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跳槽的分析
关于跳槽,本来就是职业生涯中一件非常正常和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会发觉自己越跳越差。
那么什么时候该跳,该如何跳呢?作为一枚混迹在猎头圈多年的猎头,总结了这样几点,希望对你有用,当然每个人的环境各不相同,这里只谈普遍性,不包含个性哦。
1.跳槽的关键点:保证行业的延续
雇主委托猎头进行的人才招聘工作,工作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一条标准。
而且工作经验并非工作时间,所以切记一点,跳槽也要保证工作经验的延续,这样会让你在后续的职业生涯中更有竞争力,更具价值。
现实中有些人跳槽没有方向性,今天在机械制造业做觉得环境不好,然后跳槽到快消行业,做了不久又觉得产品不够高端,又进入IT行业,等等。
总之,这样的跳槽法,最后肯定是一事无成,原地踏步。
真正的跳槽不需要广博,而需要专一。
如果一个人在三个行业里各做一年,再找工作,前两个行业的公司会觉得这个人已经有一两年没涉足这个行业了,不要。
而第三个行业的公司觉得这个人其实也只有一年经验而且之前的经历完全不相关联。
所以这样的跳槽不仅无法使自己得到飞速发展,薪资提升的幅度也很慢。
因此,跳槽的关键就是不断积累“相关经验”。
2.关于职业规划的制定
既然延续性很重要,那么就必须先说说定位,既自己的职业规划。
很多工作多年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身处什么行业,当问起他们为何会从事这个行业或这样的工作时,很多人都会说,因为第一份工作做了这个,以后就往这个方向发展了。
的确,应届生的第一份工作可能是比较随机的。
比如进入服装工作做销售,三年后跳槽,肯定首选的行业还是这个行业(除了厌恶这个行业而跳槽的人),因为自己有“相关经验”。
我们常说,先就业后择业就是这个道理,第一份工作后的第一次跳槽,往往是我们纠正自己职业路径的最好机会,如果做了两份、三份工作后突然发觉自己走错了,那么再选择就很难了,或者就是陷入了我上面谈到的那个问题。
所以如果是不喜欢一份工作或一个行业而跳槽,就一定要考虑好今后的方向,不要出现第二次、第三次的纠错。
3.关于跳槽的周期
其实这是一个说法不一的问题。
说是如果一个应届生能在第一份工作做满三年,再跳槽将拥
有一份很漂亮的简历。
其实后来我想了想,如果第一份工作自己喜欢或者不讨厌,也许应该这样。
但如果发觉真的不适合这个行业或非常厌恶这份工作,是否有必要硬撑个一年(就不用说三年,撑一年就不容易了)。
其实我觉得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或多或少是因为公司不正规。
比如公司不交保险,胡乱加班,办公室氛围很差等,确实可以赶紧离开,并且是宜早不宜迟。
但是,接下来,就要像上面说的,有一个职业规划,避免再次进入这样的公司。
如果第一份工作做短了,可以解释公司不正规,如果每份工作都很短,所有公司都会觉得是你个人的问题。
4.有些时候你不该跳槽
正确的跳槽并不是觉得公司不好,而是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
所以不要单纯因为不满而跳槽。
有时候我们看看自己的公司都是不好的,看看别家都是很好的。
其实每个企业都多少有点问题。
只要他没有很明显地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通俗地说该给的给,该有的有就可以了。
有些人说公司竟然不让上网不让上QQ,元宵节竟然不放假等等。
其实工作嘛本来就不应该有娱乐,不要说不让上网,很多大公司甚至在每个员工的电脑里装了截屏和监视程序。
至于元宵节本来就不是国定假,有些外企里的外国人管理者甚至对春节放假还很不理解。
所以很多问题其实是企业的共性,有些人往往跳槽了才发现新公司也有类似的问题,甚至有些还不如原公司呢。
所以仅仅因为一些小茅小盾跳槽是很不值得的,这其实是一种逃避。
永远不要单纯为了薪水而跳槽。
工作是为了钱不假,但我们看到眼前利益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将来。
所以选择一份工作,比较两份工作,除了钱,还要看很多因素,比如企业实力、晋升机会、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氛围等。
总之,有发展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意味着你未来的薪酬。
5.有些时候你应该跳槽
首先,真正缺少发展空间时可以跳槽。
所谓真正,是相对于很多人的误判。
有些人仅仅因为自己学历低就觉得将来肯定不会晋升自己,从而匆忙跳槽。
其实任何一个正规公司都不会轻易放弃一名老员工的。
即使内部无法提升,内部转职是现代企业很常用的做法。
这里说的缺少空间是指自己的能力明显超过工作所需,自己个人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企业发展速度。
那么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自己的能力无法得以完全发挥,各方面待遇也难以提升。
这种情况下,跳槽也许是一种好的选择。
最成功的跳槽就是在成功的时候跳槽。
当你发展成一名高管,一名职业经理人,被猎头定向挖的时候,那就能让自己的能力和待遇获得大幅度提升了。
相当年本人从某外资的猎头公司跳到现在的敏睿公司,主要就是看中了敏睿平台的开放性和发展性,正式这次的跳槽让我能力在这段时间迅速发展,现在想来这一步还算明智。
总之,当你分析完自己的情况觉得必须跳槽的时候,就要当机立断。
无论是骑驴找马还是先辞后找,都需要在权衡利弊得失后迅速做出决断。
其实两者都有好处和坏处,相信大家都知道,这里就不多说了。
而整天的郁闷并不能解决问题,行动起来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