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由此可知()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加强了“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也给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加剧了美洲殖民地和欧洲的差距,因而“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故A项正确;“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欧洲,故B项错误;黄金和白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不是阻碍,故C项错误;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西班牙王室支持的哥伦布船队,该议会讨论的应该是西班牙人登录美洲的意义,故D项错误。

【答案】A5.(2015·海南单科·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解析】本题考查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量屠杀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特别是混血人的出现,反映的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项正确;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B2014年题组(备注:无)2013年题组1.(2013·福建文综·22)图7,8,9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

其突出反映了()图7 图8 图9 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解析】本题是一题漫画型最佳选择题,漫画内容是运到纽约的商品都要以英国为中转站,且要用英国船只运输。

而荷兰是“海上马车夫”,世界航运业发达,所以,以英国为中转站且用英国船只运输,损害了荷兰利益,故选B。

【答案】B二、非选择题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考点】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对比。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研读材料,从14—15世纪、16世纪、17世纪的相关历史信息中提取信息并提炼出论题,如14—15世纪中西方经济比较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论证。

【答案】论题:新航路开辟对明代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鼓励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一条鞭法改革,推行货币地租,征收统一的银两;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殖;欧洲传教士东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把中国文化带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欧洲殖民者东来,占据我国澳门、台湾等地,威胁着封建统治,损害了我国的国家主权。

总之,新航路开辟既给中国带来了积极影响,又给中国带来殖民侵略的威胁。

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

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

”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

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

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10分)【考点】(1)西方国家早期的殖民扩张之荷兰侵占中国台湾。

(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之郑成功收复台湾等。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明朝国内统治状况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等信息概括。

第(2)问,可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加强两岸联系、增强民族认同等方面分析。

【答案】(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

3.(2015·安徽文综·37)(节选)(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

表2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表2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材料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决定的。

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

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材料三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损害自身,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的“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两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8分)(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及其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