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塔吊布置
4、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设计
5、塔吊基础施工
6、质量保证措施
7、安全保证措施
1、编制依据
1.1、金寨大别山农产品物流园商务酒店施工图纸;塔吊基础施工图纸
1.2、建筑工程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09-2003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34265.2㎡,共中地下建筑面积3651.4m2,
地上建筑面积30613.8m2。
建筑基底面积2913.9m2。
工程东西长93.10m,南北宽39.15m,建筑总高度为70.00m。
地下一层,地上十七层(裙
房地上四层),屋面设电梯机房。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0.85m。
在建筑群南边,布置一台QTZ80塔吊。
3、塔吊布置
由于该工程建筑物以外的施工现场狭小,拟建工程体量较大,通过对经济方面、现场情况、工程特点的综合分析,将塔吊基础确定在裙楼内设置,立设位置:在(7)~(8)+ (B)~(C)轴间设置1台QTZ80塔吊
塔吊立设位置的裙楼地下室基础筏板厚度为600mm,基础顶标高为-5.00m。
塔吊基础底标高为-6.10m,塔吊基础顶标高为-4.85m
塔吊选用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QTZ80塔吊,塔吊基础尺寸为5000mm×5000mm×1250mm。
4、塔吊基础地基承载力设计
4.1、根据塔吊基础设计图纸要求: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20Mpa。
4.2、根据2013年12月,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院提供的《中国供销大别山农产品物流园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本工程场地岩土基本情况为:建筑场地覆盖层范围内场地
层层土类型主要为中软土~中硬土~坚硬土(基岩出露地段),本工程基础持力层位于第⑤
2
中风化砂岩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pa,地基土分层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如下:
编号土层岩性
层厚
(m)
地基自然承
载力特征值
f ak
相应的压缩
模量Es
天然地基的
基床系数
K(MN/M3)
②粉质粘土0.40~4.20m 150 6.5 /
③层粉质粘土夹中
粗砂混碎砾石
1.10~4.00m 280 14.0 50
④层粘土夹粉质
粘土
0.60~5.50m 250 11.5 55
⑤
1
层强风化砂岩0.40~2.60m 400 20.0 /
⑤
2
层中风化砂岩/ f a=2000压缩性微小/
4.3、根据《中国供销大别山农产品物流园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数据,
参考塔吊位置相近的节点勘察报告数据,所立塔吊地基土位于第⑤
2
层土层,为保证塔吊立设的安全,承载力特征值取2000kPa。
根据地质承载力情况,塔吊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5、塔吊基础施工
5.1、工艺流程;定位放线→土方开挖→混凝土垫层施工→钢筋绑扎→安装塔吊根部标准节→浇筑混凝土
5.2、施工工艺
5.2.1定位放线:根据楼座轴线定位系统采用全站仪准确定位出各塔吊平面位置,塔吊基础尺寸为:5000mm×5000mm×1250mm。
5.2.2土方开挖:土方采用挖掘机进行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底。
由于塔吊基础基底标高低于防水板基础的底标高,之间存在的高差采用45º角进行四面放坡。
5.2.3混凝土垫层施工:根据塔吊基础尺寸确定混凝土垫层位置,浇筑C15混凝土垫层,垫层厚100mm,每边扩出塔吊基础500mm。
表面原浆压实抹光,阴阳角抹成直径50mm的圆弧。
5.2.4钢筋绑扎:按塔吊基础附图要求、制作基础钢筋网及拉勾,进行钢筋绑扎,与地下室基础筏板交接位置按照规范要求,提前将筏板主筋及附加钢筋进行预留,并保证接头位置上部钢筋在筏板支座1/4范围内,下部钢筋在跨中1/3范围内留设的要求。
塔吊基础尺寸及配筋见附图。
5.2.5安装塔吊基础地脚螺栓:在网片上安置基础地脚螺栓,地脚螺栓位置必须精确,保证地脚螺栓位置的准确,放置塔吊根部标准节,地脚螺栓高出砼基基础平面350mm。
标高与轴线复核无误后,保证四角标高一致,复核无误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5.2.6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和筏板基础一样的C35P6矿渣水泥商品混凝土。
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60+20mm。
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
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时间不应超过2h。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500mm)。
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
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随机每个塔吊基础留置同条件试块和标养试块各不少于一组,浇筑完毕后基础表面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洒水养护。
6、质量保证措施
6.1、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
6.2、必须熟悉掌握塔吊的机械技术性能。
准备齐全施工工。
具(垫木、绳索、扳手、安全帽、安全带、劳动防护用品等);机械设备包括(全站仪、水准仪、混凝土振捣器、钢筋切割机、电焊机、汽车吊车、振捣器、电焊机及切割机)。
6.3、塔吊各部的螺栓,轴销等特制的零部件不得随意代换;代换时可用同等的材料代换。
塔吊安装底座前应对底座进行水平校正,水平误差不大于1/1000。
6.4、基础钢筋焊接过程中严格检查钢筋搭接焊的焊缝状况是否饱满,焊缝长度不得低于10d;
6.5、浇筑混凝土时,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留孔洞和管有无位移情况,一经发现有变形、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再继续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6.6、塔吊基础保存资料,基础混凝土标养试块强度报告、基础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基础混凝土标养抗渗试验报告。
6.7、由于塔吊基础位于裙楼基础内,塔身从结构楼板穿过时,需要将局部楼板留置洞口,结构钢筋不断,待塔吊拆除后采用比原结构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的抗渗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楼层搭设高度1.1米的安全防护栏杆,在裙楼顶板采用240厚机红砖砌筑高度1100mm的护墙。
并对留置洞口周圈搭设双排临时支撑架,扫地杆距地250mm、钢架管
水平步距1000mm,具体搭设如下图:
3000
500250250500
4500
500
500
250
250
30004500
500500
4500
500500500
10001000
塔吊穿过结构楼板留洞边支撑平面图塔吊穿过结构楼板留洞边支撑立面图
注:在拆除楼板、梁模架体系后,重新按楼层模架方案支设预留洞口周围模架体系。
在拆除楼板模架体系后,由钢管、扣件组成简易的“四管支柱”,支顶在结构洞口周圈
处的梁、板下面。
7、安全保证措施
7.1、塔吊基础接装置的组成:1.钢管,长度1.5m到2m(镀锌管制避雷器,最小管径
40mm,管长视接地电阻而异)。
2.接地棒。
3.用于保护接地棒头并能浇水的观察孔。
塔吊接
地保护装置见附图。
7.2、凡进入工作现场人员必须代安全帽,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现场。
7.3、认真做好对塔吊构件的防腐出锈及润滑工作。
安全员负责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检查
监督工作,发现不安全隐患能够得到极时解决处理。
7.4、电焊机外壳必须作良好的保护接地,电焊机必须设置单独的开关箱及漏电保护器;电焊机一次线与开关箱距离不得超过5米;二次焊把线长度不得超过30米;焊线与把线必须连牢固,把线必须绝缘良好,更换焊条时应戴绝缘手套。
7.5、不得使用钢丝、8#铁线代替零线,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接触,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7.6、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不得手持把线登高。
7.7、工作结束,应切断电源,并检查操作点,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7.8、检修设备时,总开关禁止带负荷拉闸停电,紧急事故除外。
7.9、严禁在带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检修或接线。
7.10、当电气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干粉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7.11、夜间施工时,操作面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塔吊接地保护装置
塔吊基础钢筋布置图
塔吊与建筑物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