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学能手参赛教案《风筝》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的童年里哪些事情让你记忆最深刻?比如说什么事情让你最高兴?你们的回答不仅勾起了老师对童年美好的回忆,同时也让大作家贾平凹回忆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回想起自己写的那篇文章——出示课题《风筝》,让我们一起齐读课题,让我们带着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再读一遍课题。
二、整体感知,书写生字
1、课文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样写的,请大家读一读。
(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
2、(点击:“最大的快乐”使其变大)你们一定明白它的意思吧?生:非常非常的快乐。
生:没有办法形容的快乐。
生: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了。
3、那我们就用这种无法形容的、没有比这更快乐的心情来读课文。
在读课文的同时想想作者心情是怎么变化的?(指明说)
4、这篇文章通篇向我们诉说的是作者心情的变化。
老师这有三组词语,请大家讲一讲作者的心情变化。
出示三组词语: 做、精心、希望
放、拼命、奔跑
找、垂头丧气、磨坊
生:我们精心做着风筝,心中充满了希望,心里快乐极了。
生:放风筝的时候,我们依然快乐,在村子的田野里拼命奔跑着。
生:后来,风筝线断了,我们去找风筝,找到了磨坊还是没有找到,大家垂头丧气的。
(教师随机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3、细心的你们,把课文了解的非常清楚。
你们刚才说的,其实就是作者的心情变化。
老师要把你们说的结合在一起,变成一个长句子。
不过,多了几个空格,谁知道我想要说什么呢?(出示句子)我们(精心)做风筝,心里充满了(希望),放风筝时(依然)快活,喊叫着,(拼命)地(奔跑)。
可是风筝断线了,没了踪影,大家(垂头丧气),找呀找,水(磨坊)那里,也许能找到。
4、同学们填的非常准确,可以看出你们对课文内容认真品味了。
在这格长句中,还藏有本科的书写生字,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把会写的字变成红色)
5、你们看这个“奔”字,如同一个人在快速奔跑(出示课件)这里代表三只脚,表示跑得特别快。
上面的“大”要写的舒展,代表两手甩开。
(教师师范书写)还有两个字,(出示:丧、命、依)它们都有“捺”的笔画,写的时候,要舒展。
另外这几个字写好,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它们都有一个写在横中线上,这样字就稳了。
请同学们把
这四个字写在练习本上,每个字写两遍。
(教师巡视指导)。
三、细读课文,发挥想象,感情朗读
(一)读出做风筝“最大的快乐”
(过渡)我们精心地写着每一个生字,文中的小朋友精心地做着风筝,因为做风筝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啊。
请大家一起来读这段话。
(出示)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生齐读)
1、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只感觉到了三分快乐。
谁再来读,读出
你最到的快乐?(指一名读)
2、老师感觉到了十分快乐。
这里有一个词,“憧憬”(点击变红)
在字典的解释是——(谁知道?)
生:美好的向往
师:这个美好的向往在句子中,是指美好的、快乐的想象。
他
们一边精心做风筝,一边想什么呢?
出示:我们精心做着一格蝴蝶风筝,一边做,一边美美地想象:--------------
生1:我要上天了,我会飞得很高很高,和白云做伴。
生2:我要是和蝴蝶一样有一对轻盈的翅膀那该多好呀!
3、多么快乐,多么美好的想象啊,这就是“憧憬”,带着美好的憧
憬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这次我们男女生比赛来读
怎么样,女生先读(老师听出了百分的快乐)男生读(老师听
出了千分的快乐)
4、(教师随机贴出幸福鸟)是呀,在这幸福鸟的上面还有我们小
朋友的名字呢。
(随机写上班级男生的名字三个:你叫什么?你刚才回答问题特积极,老师发现你刚才朗读是特专注;你这节课的坐姿都非常好)
5、幸福鸟将带着我们的名字,带着我们全班小朋友的希望快乐飞
翔。
多么快乐,没有比这件事情更快乐的事了。
让再次读出做风筝的最大快乐吧!(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快乐)(二)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过渡:读得非常好,那就带着这种情感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同样也要读出最大的快乐。
)教师也随机出示第三自然段。
1、我们拼命地奔跑,快活地喊叫,我们会喊什么呢?(板书:快
活)
生1:幸福鸟!飞吧!飞到白云上去!
生2:幸福鸟!加油!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你!
2、作家贾平凹在小时候还积累了不少古诗呢,可能还会喊——(依
次出示《村居》《纸鸢》))学生刚开始会读诗,(刚才同学们是在读诗,老师希望你们能像作者和他的伙伴一样边放风筝,边喊诗)学生可以做动作,喊诗。
风鸢放出万人看,千丈麻绳系竹竿。
天下太平新样巧,一行习上碧云端
(三)体会丢风筝时的心情变化
过渡:哎呀,有人把最后一句诗喊错了,风筝断线了。
(配乐响起,师范读)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倏得便没了踪影。
1、(读完停顿)刚才我们还在快活的呼喊,现在,我们却是大惊失色(生接:千呼万唤)
2、我们呼唤什么呀?
生:风筝呀,风筝,你在哪里?
生:幸福鸟,你是我们的希望,千万要回来呀!
3、“千呼万唤”可不是你们两个人在呼唤,那应该怎样的呼唤呢?
生:所有的人都在呼唤。
4、那就只喊一遍吗?(生:是呼千万遍)
5、千呼万唤也唤不回断了线的风筝。
最亲密的伙伴飞走了,我们
不甘心,去找风筝!要找回我们的希望,找回我们的幸福。
(齐
读课文到最后)
6、此时我们的心情还是那么快乐,那么快活吗?(生:很伤心)
文中有一词能代表那个词是——垂头丧气。
(板书)
四、拓展训练
1、最后风筝找到没有,贾平凹并没有写下去,用了一个省略号给
了我们无穷的想象空间。
如果继续写下去会怎么写呢?
生:会写风筝找到了。
生:也可能会写风筝没有找到。
2、如果找到了一定会是这样的心情。
(出示表示快乐的词语,生读)
兴高采烈快快乐乐喜气洋洋
欢天喜地欣喜若狂
3、如果没有找到,心情一定会变化成这样:
垂头丧气愁眉苦脸心如刀割
心急如焚伤心不已
4、现在你们想不想也当回作家?(想)那好,请用上老师给大家
推荐的表示心情的词语,不文章继续写下去。
(出示)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5、我们嗲提贾平凹表达心声。
如果句子写通顺了,用上了表示心
情的词语,就可以在后面署上小作家“***”的名字。
6、哪位同学写好了,举手示意一下?好,请这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他们到了水磨坊,并没有发现“幸福鸟“,他们只好愁眉不展地离开了水磨坊。
只有小静一个人不回家,他静静地坐在
水磨坊里想办法。
(你真不愧是一位小作家呀!)生:没有!依然没有风筝的踪影!我们心急如焚,有一次大哭起来!幸福鸟啊幸福鸟,你究竟在哪里啊?你可知道我们有多
么的想念你!你快飞回来啊!(你这是大作家的水平啊!)7、请每一位达左脚站起来读一读自己的创作,可以对原来写的内
容进行口头修改。
五、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在你们的写作中,老师听到了有快乐的,有悲伤的。
找到了风筝当然快乐,悲伤一扫而光;如果没找到,心中依然充满希望。
不管风筝找到没有,做风筝、放风筝的那份快乐永远留在孩子们的心
中。
知道现在,作者都已经做爷爷了,还是觉得——
出示:(齐读)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