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中考精选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简单机械中考精选试题含答案

简单机械1.如图所示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省力的是(D)A.用羊角锤起钉子 B.用撬棒撬物体C.用起子起瓶盖 D.用钓鱼竿钓鱼2.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最小为(g取10 N/kg)(D)A.15 N B.6 N C.3 N D.1.5 N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分别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m2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不计杠杆重力,则m1、m2的关系为(B)A.m1>m2 B.m1<m2C.m1=m2 D.无法判断4.用如图所示的几种简单机械提起相同重物G,机械自重不可忽略,不考虑摩擦,则最小的力是(B)A.F1 B.F2 C.F3 D.F45.如图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它相当于一个省力(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若旅行箱内装满物体且质量分布均匀,其总重为210 N,轻质拉杆拉出的长度是箱体长度的二分之一,要使旅行箱和拉杆构成的杠杆水平平衡,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70N.6.如图所示,某人在A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解:7.请画出门手柄受到的压力F的力臂.解:8.小明同学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螺母向左(填“左”或“右”)调.(2)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4个钩码.(3)下表是该组某同学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实验F1(N)l1(cm)F2(N)l2(cm)次数125△10231021532303☆(4)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F1l1=F2l2.机械效率1.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 J的有用功,100 J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A)A.75%B.66.7%C.33.3%D.25%2.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B.拉力F1做的功是额外功C.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00%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一个重为30 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0.6 m,拉力为12 N,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滑轮组机械效率是83.3%B.承重绳子段数是2C.动滑轮重是18 ND.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是0.2 m4.质量为0.5 kg的塑料桶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0 kg,小明将其从地面匀速搬到高度为1 m的桌面上,在竖直向上搬水的过程中所做的总功是100J,有用功是95J,机械效率是95%.(g=10 N/kg)5.有一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把500 N的重物提升了2 m,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那么这位同学做的有用功是1__000J,总功是1____250J.第5题图第6题图6.组合机械的斜面长4 m,高2 m,将重为100 N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需用的拉力为40 N,需要的时间是5 s.那么,将物体从底部拉到顶部所做的有用功是200J,拉力做的总功的功率是64W.7.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12钩码重G/N44钩码上升高度h/m0.10.1绳端拉力F/N 1.8 1.6绳端移动的距离s/m 0.3 0.4 机械效率η74.1%(1)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使用的是乙(填“甲”或“乙”)图所示的装置.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第2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应为η=62.5%.(3)通过对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或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填“越高”“不变”或“越低”).8.如图所示,某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720 N 的物体的过程中,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103 Pa ,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他双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4×10-2 m2,求:(1)他对绳子的拉力; (2)此人所受的重力.解:(1)由图知,n =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 =2h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用W 总=Gh Fs =Gh F·2h =G2F则拉力F =G 2η=720 N2×75%=480 N(2)由p =错误!变形得人对地面的压力: F 压=pS =5×103 Pa×4×10-2 m2=200 N 而人对地面的压力:F 压=G 人-F所以人的重力:G 人=F 压+F =200 N +480 N =680 N简单机械 杠杆和滑轮1.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应用费力杠杆的是(B)A.用钢丝钳剪钢丝 B.用船桨划龙舟C.用独轮车运砖头 D.用指甲剪剪指甲2.如图所示,启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B)A.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B.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C.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D.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第2题图第3题图3.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A)A.尽量让树枝靠近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远离O点B.尽量让树枝远离O点,手握剪刀的位置靠近O点C.树枝和手离O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费力D.树枝和手离O点的距离无论远近,修剪树枝时都省力4.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杠杆两端的钩码上分别加挂一个完全相同的钩码,则(B)A.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左端上升B.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右端上升C.杠杆仍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第4题图第5题图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轮组的特点,他将重为5 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1 m,每个滑轮重均为1 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有关绳端移动距离s、绳端拉力F、悬挂定滑轮处拉力F′的大小正确的是(C)A.s=3 m,F=2 N,F′=7 NB.s=3 m,F=1.7 N,F′=5 NC.s=2 m,F=3 N,F′=10 ND.s=2 m,F=2.5 N,F′=7.5 N6.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乙,若滑轮的自重和摩擦不计,当分别用F1、F2匀速提起同一物体时,则F1、F2的大小关系是:F1大于F2.第6题图第7题图7.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经过10 s,重物被提升了3 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6m/s.8.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动力方向(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如图所示,某人在A处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解:10.如图所示,杠杆在动力F1和阻力F2作用下保持平衡,请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解:11.某学习小组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高右低,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调节杠杆平衡后,在不同的位置挂不同数量的钩码,使杠杆重新平衡,得到如表中的实验数据: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65562510105341561042208“②”)种结论,实验4中的阻力臂是5cm.(3)如图甲所示,在杠杆的左端20 cm处挂2个50 g的钩码,而在杠杆的右端10 cm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往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测力计的读数F=2N;如果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读数F′>(填“>”“<”或“=”)F.(g取10 N/kg)(4)杠杆在图乙的水平位置平衡后,用手使杠杆缓慢地转过一个角度(如图丙)后松手,杠杆能(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1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在这个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C)A.不变B .变小C .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杠杆调平衡后,将两个体积相同的重物分别挂在杠杆两侧的A 、B 处,杠杆仍然平衡,如图所示,则GA =35GB ;若将两重物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的右(填“左”或“右”)端下沉.14.学完杠杆知识后,小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制作杆秤,他取一根质量均匀分布的圆木棒,测得木棒AB 长度为80 cm ,质量为50 g ;一质量为350 g 的小盘和一个未知质量的螺母.(g 取10 N/kg)(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小盘悬于棒的A 端,用细线在O 点提起木棒,木棒恰好水平平衡,则OA 为多长? (2)小明用螺母作为秤砣,他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去测量螺母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螺母的质量为150g.(3)小明用该杆秤称某物体的质量,平衡时的情形如图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有多大? 解:(1)因为木棒质量均匀分布,所以OA 段木棒的质量mOA =50 g80 cm ×LOAOB 段木棒的质量mOB =50 g -50 g80 cm ×LOAOA 段木棒重力的力臂lOA =LOA2OB 段木棒的力臂lOB =80 cm -LOA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 小盘gLOA +mOAglOA =mOBglOB 即m 小盘LOA +mOAlOA =mOBlOB则350 g×LOA +50 g 80 cm ×LOA×LOA 2=(50 g -50 g80 cm ×LOA)×80 cm -LOA 2解得:LOA =5 cm(2)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 ,所以物体的质量m 螺母=100 g +50 g =150 g(3)设物体的质量为m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 小盘+m)gLOA +mOAglOA =m 螺母gLOB +mOBglOB ,即mLOA +m 小盘LOA +mOAlOA =m 螺母LOB +mOBlOB 因m 小盘LOA +mOAlOA =mOBlOB ,所以,mLOA =m 螺母LOB 解得:m =LOBLOA m 螺母=80 cm -5 cm 5 cm ×150 g =2 250 g机械效率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 s 内将300 N 的重物匀速提升3 m ,已知动滑轮重30 N ,不计摩擦,则(C) A .利用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450 J B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0.9 m/s C .拉力的功率是99 W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第1题图 第2题图2.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G 的物块.不计绳重和摩擦,其机械效率为60%,要使此滑轮的机械效率达到90%,则需要提升重力为G 的物块个数为(D)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3.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 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 ,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A 点的拉力为FA ,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C) A.f 2FA B.f 3F C.FA 2F D.G 2F第3题图 第4题图4.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η甲、η乙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 甲、W 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 A .η甲=η乙,W 甲=W 乙 B .η甲>η乙,W 甲>W 乙 C .η甲<η乙,W 甲<W 乙 D .η甲>η乙,W 甲<W 乙5.(多选)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记A(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F 的拉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G 的钩码,当钩码上升的高度为H 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另一标记B ,并测得AB 两点间的距离为2H(如图乙所示),则以下所求物理量正确的是(BCD) A .拉力所做的功W =2FH B .拉力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GH C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D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G 3F第5题图 第6题图6.如图,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重为G)从斜面底端缓慢匀速地拉进车厢,拉力恒为F ,斜面高为h ,斜面倾角为θ,用此斜面拉升货物的机械效率为η,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 .总功为W 总=Gh B .η=FGC .η=G FsinθD .η=GsinθF7.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将重为425 N 的重物匀速提升4 m ,所用拉力为250 N ,时间为20 s .则此过程中有用功是1__700J ,额外功是300J ,拉力的功率是100W ,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5%.第7题图第8题图8.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装置将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物体重均为10 N,滑轮重均为1 N,不计绳重,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和F2,机械效率分别是η1和η2,则F1>F2,η1>η2.(填“>”“<”或“=”)9.如图所示,把重力为600 N的物体匀速推到斜面顶端,斜面长为3 m,高为0.9 m,实际推力为300 N,那么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12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0%.10.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120.05 1.00.1566.7%240.05 1.70.1578.4%360.05①0.15②(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2.4,编号②处数据应为83.3%.(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提起物体受到的重力有关.(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重力G/N斜面高度h/m拉力F/N斜面长度s/m机械效率η1较缓50.2 2.4141.7%2较陡50.5 3.2178.1%3最陡50.7 4.3181.4%(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斜面越缓越省力.(2)接着进行第4次实验,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 m和1 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 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5.6%.(3)在第4次实验的基础上,在原来的物块上放一个重5 N的砝码,这时的拉力变为9 N,经分析得出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无关.(4)把第4次实验数据与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只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12.在一次车辆故障处置过程中,拖车所用装置简化如图.为了尽快疏通道路,交警只用了30 s的时间,指挥拖车在水平路面上将质量是1.5 t的故障车匀速拖离了现场.若故障车被拖离的速度是6 m/s,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500 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80%.求:(1)故障车在30 s内通过的路程;(2)拉力F在30 s内所做的功;(3)故障车在被拖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解:(1)由v =st变形得故障车在30 s 内通过的路程:s 车=vt =6 m/s×30 s =180 m(2)由图可知,n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绳=3s 车=3×180 m =540 m ,拉力F 在30 s 内所做的功:W =Fs 绳=500 N×540 m =2.7×105 J (3)由图知,n =3,水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W 有用W 总=fs 车Fs 绳=f 3F所以故障车在被拖离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f =3Fη=3×500 N×80%=1 200 N13.如图所示,张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F =200 N 的推力,将质量为30 kg 的物体在5 s 时间内匀速推到1 m 高的平台上,斜面长s =2 m .(g 取10 N/kg)则(B) A .推力的功率为40 W B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C .推力做的总功300 J D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100 N第13题图 第14题图14.如图所示,一根均匀的细木棒OC ,OA =14OC ,B 为OC 的中点,在C 点施力将挂在A 点的重为180 N的物体匀速提升0.2 m ,木棒的机械效率为90%,这里的木棒是一种简单机械,称为杠杆,提升该物体做的有用功是36J ,木棒重为10N(不计摩擦).15.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工人师傅用40 N 的拉力将质量为5 kg 、底面积为1 600 cm2的空吊篮A 匀速提升到二楼平台,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2.5%;若静止在二楼平台的吊篮里装了1 020 N 的砖块,绳子B 和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 000 N 和600 N ,当质量为50 kg 的工人师傅拉绳子C 时,吊篮对二楼平台的最小压强为625Pa.16.搬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12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3 m ,所用的拉力为50 N ,不计绳重及摩擦.求:(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动滑轮的重;(3)若用该滑轮组同时拉4个这样的物体,拉力为多大. 解:由图可知,n =3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 有用W 总×100%=Gh Fs ×100%=G 3F ×100%=120 N 3×50 N ×100%=80%(2)由F =1n (G +G 动)可得,动滑轮的重:G 动=3F -G =3×50 N -120 N =30 N(3)若用该滑轮组同时拉4个这样的物体,则拉力: F′=13(4G +G 动)=13(4×120 N +30 N)=170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