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英语语法文献综述

小学英语语法文献综述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综述教师教育学院小教08英语周青指导老师:胡锋吉【摘要】现在很多人对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只有一条原则,就是培养兴趣,语法不要碰或者少碰。

甚至很多老师也“谈语法教学而色变”,他们认为小学阶段只要学生能够套用课本句型进行交际就算达到了教学的目标,语法不用再教了,进行语法教学就意味着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

【关键字】语法小学英语教学综述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一直都被英语教师忽视的一个环节,认为学生只要能交际就可以。

但在教学中也不难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语法错误。

如:I am girl. He like singing. She mother is a doctor等。

这些不和谐因子的出现干扰了学生对语言的正确理解,阻碍了语言运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中出现了许多的语法知识,例如名词单复数、4个基本的时态、句子的种类,等等。

这么多的语法知识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梳理,学生就无法正确地使用语言,用英语进行交际就变成了空谈。

如果说学习英语是在建构语言大厦,积累词句是添砖加瓦,知晓文化是装潢设计,了解语法就是搭骨建架。

学习语法到底重不重要?如何将枯燥的语法变得生动活泼,便于学生学习?……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1、小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掌握语法是十分必要的《新课标》中提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特点是要改变传统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并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

但如果只注重语言的交际能力,而不关注语言中语法规律的学习,那么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必将是空中楼阁。

所以刘道义指出,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排斥交际型语言训练,并且在任务型教学中如果完全不搞语言操练,不教语法,那英语教学势必会出现困难,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早期在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浸入式教学表明,如果不关注语言形式不教语法,那么学生就不能充分掌握某些语法特征。

[1]2、从小学英语现状看,掌握语法是学生所必须的彭青青结合了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之后指出,我国小学生的母语水平与英语水平相去甚远,学生在课外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说英语,即使在课堂上这种机会也很有限。

因为班级容量实在是太大了,五六十个人的班级比比皆是。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仍然淡化语法甚至不教语法,学生又怎么能学得会学得好呢?[2]而邱岚在分析研究近70余节英语课之后也指出,制约当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最根本因素就是对语言规律教学的忽视。

教师对语言规律,特别是语法规律的传授不知道如何把握,回避这些规律给学生牢固地掌握语言,正确地使用语言带来了极大障碍。

[3]3、从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来看,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邱岚指出,我国小学英语教材中大量存在语法知识点,根据语法按功能进行如下分类:表达存在,表达情感(喜好),表达数量,表达时间,询问信息等。

很明显,教师如若能通过研讨教材,梳理出其中的规律,较好地把握语法教学的量和度,适当运用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是能促进英语学习的。

(这里不是该有个引用)学生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英语,只有掌握系统的语言知识,才能事半功倍,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增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性。

[3]小结:从上述学者的观点中,我可以看出语法教学对于小学生掌握外语是非常有必要的。

语言的规律有助于他们能够准确灵活的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互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的理论基础1、语言学理论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learning)获得的,而是通过习得(acquisition)后获得的。

每个人生来具备学习语言的潜能,只能通过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利用语境来让学生灵活运用规律表达意义,就会将语言规律内化形成语言,继而会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因此,想要提高语言教学质量不仅在“教”上下功夫,而且要在学习用习得语言的策略上想办法。

可以通过大量有效的语言信息输入,使学生在自然、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

邱岚也指出语法知识作为语言学习的框架应该在语言习得的环境中有所提高,语言环境也必须注重语法知识的积累和提高。

[3]2、教育学相关理论《新课标》提倡任务型教学,而所谓任务型教学是指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

[7]邱岚指出,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爱表现和善模仿等特点。

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害羞情感。

任务型教学正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实现自我价值。

[3]3、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赵南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指出学习的积极态度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维,并从中培养起学习兴趣。

自进入小学后,学习就成为具体运算阶段学习者的主导活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学习在各方面也在不断地发展着。

影响儿童成功学习的因素主要是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儿童的学习能力。

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

这些积极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科研能力、责任心、创造力以及人格魅力。

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儿童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英语学习能力也成了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儿童语法教学的认知心理学策略研究都是建立在以快乐、积极为宗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英语教学的基础之上的。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的、好动的、思维也是分散式的。

这就对英语教师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应用手段及教学途径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挑战。

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脱离了这一前提,忽视新世纪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任何再“理想化”的教学方法都会流于形式。

[8]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影响力颇大。

其核心的观点是: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支持者,教学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他主张学习者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

他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设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与探究性,情境性,社会性,以及内在驱动性的学习等。

[9]小结:相关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阐述语法的教学作了铺垫。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的,他们容易接受一些新鲜的、有趣味性的东西。

从儿童的心理出发,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模式,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自主的学习,最终能将知识内化,实现全面的发展。

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原则与方法1、语法教学的原则①引导适当的原则。

教师在讲解语言规律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不要罗嗦,费时费力太多,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孩子糊涂及生厌。

邱岚指出,有些教师认为只有把语法知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才能保证孩子运用的正确性,而且往往把孩子犯的语言错误归因于讲得不够。

其实,学英语就像学游泳和驾车一样,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适得其反,最关键的就是实践、实际、再实践。

而且,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比不上成人,在涉及语言规律的解释时更应该特别注意适当引导。

要根据规律与意义的联系,设计交际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同时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和天性。

[3]②显性和隐形相结合的原则在语法教学方面,外国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显性语法教学)和“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隐性语法教学)。

[4]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

外国教育家指出“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需要运用抽象的思维能力,对智力还在发展的孩子采用“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的方法更为合适。

但邱岚认为,显性与隐形语法教学各有优势,两者并不矛盾。

使用隐性语法教学避免学生陷入满堂灌的局面,减少过于严肃机械的练习,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新项目。

例如做游戏、任务型教学法等等。

但隐性语法教学与显性语法教学相结合,则可以使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语法知识的同时在语言运用中内化语言结构,从而习得语言。

【3】③意义先行原则英国教育专家Jayne Moon(2000)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学习语言时,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上,他们很少注意到语言形式或语言规则。

而且,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获悉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

由于孩子的关注点在语言的意义上,如果在开始授课时,教师首先谈论语法规则,势必导致他们不感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孩子的天性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语法教学上,英国专家提倡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5]2、语法教学的方法对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个归纳。

①视觉感知,使语法概念生动化、形象化俞林指出,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 对他们来说, 由眼睛带来的体会是印象最深刻、最容易理解的。

让语法呈现形象化、直观化, 在形象感知中逐步体验语法规则。

由视觉感知带来形象思维, 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

图画法、表格法、简笔画就属于这一范畴。

这类方法适合教学名词复数形式; There are be句型; 过去时和比较级。

[6]②自编童谣、歌曲,学习语法规律邱岚指出,依据针对性原则,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各异的学习内容与学习特点,三、四年级学生多采用韵诗诵读来学习巩固语法规律,效果较好,既体会语言的美感,也能使学生对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形成兴趣,引起重视,在反复朗读中加深记忆,从而掌握语法规律。

在节奏鲜明,富于韵律感的歌谣中学习语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③运用任务型教学,巧妙创设教学情境邱岚改提出,传统的外语教学过多强调语言,忽略语言功能,往往把语言形式从语境和情境中脱离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