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模拟试题1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____’说。
2、一一是象征型文本的核心特征。
3、文学形象主要有文学意象、____、____三种形态。
4、文学阅读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____、社会效果和____ 一效果。
5、“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____ 一》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6、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主要有再现型文本、____、象征型文本及其多元呈现形
态。
7、运用口语媒介的口语文学,往往有如下两种形态:一是____ ,二是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典型
2、文学史眼光
3、文学情境
4、审美感受力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于的括号中,正确的填“~/”,
错误的填“×”)
1.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阅读的实际状况看,文学批评者的角色可以大致分为三
种类型,即学院型、媒体型、读者型。
( )
2.叙事性散文强调作者主观思想情感的抒发,在表现手法上以抒情为主,并辅以记叙、
描写和议论。
( )
3.发生构成作家写作的核心环节。
( )
4.-种意象往往是为了表达特定条件下生成的一种观念或者认识,是受写作者个人意
图支配的形象,而且一定要符合现实生活的形象特征。
( )
5.随笔以随想随议的方式发表作者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的生活感悟。
( )
、、,____.-___一。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2、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
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6.( )被视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
A.文字媒介 B.口语媒介 C.大众媒介 D.网络媒介
7.鲜明生动的( )是诗中最活跃的因素。
A.形象 B.画面 C.语言 D.节奏
8( )一般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在声调、平仄、词语、对仗、句式、韵脚等方面都有严
格.规定。
A.格律诗 B.自由诗C.抒情诗 D.叙事诗
9.( )被公认是社会历史批评的重要代表,他运用实证的社会历史方法展开文学批评。
A.保罗 B.圣·佩韦 C.泰纳 D.黑格尔
10.在中国,( )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A.小说 B.散文 C.诗歌 D.戏曲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18分0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
答案,单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
1.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一般来说有以下情形: ( )。
A.第三人称叙述B.第一人称叙述C.第二人称叙述D.人称转换叙述E.视角转换叙
述
2.中国文学意境的理论早在( )中已初见端倪。
A.刘勰《文心雕龙》 B.钟嵘《诗品》 C.王昌龄《诗格》
D.曹丕《典论》 E.王国维《人间词话》
3.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 )等几个重要方面。
A.个体体验 B.历史情境 C.拟想读者 D.文学资源场E.文学创新需要
4.文学批评文体类型主要有( )。
A.以诗论诗式 B.评点武C.评传式D.观随笔式E.论文式
5.文学写作过程大致包括哪些阶段?( )
A.储备 B.发生C.构思D.成文E.印刷出版
6.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包括以下哪些要素?( )
A.读者 B.语境 C.文学文本 D.读解E.共鸣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将判断结果填在题干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
误的填“×”)
1.语言形象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形象,但它与文学形象有密切的关系。
( ) 2.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间接地诉诸读者的想象;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形象直
接诉诸欣赏着的听觉感官,二者有着根本差别,是不相通的。
( )
3.文学是人们出于本能对自然的摹仿。
( )
4.文言文和白话文具有相同的文化修辞形象。
( )
5.文学阅读的意义主要是社会意义,个体意义可以忽略。
( )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散文的“形散神聚”?
2、如何理解文学文本?
五、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试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2、怎样理解平淡风格?试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