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一练习: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一练习: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四单元第十五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犯了不少错误,但都能够在紧要关头召开会议,纠正错误,指明新的出路,其中“八七会议”就是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会议。

以下关于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A.清算一些领导人的“左”倾错误B.决定开展土地革命C.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D.决定组织秋收起义[解析]“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答案为A项。

2.“八七会议”决议中指出:“工人阶级应时刻地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

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

”材料主要表明“八七会议”(A)A.继续在执行“城市中心道路”B.明确开展土地革命为总方针C.仍然犯了右倾机会主义思想错误D.将革命的矛头指向国民党[解析]材料主张工人阶级要参加暴动,建立城市政府,说明“八七会议”依然坚持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故A项正确。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给中国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D)A.必须尽快发动农民起来革命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解析]两次起义都是以攻打大城市为目标,没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导致革命受挫,带来的启示就是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D项。

4.1927年9月17日,毛泽东下令各团向浏阳文家市撤退。

9月19日,他在前敌委员会上分析了敌强我弱和工农革命军面临的严峻形势,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

这表明(B)A.毛泽东准备实施敌后战争B.毛泽东准备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C.毛泽东准备实施战略转移D.毛泽东依然坚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解析]秋收起义本打算进攻长沙,可是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只得放弃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因此选B项。

5.(2019·北京学业水平测试)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逐渐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这一思想包括(A)①武装斗争②土地革命③根据地建设④建立革命统一战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转战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这三者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故选A项。

6.(2019·珠海高一期末)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C)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

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头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打倒土豪分了田。

①红军长征的到来②土地革命的开展③红色政权的建立④人民的喜悦心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时间晚于题干中的时间,故①错误;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受到广大贫苦农民的积极拥护,故②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7.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

这属于(C) 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解析]1930年中国革命尚处于低潮时期,中国共产党无力攻打中心城市,材料中的计划显然是“左”倾错误思想的产物,是脱离中国国情的盲目行动,C项正确。

8.中央红军未能打破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D)A.国民党军队实力强大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基础薄弱C.红军的武器装备落后D.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指挥[解析]A、B、C三项都是军事行动的客观因素,并且在前三次粉碎敌人“围剿”的过程中就存在,因此不是第五次失败的决定因素。

D项是红军指导思想和作战方针方面的根本错误,应对失败负责。

9.(2019·安阳高一检测)《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天——遵义会议》中指出遵义会议的主题,一是“决定和审查在黎平会议所决定的暂时以黔北为中心,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二是“检讨在反对五次‘围剿’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

材料说明遵义会议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B)A.建立革命根据地B.调整军事斗争的策略C.转变党的指导思想D.批判博古“左”倾错误[解析]从材料信息“检讨在反对五次‘围剿’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判断遵义会议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调整军事斗争的策略,故选B项。

10.(2019·河南中原名校高一联考)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下表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反映的主要内容最有可能是(C)AB.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C.同党内的错误路线、思想和行为进行斗争D.教育说服少数民族群众和地方群众[解析]红军长征途中主要的威胁来自内部,也是这些会议反映的主要内容。

A项属于外部威胁,故A项错误;B项属于外部威胁,故B项错误;C项属于内部威胁,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D项属于外部压力,故D项错误。

11.“意味着共产党人能生存下来,并建立新基地。

……(毛泽东)他成为共产党新的稳固的领导人,此后他的理念也在党内受到遵从。

”这是西方对中国近代某一事件的认识,据此判断“新基地”是(C)A.井冈山地区B.遵义C.陕北地区D.华北地区[解析]材料的主要信息是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毛泽东稳固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这应该是在长征结束以后,此时中央转移到陕北地区。

故C项正确。

12.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D)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D.红军长征[解析]红军长征与“战略转移”“伟大传奇”相符,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三○年一月五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

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斗争。

一九三○年六月十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中强调:“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对比指出材料一中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并分别分析这两种革命道路在中共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是走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争论;第二小问结合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史实来分析。

[答案]不同主张: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左”倾领导人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历史地位: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犯“左”倾错误,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在其指导下中共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来该道路被放弃。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经过这两次大的反复,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是如何实现转折的。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来回答。

[答案]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

博古等人犯“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实现由内战向民族抗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

……毛主席稍后作了重要发言……批驳了博古为自己作辩护的观点。

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会上直接被批判的是博古。

批判博古,实际上就是批判李德。

因此,会议一开始,李德的处境就很狼狈,别人都是围着长桌子坐的,他却坐在会议室的门口……完全像是处在被告席的地位上。

别人发言时,我把发言的内容一一翻译给李德听,他一边听一边不断地抽烟,一支接一支地抽,垂头丧气,神情十分沮丧。

”(1)博古和李德在遵义会议上为什么会遭到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批判?[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从被迫进行长征的角度说明。

[答案]因为在第五次反“围剿”时,博古、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犯了“左”倾错误,给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

(2)在批判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后,遵义会议作出了什么重要决定?[解析]从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的角度切入说明重要决定的内容。

[答案]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遵义会议在历史上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解析]根据所学说明重要意义即可。

[答案]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