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语句翻译教案
学
译的能力。
目
3、通过训练,加强学生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掌握好高考文
标
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 1、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五字诀” 学
重 点
2、教会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教
学 难
五字诀在具体语段中的运用
点
教
学 方 讲练结合,归纳要点
法
教
具 准
多媒体课件
备
作
业 内
《赢在高考》语句翻译
学生口译
本点可略 讲
1、“留”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译: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学生可能
②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
概括不
录后序》)
学 生 讨 论 全,教师
译: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统率各 归纳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译:日日夜夜勤劳地工作,孤孤单单,受尽辛苦。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③填然鼓之 译:敲响战鼓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那里要知道他是生在我前还是后呢?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的特点: 删减法——文言中有些虚
点拨
路兵马。
③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译: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会这样呢? (以上三点可以概括出时间、地点、官职、人名不译,应保
留,进一步引导可以得出以下答案) 师生归纳该句翻译特点: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 小组讨论 学生归纳
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 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2、“删”
深渊也。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人不信,
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
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沉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
者,视此省哉! 《盲苦》 译文:有 一 个 盲 人 过 一 条 干 涸 的 河 流 。 从 桥 上 失 足 掉 下 , 两 只 手 抓 住 栏 杆 ,恐 惧 地 握 得 很 牢 ,心 想 放 手 一 定 会 掉 下 深 渊 的。路过的人告诉他说:“你不要害怕,只要放开手,下面 就是实地。”盲人不相信,抓住栏杆大喊。过了很长时间, 力气疲乏了,失手掉在地上。于是自我嘲笑说:“嘻嘻!早 知道下面是实地,何必那么长时间辛苦自己呢?”真理的道
的面前。 4、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介词结构后置)(调) 译: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
敌人。 5、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省略句)(补) 译:陈述茶制和盐制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
思。
(二)语段翻译 有盲子过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固握,自分失手必坠
五、课后作业:完成《蠃在高考》中相关习题。
展示学习目标: 1、记忆理解文言语句翻译的方法(五字诀); 2、掌握文言语句翻译的解题步骤。
(一)回忆巩固强化
1、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
展示 目标
对以前知 识点回顾
的两个原则是什么?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___、____。(信 达 雅) 师问生答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 首先要求准确表
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4、“补” ☆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组讨论 学生归纳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译:(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
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译文: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奇特的蛇,(蛇)黑色的皮质白色的
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
教师作一 定的解说
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过渡:要做到信达雅就必须 ——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为主,以____为辅 (直译 意译)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 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 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 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 结构。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直译”。 )
宾语、兼语和介词等。
5、“调”(此处重点讲解,主要是倒装句)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 译:(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 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
及到五字 诀中的所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省略句)
有要点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后置) 译: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
通过这三个文言语句的翻译,我们发现文言翻译需要注意很 多问题,仅仅识记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不够的。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文言语句的翻译。 二 、新授 展示:2009 年江苏省【考试说明】: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教师补充
花纹,(蛇)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死掉;(蛇)如果咬人,
没有什么办法医治。
③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译文:我从十五岁时就在轩中读书。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 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
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 小组讨论
分,使译文显得通顺。
学生归纳
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
路 本 来 是 很 平 坦 的 ,但 有 些 人 却 陷 在 空 想 中 ,抓 住 某 一 点 而 矜持自负,看看这个盲人的故事大概会醒悟了吧!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
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
的信心。
3、本设计重在让学生易于掌握,便于利用,注重实用性和可
操作性。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练习导入: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 学 生 写 好 此 三题 涉
意外变故。
后 口头作答
拜访我)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何况我和你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是为伴。
教师补充
译:那么智慧通达行为也就没有过失了。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
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
为今语。古汉语中还有一些通假字和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
容
教 学 后 记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 活动
备课
教学设想:
1、本课以学法指导和能力训练为重点,帮助学生归纳系
统的文言句子的翻译方法(直译),并指导其应用。
2、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 三字翻译目标和“翻
译五字诀”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引导
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
译: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
2、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补、
分散穿插 到各个知 识点
归纳展示
调)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3、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词类活用)(换)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
展示:五字诀要点 ①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 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②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 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 去。 ③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 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古今异义、通假字、词 类活用)。 ④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 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⑤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 汉语的语法习惯。
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 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 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 分等。
教师适当 补充
3、“换” ☆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组讨论 学生归纳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译: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
前三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
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
教师小结:五字诀是分开讲解,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牢记 五字诀,考虚全面,字字落实,做到意思明确清晰。下面我们试 着在具体语段中翻译句子。
三、课堂巩固练习 (一)语句翻译 1、 彼知吾将用之(管仲),必不吾予也。(宾语前置)(调)
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宋国有家姓丁的,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担水, 因此常占用一个劳动力在外边干这个活。后来他家里打了一口 井,再也不用出去担水了,所以他告诉人家说:“我们家打了井 后多出一个人来。”听见这话的人传开了说:“丁家打井挖出一个 活人来。”国都里的人也都这样传来传去,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 里。宋君派人向丁家问这件事,丁氏回答说:“我说的是多出一 个劳动力,并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来。”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言翻译需要注意的五个 要点留、删、换、补、调,希望大家牢记这五点,在今后的文言翻译 中熟练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