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审核技巧(第五章)
过程输入:功能、数据、性能、 人机接口、安全和保密、网络、 其他系统的接口需求、操作、 维护和安装需求、一些特殊的 设计限制
配合人员与要求: 1.项目负责人 2.需求分析员 3.系统设计员 4.程序员 5.测试、配置员
软件开发项目 管理过程 (流程图)
过 程 输 出 : 《XXX 系 统 开 发 规 范》、《软件需求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 、《用户 操作手册》、《详细设计说明书》 《数据结构设计说明书》、软件 产品
过程审核方法论(举例)
如何理解过程方法审核?
举例:上班
思考:如果锁定过程是:“起床”-“坐在 办公桌前” 运用狗仔队式的全程跟踪方法是一种可以采 取的有效方法。
流程图:
1.闹钟响起-2.起床更衣-3.刷牙洗脸剃须- 4.着装准备/检查上班应带的公文/电脑-5.穿 衣/穿鞋-6.核查家中状况OK离开家/锁门-7. 楼下点心摊用早餐-8.走路5分钟到车站-9. 坐BUS到公司楼下-10.进入公司大门打卡- 11.乘电梯上4楼-12.准点坐在办公桌前。
7.5
一、1、计划订单2、预排计划3、预测计划4、新产品试制计划5、计划编 制与确认 二、计划变更与临时计划 三、生产作业计划 四、过程控制(包括现场作业环境管理、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管理) 五、关键工序与特殊工序以及质检点的管理 六、产品放行 七、产品交付(合同、发运单、顾客质量反馈信息)八、现场记录填写
对于建立管理体系的组织而言,应用过程方法可以 获得持续改进的动态循环,并使得组织特别是在产 品和业务的业绩、有效性、效率和成本方面得到显 著的收益。提高组织在实现规定的目标方面的有效 性和效率。
对于从组织的审核角度而言,应用过程方法审核, 能够更加关注组织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是从符合 性审核转向有效性审核,体现审核的增值价值的必 然选择。因此,对于提升审核的技巧,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有效性(外部)=达成已策划的结果(顾客满意) 效率(内部)=基于现有的资源以达成结果(组织满意)
过程审核检查表
访问部门/ 人员 过程名称 过程输入 过程输出 资源配置 绩效指标 条款 5.4.1 没有设定评价指标 检查内容 1、询问总经办及相关人员对目标设定了解情况,是否理解标准对目标的 要求;2、要求提供公司级的目标文件;3、进行目标与方针比对,了解 方针的框架作用是否体现;4、查看目标是否满足7.1的要求;5、查看设 定的目标是否合理,目标能不能测量;5、目标的定义或计算公式是否明 确,询问相关人员对此的理解;6、目标测量的周期是否规定;7、要求 提供目标数据,查看完成情况;8、查看目标数据的收集准确性;目标没 有完成,如何处理。9、专项性目标,应如某产品通过某种标志认证), 应对目标的确定、实现方法的策划、实施、监控、有效性评价等进行审 核。 判定 质量目标管理过程 方针、顾客需求、职能需求、领导需求 质量目标指标文件、绩效数据 人员 总经办人员、各相关部门人员 审核员/日期 工作文件 质量手册
审核条款要求或部门时,应尽量按照过程顺 序进行。需要抽样时,应尽可能保证所审核 活动的完整性。如在一个部门中涉及的过程 属于并列式的,则可以按照重要性来抽样。
应尽可能按产品形成过程安排审核计划,对 同一产品的审核过程尽可能安排同一审核小 组完成审核。 鉴于标准对文件化程度的“弱化”,审核时 应更关注过程活动运作的效果,而不应过分 强调文件化证据。
2.2审核员的能力要求
有道德,即公正、可靠、忠诚和谨慎; 思想开明,即愿意考虑不同意见和观点; 善于交往,即灵活地与人交往; 善于观察,即主动地认识周围环境和活动; 适应力强,即容易适应不同情况; 有感知力,即本能地了解和理解环境; 坚忍不拔,即对实现目标坚持不懈;明晰,即根据 逻辑推理和分析及时得出结论; 自立,即在与其他人有效交往中独立工作并发挥作 用。
2.5审核思路之三:部门审核
1)是否明确被审核部门的工作目标(可以是质量目 标或其他目标,如绩效考核的指标等),并了解该 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或法规要求一致? 2)为保证该目标的实现
该部门有哪些职能 关键的职能(过程活动)是什么? 配合的职能(支持的过程)是什么? 这些职能是否已有明确的规定? 内部是否进行了具体分工(分解到岗位)?即有明确的过程
所有者 接口是否明确?
3)如果没有时间,可抽查关键过程活动,如 有时间,可以把所有的过程逐一审核。 4)了解该关键过程活动的作业流程,可查流程 图。 5)运用过程方法(龟形图中要素)并遵循 PDCA方法一查到底。 6)审核过程中关注运行文件以及运行符合性, 有效性,通过记录证明。
2.3.2审核步骤
审核的启动:指定审核组长;确定审核目的、范围和准则;确 定审核的可行性;选择审核组;与受审核方建立初步联系。 文件评审的实施:评审相关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记录,并确定 其针对审核准则的适宜性和充分性。 现场审核准备:编制审核计划;审核组工作分配;准备工作文 件 现场审核实施:首次会、沟通、向导、信息、发现、结论、末 次会 审核报告的编制、批准和分发:审核报告的编制,审核报告的 批准和分发 审核的完成 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和分发
工作目标: 各类终端送检一次通过 率≥99%
工作文件: 1 、新产品软件开发控制程 序 2、《XXX系统开发规范》
注意事项
把握审核的“深度”:取决于“潜在风险预警” (来自于经验的直觉和审核线索) 恪守审核的位置感Location:关注过程管理者 owner 的职责内工作,不要越界! 保持审核“对过程交互作用”敏感性:来自于经验 的直觉和审核线索追溯“管理过程”节点上针对疑 问点的审核展开。 用“过程绩效”衡量:有效性和效率
确定 顾客 要求
设计 产品 以满 足顾 客期 望
设计 制造 过程
制造 产品 以满 足顾 客要 求
测量 和分 析顾 客反 馈
顾客要 求的满 足
审核员应建立过程的概念,对任一活动的审核,应 考虑输入、活动及其必要条件、输出。 对每一个被审核的过程,可考虑审查以下四个基本 问题:
过程是否予以识别和适当确定? 职责是否予以分配? 程序是否被实施和保持? 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过程方法运用
ISO9001、ISO14001、GB/T28001的共同基 础——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并采用 PDCA循环。审核应以此为出发点。
证实组织是否识别、实施、管理和持续改进 其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有效性,以及管理这 些过程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过程的目标。 证实组织是否清楚界定了过程的接口,管理 体系所需的过程协调、兼容,从而实现组织 的目标。 PDCA: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 行动(改进),审核应关注是否实施该闭环。
通过什么人? (培训、知识、技术) 输出 我们应该交 付什么?
要 求
过程
要 求
使用的关键准则是多 少?(绩效/指标)
如何做? (指导书、程序、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增值活动
管理职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顾客
资源管理 测量、 分析和改进
相关 方 满意
信息流
图2
产品 实现 产品
质量管理体系主要过程
序号 1 2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主要 过程 高层管理过程 市场营销过程 涉及标准条款 4.1/ 4.2.1/ 4.2.2/5.1-5.6/6.1/ 8.1/8.2.2/8.5.1 5.2/7.2.1/7.2.2/7.2.3/8.2.1/8.4/8.5/7.5.4
2.3审核思路之一 运用过程方法对过程进行审核
审核本身也是一个过程:获得审核证据、 评价审核证据、确定审核证据的一个过程。
活动特点:客观性、系统性、独立性 审核内容:符合性、有效性、适合性 通过调查获得足够的信息 对信息进行识别,必要时加以验证 对被确认的证据进行客观综合评价 对照审核准则得出审核结论 形成审核报告
图1:过程化方法----ISO/TS16949示意图 图2: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模型图 参考教材 按过程审核时,鼓励依照“目标-策划-实 现-测量与监视-改进”的过程方法编制核 查表。
对组织中的每一个主要过程和其相互作用,应用 一套共同特性的组合:管理、资源、产品实现、 测量和改进——项目管理
练习:根据上述提示内容,完成下列《部门过 程职能调查表》
2.6审核思路之四:岗位审核
1)了解部门职能是否已得到分配?分配的岗 位是哪几个; 2)抽样审核关键岗位; 3)审核该岗位主要活动内容; 4)关注该岗位活动与其他相关岗位的接口关 系; 5)使用过程方法并遵循PDCA运行方法。
5)是否有过程流程图?生产过程中各相关活动单元 是否充分识别,控制点是否标明; 6)与危险、环境因素有关的作业点是否充分识别, 是否有管理方案并在实施; 7)操作规程和岗位操作法是否完整,是否已经分发 到使用场合,而且保持有效; 8)对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是否已经识别,相关的影 响因素是否已经过分析,有关对策措施是否制订; 9)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
3
4 5
售后服务过程
设计与工艺开发过程 制 造 过 程 ----采购 ----生产 ----物流 ----基础设施
7.2.3/8.5/7.5.1(现场服务、技术服务等)
7.1/7.3/7.5.2/4.2.3 7.4.1/7.4.2/7.4.3 6.3/6.4/7.1/7.4.3/7.5.1/7.5.3/7.5.5/7.6/8.2.3/8.2.4/8.3 7.5.3/7.5.4/7.5.5 6.3/6.4 8.1/8.2.4/8.3/8.4/8.5 / (4.2.3/4.2.4)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