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动漫天地课题名称:第1课感受漫画造型课题名称:第2课我喜欢的卡通画课题名称:第3课会动的动漫画单元主题:第二单元纸的造型课题名称:第4课纸立体造型课题名称:第5课装饰环境课题名称:第6课立体面具单元主题:第三单元神州巡天课题名称:第7课我的飞船课题名称:第8课未来太空城课题名称:第9课感受塞尚的构图课题名称:第10课我学塞尚画静物单元主题:第五单元泥偶的故事课题名称:第11课有个性的泥偶课题名称:第12课泥偶的故事单元主题:第六单元彩墨天地课题名称:第13课身边的静物课题名称:第14课熟悉的人物单元主题:第七单元电脑给我新本领课题名称:第15课图形的变化课题名称:第16课多彩的服装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动漫天地课题名称:第1课感受漫画造型✧知识要素了解漫画的造型特点✧技能要求:用流畅的线条表现漫画特征✧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欣赏各种漫画造型,感受漫画的艺术特点,体验卡通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实践与创造:选择一种表现形式,临摹或创意一幅漫画欣赏与评议:能感受评议漫画幽默、寓意、讽刺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漫画的艺术特点、造型手法和表现形式✧教学难点造型夸张,表现得有幽默感、有寓意或有讽刺意义✧教学过程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在课前搜集自己喜欢的漫画作品。
分小组或班级形式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喜爱的原因。
2.教师出示优秀漫画作品,请学生欣赏并谈感受。
3.教师小结:①漫画具有幽默、寓意、讽刺等特点。
②漫画造型运用变形、夸张等手法,强调人物的形象特征和鲜明个性。
③有独幅漫画、连环漫画、多分镜漫画等多种表现形式。
④有线描、水墨、色彩等绘画方式。
二.尝试与讨论1.学生尝试用漫画的造型特点临摹或创意一个人物造型。
2.展示、交流感受。
3.讨论:连环漫画和多分镜漫画的形式有什么不同的设计要求?4.交流、小结:①故事短小、有趣,表达幽默、寓意或讽刺。
②人物造型夸张、体现个性特点。
③画面连贯、人物形象统一。
④分镜漫画还要注意画面的分割有新意。
三.想象与实践1.故事的创意交流,到身边找幽默的、有寓意的、讽刺性的短小故事。
2.交流表现构思。
①分几个画面或镜头表现。
②每个画面或镜头中要表现出哪些情节或动作。
③人物形象的设计,体现什么性格特点。
④添加背景。
⑤幽默感、寓意性或讽刺性是否强。
3.绘画草图。
交流、修改。
4.涂色。
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
2.互评,教师评议。
①题材是否有幽默感、寓意或讽刺性?②人物造型设计是否夸张有个性?③画面情节安排是否连贯?创意如何?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动漫天地课题名称:第2课我喜欢的卡通画知识要素了解卡通画造型特点✧技能要求: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卡通特征✧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感受卡通画的特征和充满活力的儿童心理,体验卡通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实践与创造:临摹卡通造型,添画相适应的动作和环境欣赏与评议:说说卡通形象的造型设计与个性特点的表现✧教学重点根据卡通造型的特点,表现一个有个性的卡通人物✧教学难点人物夸张表现后,各部分的整体感✧教学过程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
说说喜欢的原因。
2.教师小结:卡通画是儿童喜欢艺术形式之一。
画面幽默夸张,人物个性鲜明,色彩鲜艳,时代性强。
漫画式地表现儿童充满活力的情趣。
二.比较与讨论1.出示漫画作品和卡通人物造型,请学生观察比较。
2.讨论、交流,小结卡通人物造型的特点:①漫画人物造型简单、概括、夸张,色彩也较朴素。
②卡通画幽默夸张,有时代感,人物性格特征鲜明,服饰刻画仔细,色彩鲜艳,画面视觉冲击力强。
③卡通人物造型特点:表现细致的发饰;明亮的大眼睛;比例修长的腿部……三.想象与实践1.临摹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造型,能较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2.根据提供的漫画形象,设计添加动作和相关背景。
①临摹已有人物头像。
②设计,添加动作。
服饰、动作要符合人物年龄、性格特点。
线条流畅。
③添画背景。
④涂色。
色彩鲜艳、均匀。
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
2.互评,教师评议。
①是否抓住卡通人物造型特点来表现?②设计、添加的动作是否符合人物年龄、性格特点。
是否有创意?③添加背景后,主体是否突出?④线条是否流畅?色彩是否鲜艳?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动漫天地课题名称:第3课会动的动漫画✧知识要素了解动漫画会动的原理✧技能要求:探究动漫画会动的几种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知道动画电影的放映原理,体验卡通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实践与创造:自己制作一个会动的小影片欣赏与评议:发现他人制作的好创意,并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学重点了解动画放映的原理并动手绘制会动的小影片✧教学难点设计绘画的动作有连续性✧教学过程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欣赏小动画。
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说一说,或动脑筋想一想,影片中的画面是怎样动起来的?2.教师小结:动画电影是将许多连续的画面一个个排列在胶片上,通过快速放映,画面就“动”起来了。
3.介绍其他画面会动的形式:走马灯、皮影戏。
二.启发与尝试1.看书、自学。
有哪些简易的方法可以让小影片动起来?2.思考、讨论:有哪些制作要求。
3.小结:图片在粘贴固定的时候,位置要对齐,,否则影响动画的放映效果。
4.学生尝试:①给线描稿涂色。
(各部位颜色要基本一致)②剪下纸片。
③粘贴在铅笔上或装订成小书。
5.游戏,观看小影片。
三.想象与实践1.交流游戏感受。
2.讨论:图片的绘制又有什么要求呢?3.交流、小结:①每个画面中的动作有连续性。
幅度不大。
②人物形象清晰。
③根据动作安排好人物的位置。
4.作业:自己设计绘制几个连续的画面,并动脑筋让画面动起来。
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创造。
2.互评,教师评议。
①动画放映的效果如何?②动作设计有趣、清晰。
③画面动起来的方法有创意。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纸的造型课题名称:第4课纸立体造型✧知识要素平面到立体的变化✧技能要求:平面到立体的折刻✧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发现生活中简洁、美观的立体造型,感受生活的美好。
实践与创造:用纸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欣赏与评议:感受立体造型的丰富变化✧教学重点学会把平面的纸制作成立体造型✧教学难点立体造型中线形的组合安排,以及曲线的清晰折制✧教学过程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立体造型的相关图片。
2.分小组或班级形式进行图片的交流,介绍自己搜集的立体造型。
3.教师出示立体造型图片,请学生欣赏并谈感受。
4.教师小结:立体造型美观、简洁,具有立体感强、变化丰富、视觉效果好的特点。
二.启发与尝试1.请学生尝试:把平面的纸张制作出立体效果。
2.讨论、交流不同的制作方法。
3.小结:折是最基本的制作方法,还可以进行刻、剪、卷等,都可以让平面的纸张呈现出立体效果。
4.设计草图并交流,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5.小结:设计的时候、线条不宜复杂,要注意线条的疏密、曲直组合和变化。
三.想象与实践1.在尝试作业的时候,有没有具体的困难?2.讨论、交流,解决折痕不够清晰、流畅的问题。
3.创意制作立体造型。
①设计草图;②用刀片轻划需折制的线条;③用刀片刻划需刻的线条、部位;④折制,最后完成纸张的立体效果。
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所用的方法。
2.互评,教师评议。
①线条组合如何,是否简洁又有变化?②运用了哪些技法,是否有创新?③线条折制是否清晰,立体感是否强?3.立体造型还可以运用在哪些地方?单元主题:第二单元纸的造型课题名称:第5课装饰环境✧知识要素立体构成的组合变化✧技能要求:初步学习立体构成✧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欣赏现代雕塑,感受立体造型的特点,体验城市新面貌带来的美好享受。
实践与创造:用纸设计制作一个能装饰环境的立体造型欣赏与评议:感受现代雕塑新颖的造型和独特的设计美✧教学重点把纸立体元素进行排列组合,成为立体造型✧教学难点纸立体元素进行排列组合时的疏密变化、节奏感的设计✧教学过程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环境的图片。
2.欣赏纸立体造型的作品,分小组或班级形式开展讨论、交流。
(说说对立体造型的感受,介绍一下立体造型的特点:思考制作方法等)3.教师小结:这些立体造型新颖、简洁,有现代感。
以几何形体为主,运用了多种方法进行组合,可以成为装饰环境的立体设计图。
4.教师出示优秀现代环境雕塑图片,请学生欣赏比较。
二.启发与讨论1.欣赏纸立体造型作品,请学生讨论、分析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立体造型。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组合、制作。
2.交流、小结:①把几何形纸片进行插接。
②折制纸立体元素,进行组合变化。
③在一纸立体形体上进行装饰变化。
3.讨论;在进行组合、变化的时候怎样才能兼顾既有丰富变化又有整体感。
4.小结:组合的时候要有疏密变化,注意节奏感。
三.想象与实践1.创意制作:①想表现自己的什么感受或想法;②折制多个基本纸立体元素;③进行组合、排列;④粘贴固定;⑤进行调整;⑥利用事先搜集的环境图片,制作成装饰环境的立体效果图。
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介绍自己的构思。
2.互评,教师评议。
①创意如何?造型是否新颖,具有现代感?②立体元素的组合是否有疏密变化又有序?③是否在立体造型中包含了一定的寓意?④作为纸工作业,作品是否挺刮、整洁?⑤各个形体粘贴、固定是否牢固?单元主题:第二单元纸的造型课题名称:第6课立体面具✧知识要素平面到立体的变化✧技能要求:立体面具制作方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欣赏面具图片,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了解中国传统的面具艺术。
实践与创造:用纸设计制作一个新奇、有趣的立体面具欣赏与评议:感受面具的装饰美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用纸设计制作一个新奇、有趣的立体面具✧教学难点面具的各部分的立体表现✧教学过程一.欣赏与感受1.请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面具的相关资料。
分小组或班级进行资料的交流,介绍面具的作用、特点,以及自己的感受等。
2.教师出示面具图片,请学生欣赏。
3.教师小结:面具是民间工艺美术品之一,根据国家与地区的不同,风格各异。
往往用于祭祀、节日、表演等活动中,具有造型夸张,用色大胆等特点,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二.启发与讨论1.揭示课题。
2.讨论:如何表现一个立体面具?3.交流、小结:面具的脸型、五官和装饰部分都可以运用各种纸立体造型的技法来表现。
4.师生共同举例分析。
三.想象与实践1.设计草图。
2.交流构思,相互提出意见和建议。
3.创意制作。
①制作有立体感的脸型;②运用各种方法制作有立体感的五官;③粘贴五官;④添加装饰部分,并进行调整。
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
2.互评,教师评议。
①面具是否有立体感?②创意如何?面具是否夸张?③是否创意了新的造型方法表现立体感?④色彩搭配是否大胆?各部分相互突出?⑤作为纸工作业,作品是否整洁?⑥各个形体粘贴、固定是否牢固?单元主题:第三单元神州巡天课题名称:第7课我的飞船✧知识要素纸立体的制作组合要素✧技能要求:多种纸立体的制作方法及组合✧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欣赏了解飞船,感受飞船对人类发展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学习,不断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