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翻译公开课教学案

文言翻译公开课教学案

文言文翻译
教学目标:
1、回顾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及方法。

2、通过情景演练让学生学会在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不失分。

3、用良好的心态面对文言文翻译题,有信心,不放弃。

教学重点:
以多个角度解析题型,巩固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同时学会在做题时拿分。

教学难点:
在讲解中,翻译方法的贯穿,实战演练中,答题方法的掌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在我们学习语文的时候,有的同学往往会觉得很困难,尤其是在学习古文的时候觉得更加棘手。

实际上,学习语文就是在玩一个文字游戏,高考语文就是一个严肃的文字游戏。

这堂课,我们就要学习如何玩好文言翻译这个文字游戏。

一)题型分析,方法回顾
1.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大卫.贝克汉姆者,英夷也。

修五尺又余,善淬练筋骨。

少时,以蹴鞠闻名于曼联,为人谦逊。

(教师点评)
我们之所以觉得高考文言难,是因为我们文言阅读里的人物我们不熟悉,换成熟悉的,我们便会觉得比较简单。

2.翻译标准
我们常说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但真正的高考题里面只需要达到“信”和“达”。

考纲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语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句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

3.分析题型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

从内容上来看,文言阅读只要考察的是人物传记。

从分值上看,总共两个题目,每个5分,总共是10分。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它的评分标准。

4.方法回顾
大家以前应该学过文言翻译的方法,“六个字”,即“留删换”、“调补贯”。

留,即对于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可以保留,不用翻译。

删,即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译文时可删掉。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换,即文言文中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

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补,即原句中有省略(如省略了应补充的
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等),或一一对应翻译不通顺时,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调,即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等。

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贯,即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不过,这种情况在高考时,不大可能会遇到,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二)课堂导练
我们上一次模考的时候文言翻译考了两个题。

每个题5分,现在我们以第二个翻译题为例,分析它的给分点。

(学生试做)
原题:7.(2)民闻当免,皆恐失之,大家牛车,小家担负,输租繦属不绝,课更以最。

参考答案:百姓听说(儿宽)要被免官,都担心失去他,(1分)富裕的大户用牛车装载,(1分)贫民小户或挑或背,(1分)前来交纳租税的人络绎不绝,(1分)(儿宽的)考核改为课最(或“排在最前头”)(1分)。

2.现在我们为下面一些同学对这个题的作答给分,分析它的得分点与失分点:
(1)百姓听说要罢免他,都害怕失去他,富有的便拉着牛车,普通的人便挑着担子,将租借的东西源源不断的运送回去,儿宽的政绩便改为最好的。

(概括失误点:词语翻译不准确——小贴士:语境推测)
(2)民众听闻在内吏当免,都怕失去他,大户人家用牛车,小户人家挑担子,交租税的人络绎不绝,使其考核政绩最好。

(概括失误点:该译的不译——小贴士:可译必译)
(3)百姓听说可以免费读书,都害怕失去这次机会,富裕的人赶着牛车,贫困的人担着东西,租繦属的人不断,课堂上全部坐满了人。

(概括失误点:以今译古,无中生有——联系上下文,寻找信息)
(4)百姓听说儿宽要被免官了,都害怕失去他这位好官,于是有钱人家就拿牛车拉着粮食,穷人家就担着粮食还租,还租的人络绎不绝,他的政绩变得最好。

(概括失误点:字迹潦草——小贴士:注意书写)
请学生分别指出其错误,然后概括说明,指出其失误的点以及老师给的小贴士。

三)拓展训练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

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

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

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

岁侵,米价翔踊。

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

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

”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

明年召拜户部尚书。

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

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

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

文言:
“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

且尽罢诸不急费。

”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

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

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

”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

瑾等大惧。

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

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

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

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

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

瑾诛,复官,致仕。

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参考翻译:(1)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关键词:赐、复、民业、力争各1分,句意1分)(2)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匍匐在金銮宝殿给皇帝上书,奏章递入皇宫,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关键词:偕、伏阙、入、不食各1分,句意1分)
四)自辅落实
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

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今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1)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不能肃淸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
参考翻译:
(1)陛下兴起战事,易于引起百姓叹息怨恨,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2)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至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
五)课堂小结
对文言工地有限的我们而言,尤其针对考试来说,要明确翻译要求,出了掌握留删补,调补贯,还要注意自己易出错的地方,做题时,想想老师给的小贴士。

这堂课就上到这里,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愿大家在高考时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