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概述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概 述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第三节 行为科学理论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
第一节 早期的管理思想
管理活动已经存在几千年了,如:埃及的 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和中国的长城 等。管理活动的出现促使了人们对来自这 种活动的经验加以总结,从而形成了一些 朴素、零散的管理思想。不过,我们这里 所讲的早期的管理思想是指工厂制度时期 的管理思想。 这阶段的主要的经济学家和 工厂的管理人员有亚当.斯密、瓦特与包尔 顿、罗伯特.欧文、查理.巴贝奇等。
局限性:他的管理原则缺乏弹性,以至于有 时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此外,法 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也忽视了人性的研究, 仍然把人看作是经济人和机械人。
三、韦伯与行政组织理论
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权威
传统权威: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威: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威(或理性–法律权威):法律
或制度规定的权力
(1)人的基本需要有五大类: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爱或归属的需要) 尊重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 自我实现需要
低级需要 高级需要
(2)这五种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并依次提高。 (3)优势需要决定人的行为。未满足的需要具有激励作用;
需要一旦满足,就不再具有激励力量。
生理需要:是指人类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 要。它包括对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满足。
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工作中的 自主权;决策权
职称、头衔;宽大的办公室; 当众受到称赞
上级对下级的关怀;友善的同 事;联谊小组与活动
工作与就业保障;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足够的薪酬;适度的工作时间 与舒适的工作环境;低息住房 贷款
2)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Frederick Herzberg: Tow-Factor Theory (Motivation-hygiene Theory)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比较系统地建立是在19世纪末和 20世纪初。这个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三个 :泰罗、法约尔、韦伯。他们所形成的管 理理论分别称为“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 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
一、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三)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法定权威是行政组织的基础
简评
第三节 行为管理理论
霍桑试验的发现:
照明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微不足道 生产小组的行为规范:
不要干得太多否则就是“害人精” 不要干得太少否则就是“懒惰鬼” 不要告诉监工同伴的事否则就是“告密者” 不要试图对别人保持距离或多管闲事 不要过分喧哗、自以为是或热心领导 原因:一怕定额提高,二怕失业,三要保护同 伴
(三)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的评价
贡献:虽然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与泰罗的管 理思想都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但法约尔 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后人根据 他建立的构架,建立了管理学并把它引入了 课堂。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经过多年的 研究和实践证明,总的来说仍然是正确的, 这些原则过去曾经给实际管理人员巨大的帮 助,现在仍然为许多人所推崇。
自我实现需要:是指人要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最 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并获得成就的需要。它通常表
五种需要的递进关系 马斯洛认为,对一般人来说,支配
人们行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当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 产生高一级的需要,它们形成一个阶梯 形。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安全需要;对未来的安全的需 要
社交需要:是指有关感情和归属方面的需要。它包 括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希望得到他人的友爱、安慰 和支持。希望与同事之间保持忠诚和友谊,希望得到 信任等。
尊重需要:是指有关自尊和受别人尊重方面的需要 。
自尊是指在自己取得成功时有一股自豪感。 受别人尊重需要是指当自己作出贡献时能得到他们 的承认。
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技术
商业
企业 管理
财务
核算
安全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4.揭示管理的一般性
他首先认为管理理论与管理职能具有普遍 性,可以用于各个组织中,管理理论不但可用 于工商企业,还可用于政府、教会、慈善团体 和军队。其次 ,他认为人的管理能力也象技 术能力一样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首先在学校 里,然后在车间里获得。为此,他认为学校里 应设置这门课程并在社会各个领域宣传、普及 和传授管理知识。
亚当斯密( ADAM SMITH) 1776年发表《国富论》:核心 - 市场与分工
“如果一名工人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恐 怕工作一天也难以制造出一枚针来。如 果希望他每天制造20枚针那就更不可能 了。如果把制针程序分为若干项目,每 一项就都变成一门特殊的工作了。一个 人担任抽线工作,另一个人专门拉直, 第三个人负责剪断,第四个人进行磨尖 ,第五个人在另一头上打孔并磨角。这 样一来,10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0 枚针,生产效率提高的幅度是相当惊人 的。但是,如果每个工人独立完成所有 的制针工作,这10个工人最快也不过每 天制作200枚针。 ”
领导行为研究所得的理论:鲍莫尔的领导者特 质理论、吉赛利的领导者特质理论、坦南鲍姆 和施米特的“连续统一体理论” 、弗莱西曼的 四分图理论、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论、菲 德勒权变理论及赫塞—布兰查德的生命周期理 论等等。
个体行为理论( 激励理论)
1)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Abraham Maslow: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由霍桑试验,创建了“人际关系学说(Human Relations)”。
个体行为研究所得的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理论、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V.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及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莫 尔斯和洛希的“超Y”理论等等。
群体行为研究所得的理论:卢因的“团体力学 理论”,布雷福德的“敏感性试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