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无机化学(朱文祥)配套习题答案全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级无机化学(朱文祥)配套习题答案全 高等教育出版社


[AuCl4] (抗磁性) :平面正方形,D4h场,电子结构为eg4a1g2b2g2b1g0;

[FeCl4] (5 个成单电子) :四面体,Td场,电子结构为e2t23;

:八面体,Oh强场,低自旋,电子结构为 t2g6 eg0 。 [NiF6]2 (抗磁性)

3.2 [CoCl2(NH3)4] :
+ -33 + - -33
NH4

+ NH2 ,K=1.0 ×10

-33

-17
)1/2=3.16×10
mol·L
-1
1.10 硬软酸碱原理:硬酸趋向于与硬碱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软酸趋向于与软碱形成稳定 的配合物。 根据前线分子轨道理论,酸是电子对接受体,它的反应性主要决定于它的 LUMO(最 低空分子轨道) ;碱是电子对给予体,它的反应性主要决定于它的 HOMO(最高占据分子轨 道) 。由于硬酸具有高能量的电子接受轨道 LUMO ,而硬碱具有低能量的电子给予轨道 HOMO,它们前线轨道的能量差别比较大,因此硬酸与硬碱之间主要以静电作用相互吸引 生成稳定配合物。与此相反,软酸具有能量较低的 LUMO,软碱具有能量较高的 HOMO,
+ NH3 → NH2

+ H2↑
1
1.5 HNO3为碱:HNO3 + 2H2SO4→2HSO4

+ NO2


+ H3O

CH3COOH为碱:CH3COOH + H2SO4→HSO4 HClO4为酸:HClO4 + H2SO4 H3SO4

+ CH3COOH2


+ ClO4
C2H5OH为碱:CH3CH2OH + 2H2SO4→ CH3CH2HSO4 + HSO4 H2NCONH2为碱:H2NCONH2 + H2SO4→HSO4 SO3为酸:SO3 + H2SO4 H2S2O7 + H2SO4 H2S2O7 H3SO4



1.8 (1) (2)
KNH2 +
NH2
NH3(l)
NH3 +
NHK
HNO3 + 2H2SO4
+ NO2
2HSO4
+ H 3O
+ NO2
+ H 3O
+ Cl
2HCl + 2HSO4
(3)
NO2Cl + 2H2SO4 + H3O
H3BO3 + H2SO4
H4BO3
+ HSO4
1.9 纯液氨自电离:2NH3 [NH4 ][NH2 ]=1.0×10 [NH4 ]=(1.0×10
2.10
B A B A C
点群:C1(不对称)
B
B
C
A
B C C
C2v
A
A
C A B
C2v
C
C
B B
C
A
A C
C2v
A
B B C
D2h
A
2.11 降为D2d对称性。
2.12 Td点群的阶为 24,共有E、C3、C2、S4、σd 5 类操作,相应每类操作的阶分别为 1、8、 3、6、6,不可约表示A1、A2、E、T1、T2的维数分别为一维、一维、二维、三维、三维。
'' ' (2)属D4h点群,含对称元素C4、C2、2 C2 、 2C2 、i、2S4、σh、2σv、2σd
(3)若忽略H原子,属C2v点群,含对称元素C2、2σv (4)属D3d点群,含对称元素C3、3C2'⊥C3、i、2S6、3σd (5)属C3v点群,含对称元素C3、3σv (6)属D2h点群,含对称元素C2、2C2'⊥C2、i、2σv、σh (7)属D∞h点群,含对称元素C∞、∞C2'、σh、∞σv、i、S∞ (8)属C2v点群,含对称元素C2、2σv
- -
称元素:C2、2C2'⊥C2、2σd、S4。
含有对称元素: C2 、 2C2'、 σh、 i、 2σv。 [MA2B2]2 2.5 [MA2B2]2 呈平面四边形构型时属D2h点群,
- -
呈四面体构型时属C2v点群,含有对称元素:C2、2σv。
D4h点群的例子有配离子PtCl42 , C4h 2.6 C4h点群比D4h点群缺少 4 条垂直于主轴的C2'旋转轴。
aE =1/24 [1×2×4+8×(-1)×1+3×2×0+6×0×0+6×0×2]=0
aT1 =1/24 [1×3×4+8×0×1+3×(-1)×0+6×1×0+6×(-1)×2]=0
4
aT2 =1/4 [1×3×4+8×0×1+3×(-1)×0+6×(-1)×0+6×1×2]=1
得Γ=A1 ⊕ T2 由特征标表可知, A1表示对应的波函数基为s轨道, T2表示对应的波函数基分别为px、 p y、 pz轨道或dxy、dxz、dyz轨道。因此,从对称性角度判断,CH4的 4 条杂化轨道可以有sp3和sd3两 种杂化方式。分析C原子 2s轨道、2p轨道、3d轨道的能量,可知CH4分子中C原子应该采取 sp3杂化。
Br
Rh
N Br
trans- [PtBr2Cl2(en)]:
cis-
cis-
33
Cl N Br
Br N Cl
N
Br Br
Br Br N
Pt
N Cl Br
Pt
N Br

Pt
Cl
N Cl Cl
Pt
Cl Cl N
[Ir(C2O4)2Cl2]3 :
Cl O O
O O O
O O O
Ir
O Cl O
3
2.13 (1)C3v点群的阶为 6; (2)对称操作类数为 3; (3)不可约表示数为 3; (4)NH3分子中偶极矩按照不可约表示A1方式变换; (5)绕z轴的旋转Rz所属的不可约表示为A2; (6)x,y 坐标所属的不可约表示为 E。
2.14 CH4分子属于Td点群,其坐标与对称元素为:
C2,S4 z σd y x
- +
+ HCO3 ,HCO3


+ H2O
H2CO3 + OH (水-离子理

,所以NaHCO3水溶液显碱性 论:解离出OH ,或溶剂体系理论:生成溶剂的特征阴离子) ,或SO3 + 因为SO3 + H2O → H+ + HSO4 (水-离子理论和质子理论:解离出H+)

2H2O → H3O 性。
1.2 在水中,任何实验都不能反映出 HBr 和 HI 哪个酸性更强,即水不能区分 HBr 和 HI 的 相对强度,因此称水“拉平”了所有的强酸,水对强酸具有“拉平”效应。 在醋酸中,大部分强酸变成了弱酸,通过测定电导率可明显显示出它们酸度的差别,因 此称醋酸对它们具有“区分”效应。
1.3
CH3COOH < HNO3 < HCl < H2SO4 < HBr < HClO4 < HF

点群例子有:
N N N N
2.7 分子属D3h点群。
2.8 PtCl42 离子属D4h点群。

C4、C2、 S4 C2''、σv i C 2 ' 、 σv
σh
2.9 (1)
H O B
H O O H
2
(2)
en en
en
(3)●:氨基,■:羧基
(4)交错型
:CO (5)
:Mn
H C H C C
H H

+ HSO4 (溶剂体系理论:生成溶剂的特征阳离子) ,所以SO3水溶液显酸

因为Fe(H2O)63

Fe(OH) (H2O)52


+ H (水-离子理论和质子理论:解离


,或Fe(H2O)63 出H+)
+ H2O
Fe(OH) (H2O)52

+ H3O (溶剂体系理论:生

成溶剂的特征阳离子) ,所以Fe(H2O)63 水溶液显酸性。

共轭酸 NH4

NH2 N
-3

NH3 NH2


OH I


H3O

1.12 (1)H3PO4 (2)HNO3 (3)HClO4 (4)H5IO6 m=1, pK1=2 m=2, m=3, m=1, pK=-3 pK=-8 pK1=2 pK2=7 pK2=pK1+5=7
(CH3) 1.13 (1) 对于气态物质, 因为电子驰豫能依次增大, 所以碱性: CH3O > CH3CH2O >
1
' ⊥C2、σh、i、2σv (9)属D2h点群,含对称元素C2、2 C2
(10)属D3d点群,含对称元素C3、3C2'⊥C3、3σd、S6、i (11)属D5d点群,含对称元素 C5、5C2'⊥C5、5σd、S10、i
2.4 MCl42 属Td点群时,含有对称元素:4C3、3C2、3S4、6σd。MCl42 属D2d点群时,含有对
3
其路易斯酸性比BCl3强。所以F3B是更强的路易斯酸。
4
第二章
【习题答案】
2.1 (1)Cs点群 (2)C1点群 (3)C2v点群 (4)C3v点群 (5)C3v点群 (6)D∞h点群 (7)Td点群 (8)C4v点群 (9)T:C2 v点群;Z:C2 h点群 (10)C∞v点群
分子的对称性与分子结构
+ -

+ H3O

+ H2NCONH3
+பைடு நூலகம்
+ HS2O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