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户内SN10-10少油断路器检修规程正文

户内SN10-10少油断路器检修规程正文


4.3.1.5 办理工作票手续,作好现场安全措施。
4.3.2 停电后的外部检查、测试及其它事项
4.3.2.1 根据存在问题,检查有关部位测定必要的数据。
4.3.2.2 检查各部密封情况,查看渗漏油部位,作好记录。
2
4.3.2.3 检查断路器外观,如接线端子、绝缘筒、柜架、接地线等。 4.3.2.4 进行手动及电动分、合闸操作,检查各传动部件的动作是否正常。
8
4.2.3.2 根据需要确定的临时性检修项目。
4.3 检修的准备工作
4.3.1 检修前准备工作
4.3.1.1 根据运行和试验中所发现问题,明确缺陷和检修内容、重点项目及技术措施等。
4.3.1.2 准备所需工具、材料、配件等。
4.3.1.3 讨论落实任务,作好人力、进度安排。
4.3.1.4 准备好施工用交、直流电源、检修记录等。
Q/SJS-105-04-2014
5 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5.1 断路器的分解检修 5.1.1 断路器的分解:拧下底部放油螺栓,将没班出拆扑上、下接线端子引线,用内六角板手拧下、 下帽装配与上接线座间的四只内六角螺栓,取下上帽装配,静触座装配及绝缘套筒,旋下上压环,取出 灭弧室装配,用专用工具拧下下压环上的四只内角螺栓,取下绝缘筒装配及下接线座装配,拆开绝缘拉 杆与基座外拐臂的连接,提起导电杆,并卸下与基座内部连板连接的连接销,抽出导电杆装配,必要时 拧下固定基座装配的螺栓,将基座装配从支持绝缘子上取下,一般可不拆卸。 5.1.2 上帽装配检修:取下排气孔盖取下油气分离器拧下回油阀,如回油阀密封不严,可用小锤轻敲 一下,使其有可靠的密封线,质量标准:各排气孔道畅通,回油阀动作灵活,钢珠密封可靠,两边相上 盖的定向排气孔与中间相定向排气孔间的夹角为 45 度。 5.1.3 静触座装配检修: 分解静触座并清洗、检查,触指如有轻微烧伤可用细锉 O#砂布修整,烧伤严重时更换,检查触头架与触 座的接触面及触座与触指的接触面有无烧伤痕迹。若轻微烧伤可用 O#砂布打磨处理;检验逆止阀密封情 况,检查弹簧片有无变形和损坏等,质量标准:触指导电接触面应光滑平整,触头架与触座间接触应紧 密,触座与触指接触应紧密,不应有烧伤痕迹,弹簧片弯曲度不超过 0.2mm,在装复时 SN10-10IⅠⅡ断 路器弧触指必须装在隔栅压有特殊标志处,如隔栅上无特殊标志,则必须将弧触指装于对准横吹弧道的 方向。 5.1.4 灭弧室装配检修:用合格绝缘油清洗灭弧片等,如有烧伤用 O#砂布轻轻擦拭弧痕,严重时更换, 质量标准:灭弧片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裂纹及损坏,灭弧片孔径合格,绝缘件无烧伤损坏。 5.1.5 绝缘筒装配检修:分解并清洗绝缘筒各部件,检查下压环与绝缘筒连接用弹簧有无变形,质量 标准上接线座不应有砂眼、裂纹及渗油等现象,下压环应完整无损,弹簧应无压扁变形。 5.1.6 下接线座装配检修:分解并用合格绝缘油清洗下接线座各部件,检查导电条与下接线座接触是 否紧密,是否有烧伤痕迹,检查滚动触头轴杆两端铆固情况及滚轮动作情况。质量标准:滚动触头的滚 轮转动应灵活,轴杆不应弯曲,两端应铆固,各部件齐全。 5.1.7 导电杆装配检修:在动触头卸下时,应检查导电杆的螺纹及内部弹簧是否变形,检查导电杆与 缓冲器的铆接是否牢固,缓冲器下端口有无严重撞击痕迹。如有严重撞击痕迹,应查出原因予以消除, 质量标准:紫铜部分不应有烧伤,连接紧密牢固,弹簧应无断裂及严重锈蚀。 5.1.8 基座装配检修:拧下正面突起部位的特殊螺栓,用专用工具打下转轴上的弹性销,慢慢旋出转 轴,然后取出基座的内拐臂、连板等,用专用工具拧开转轴密封的螺纹套,取出铜垫圈及骨架密封圈,
4
附表 1 SN10-10 少油断路器技术数据
Q/SJS-105-04-2014
序号
名称
单位 SN10-10Ⅰ
数 SN10-10Ⅱ
据 SN10-10Ⅲ
1 额定电压
kV
10
2 额定电流
A
630 1000 1000
30 250 2000
00
3 最高电压
kV
11.5
4 额定频率
Hz
50
5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kA
60
mm
1.0~1.5
mm
5~10
mm
31 0 -1
mm
25 0 -1
mm
0.5~1
要同时满足最低 分闸电压的要求
mm
>2
主触点接通后再断开
6
附表 3 CD10 电磁操动机构主要调试数据
Q/SJS-105-04-2014
附表 4 SN10-10 少油断路器技术数据
7
Q/SJS-105-04-2014
附表 2 CD10 电磁操动机构主要调试数据
序号


断路器分闸状态下主 1
轴拐臂与垂线间夹角
机构处于合闸状态时水平 2
连杆拐臂与垂线间夹角
3
合闸过冲间隙
4
合闸铁芯空程
5
分闸铁芯行程
6
分闸铁芯空程
分闸连板中间轴中心线 7
低于“死点”的距离
合闸回路 合闸后断开距离 8
辅助触点 合 闸 时
单位


41
备注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 传动部分轴销检查,加油及螺栓紧固。
4.2.2.4 绝缘子及绝缘筒外壳清扫、检查,接线端子螺栓紧固。
4.2.2.5 根据存在缺陷进行针对性处理。
4.2.2.6 传动检查和操作试验。
4.2.2.7 测定最低分闸电压。
4.2.3 临时性检修项目
4.2.3.1 根据开断路器次数及开断正常负荷的次数,检查动静触头并换油。
SN10-10 断路器允许短路开断次数
断路器型号
短路容量与断路器额定开断容量之比值
1
Q/SJS-105-04-2014
0.8~1.0
0.5~0.8
0.5 及以上
SN10-10ⅠⅡ
6
12
SN10-10Ⅲ
3
6
9
4.1.3.2 开断正常负荷达 200-300 次时,应进行临时性检修。
4.1.3.3 当存在严重缺陷,影响断路器继续安全运行时,应进行临时性检修。
3
Q/SJS-105-04-2014
卸下油缓冲器活塞杆,清洗各部件,检查轴销、开口销是否齐全完整,内拐臂、连板是否有变形,铆钉 是否牢固,橡胶制动块是否完整,更换骨架密封圈时应将内唇翻过来仔细检查有无破损,质量标准:转 轴与外摇臂上的销轴不平行度≤0.3mm,骨架密封圈不应损坏。 5.2 框架装配检修 5.2.1 主轴和轴承加注润滑油,如轴向窜动过大时,可用垫圈调节,检查主轴与垂直连杆拐臂的连接 是否良好;检查绝缘拉杆表面有无放电痕迹,漆膜有脱落时应重涂 1032 绝缘清漆。 质量标准:拐臂不应松动,8×60 弹性销(或 8×70 圆锥销),不应有退出现象,不许用止钉或螺栓代 替弹性销及圆锥销。 5.2.2 框架及分闸限位器检修:检查框架各组件的焊接是否牢固,安装是否正确完好,如焊口有开裂 或假焊应进行补焊,框架安装不正应重新调整找正,检查分闸限位器及支架是否完好,装配是否正确。 质量标准:分闸限位器支架不应变形,橡胶板与钢垫片用隔片交替相间安装。 5.2.3 分闸弹簧及合闸缓冲弹簧检查:分闸弹簧及合闸缓冲弹簧应无严重锈蚀及永久性变形、损坏等。 5.2.4 传动连杆检修:检查垂直连杆上下接头焊吸螺纹是否完好,焊口不良时进行补焊,螺纹损坏的 应更换。 检查水平连杆与拐臂的连接是否牢固,拐臂有无裂纹及损坏,检查各轴孔、轴销、轴承等有无严重磨损 现象,质量标准:连杆及接头无弯曲变形,两端紧固螺栓帽应齐全,螺纹不应乱扣;水平连杆不应弯曲, 拐臂与水平连杆的连接必须用圆锥销不许用止钉或螺栓代替,且连接必须牢固,圆锥销不应有退出现象, 拐臂应无裂纹、损坏,轴孔、轴承、轴销无严重磨损。轴孔及轴承与销、轴的配合间隙不应超过 0.3mm。 5.2.5 电磁操动机构的检修: 5.2.5.1 连板系统检修:用汽油清洗各零件、检查拆下的各轴销、连板、支架、滚轮、拐臂、扭簧等 有无弯曲、变形、磨损等,将机构置于合闸位置后,检查滚轮轴在支架上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支架两 脚是否在同一平面上。如两脚不平时,可锉磨支架和机座的接触面或加点焊调平。质量标准:各零件应 无变形损坏,焊缝无裂纹,双连板铆钉不应松动,轴销与轴孔配合间隙不应大于 0.3mm,各轴销窜动量 不应大于 1mm,滚轮轴扣入深度应在支架中心±4mm 范围内,支架两侧上端应同时接触滚轮轴,两脚应 同时接触机座。 5.2.5.2 调整与试验:如果 H 尺寸不合格,可调整绝缘拉杆及副筒连杆的长度,使 H 尺寸达到上限值。 将断路器进行手动慢分、测量导电杆行程,必要时增减限位器垫片数量进行调整,使之达到下限值,并 有一定的高度。将各相基座注满合格绝缘油,进行电动分、合闸操作,复测动触杆行程及 H 尺寸,不合 格时再次进行调整,质量标准参见 SN10-10I“少油”断路器主要调试数据。主要试验项目有:每相导 电回路电阻,断路器分、合闸时间,合闸接触器的最低动作电压、最低分闸电压,断路器分、合闸速度, 质量标准参考“SN10-10I 少油断路器主要调试数据”。
年应进行一次 A(B)级检修,已按 A(B)级检修项目进行临时性检修的断路器的 A(B)级检修周期,可从该
次临时性检修日期起计算。
4.1.2 C(D)级检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C(D)级检修。断路器 A(B)级检修后未超过半年者,可进行 C(D)
级检修。
4.1.3 临时性检修。
4.1.3.1 开断路器的次数达到下表规定时,应进行临时性检修。
0.65Ue

12 分闸时间
s
Ue
≤0.1 ≤0.06
≤0.1(主筒) ≤0.07(主筒)
1.2 Ue
≤0.06
≤0.07(主筒)
13 操 作 顺 序
分 -180s – 合 分 – 分-0.5s–合分–180s–合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