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
由时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区分两国各自的战略意图,让学生理解两国不同的实力。
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分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选择典型内容侧重分析美苏在其中的态势及地位
结合中国历史讲解知识内容,中外关联。
概括提升,体现用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的理念。
注重情感价值观教育。
贵州省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学员跟岗学习
听课记录表
经济政策的制定可以借鉴其它国家经济发展的手
概念阐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扼要介绍近代以来经济危机的情况,厘清近代经济危机的线索。
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由教师阐释,避免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误读,同时提醒学生作笔记。
结合地图引导学生分析,效果良好。
通过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依托教材,但不依赖教材。
军事近代化:三支水师的创建。
德国首相对中国和日本学习西方评价的不同:“归而行之”“购而用之”
提问:结合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分析西方这一评价是否中肯客观?
(通过抽检,检查学生对洋务运动史实的掌握情况。)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
其他因素:
(注意帮助学生正确分析不同因素对历史事物的作用)
4、评价:
未能看到胡佛政策中对经济的干预。
贵州省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学员跟岗学习
听课记录表
第三期学员:汪恩伟
学校
师大附中
班级
高三
学科
历史
执教者
邓华
听课时间
2015年5月22日星期五
教学内容
试卷讲评
教学过程
随堂思考意见
教学内容:试卷评讲
一、整体分析
总体状况良好,反映同学学习努力,但仍有需改进之处。
(1)客观题的失分较多;
2、经济危机的影响:
对美国:
对资本主义世界:
对广大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
师:(过渡)“上帝关上了一道门,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引出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
三、应对经济危机
师:胡佛政府奉行自由放任危机恶化
历史反思:从繁荣到危机,应当吸取哪些教训?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教师概括小结)
国家在制定经济制度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活动:学生通过视频加深了对经济危机的了解。
二、席卷资本主义世界(除苏联外)的经济危机
师:为何会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学生:自主学习,归纳。
师: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后,各国经济联系密切,一国经济的变化会迅速波及全世界。
2、美国是当时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其经济对其他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经济危机的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30、西方人文主义:
31、工业革命的影响:
32、西方代议制民主制:
33、斯大林模式:
34、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35、当今世界格局
既激发学生自信,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方向。
突出思维过程
抓住核心知识
针对学生考试中所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
多角度分析
贵州省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学员跟岗学习
用时事引入课题,新颖。
引言部分内容欠深入分析
注意将前沿史学的一些成果适时运用到教学中。如货币理论。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
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利用新史观引领教学。
对于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并未关注,更未对其进行处理。这是本节内容的重难点之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一定的方法、花费一定的时间予以解决。
布雷顿森林体系:(背景:核心:主要机构和职能:评价)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出示材料,一为马克思、二为清官员上报朝廷的奏折)引导学生分析:近代中国经济变动的原因?
1、原因:
2、表现:耕织、纺织分离;(家庭手工业衰败,与农业分离)
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3、影响:
积极:孕育新的经济因素;
冲击封建制度;
国民观念的转变。
消极:被卷入世界市场(附庸);
第三期学员:汪恩伟
学校
师大附中
班级
高三
学科
历史
执教者
邓华
听课时间
2015年5月22日星期五
教学内容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一、知识梳理:
1、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世界(1945——70年代初)
政治:
雅塔尔体系的形成;冷战;以美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
经济: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马歇尔计划;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合建国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抗美援朝对新中国的积极影响与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3、对时鲜:加剧朝、韩对立,使统一进程更加困难。
小结并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习热情。
有相应的史实材料作印证,稍显单薄。
详略得当。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一、追随理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面临的问题:
政治:
经济:
(这一形势可概括为:内忧外患。)
提问:如何来解决?
目的:
(提示生阅读教材关于余粮收集制的内容,分析该政策实施的目的。)
2、内容(PPT出示):
3、作用:
二、回到现实——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内容:(PPT出示)(让学生分析其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并提问)
度,分析他们各自对新航路会有何看法?
各小组汇报(略)
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人类文明交流之路:
资本主义发展之路:
殖民扩张之路:
思想震憾之路: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并适当进行补充、纠正。)
(引导学生分析为何会有上述结论?)
小结:(背景、过程、影响)
课堂练习:(巩固)
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历史问题;
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重以史为鉴,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贵州省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学员跟岗学习
听课记录表
第三期学员:汪恩伟
学校
师大附中
班级
高一
学科
历史
执教者
汪世勇
听课时间
2015年5月20日星期三
教学内容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过程
随堂思考意见
回顾鸦片战争,引出课题:
听课记录表
第三期学员:汪恩伟
学校
师大附中
班级
高一
学科
历史
执教者
刘娟
听课时间
2015年5月20日星期三
教学内容
新航路的开辟
教学过程
随堂思考意见
由“一路一带”引出课题
新航路的开辟
(引言部分的解读:由于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加入引言部分解读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的重要方式。)
一、新航路开辟
学生阅读教材并自主完成表格(结合地图)
听课记录表
第三期学员:汪恩伟
学校
师大附中
班级
高二
学科
历史
执教者
李其胜
听课时间
2015年5月22日星期五
教学内容
美苏争霸
教学过程
随堂思考意见
【导入新课】
由当今世界局势引入:
美苏争霸
一、美苏对峙:(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
1、战略意图美国:
苏联: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争霸的原因和条件:实力超群,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2、70——90年代初的资本主义
政治:
多极化趋势的增强。
经济:
石油危机;“滞胀”;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3、9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
政治:
冷战结束;一超多强的格局;多极化。
经济:
全球化和区域化;新经济。
二、重难点阐释:
1、冷战:
原因:表现:评价:
2、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和过程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
贵州省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学员跟岗学习
听课记录表
第三期学员:汪恩伟
学校
师大附中
班级
高一
学科
历史
执教者
聂鹏
听课时间
2015年5月20日星期三
教学内容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教学过程
随堂思考意见
导入:(由一战后的世界局势引入课题)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解题:探索、实验
(PPT出示)两次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引出问题:两次起义,地点相同、主体相同,但原因有很大差异?
贵州省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学员跟岗学习
听课记录表
第三期学员:汪恩伟
学校
师大附中
班级
高二
学科
历史
执教者
李健
听课时间
2015年5月21日星期四
教学内容
朝鲜战争
教学过程
随堂思考意见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朝鲜战争的背景
讲解新课
二、中国出兵:
1、犹豫:
两种意见:
出兵的理由:(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一为保卫边境安全及东北重工业基地;二是出于道义;三是巩固中苏同盟关系的需要。)
注意从不同角度探究历史问题。
体现中外历史的关联性。
某些提法欠妥,如“收复台湾”,改为解决台湾问题更恰当。
课程结构完整。
贵州省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学员跟岗学习
听课记录表
第三期学员:汪恩伟
学校
师大附中
班级
学科
历史
执教者
蒙兰
听课时间
2015年5月21日星期四
教学内容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教学过程
随堂思考意见
材料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