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多功能文具盒_沪教版-教育文档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多功能文具盒_沪教版-教育文档

第1课多功能文具盒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线描的形式写生文具盒,并通过想象进行添加与组合,画出具有多种功能的文具盒。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和讨论中发现例外角度文具盒的外形变化,能用流通的线条来表现。

能针对自己文具盒的外观和实用等方面,选择多种适合的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结合生活经验发表自己对文具盒功能的设想,激发创意的热情和关注生活、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2作业要求(分层):
基础层面:了解文具盒的基本功能及外形特征,能够运用流通的线条画出打开或合拢的文具盒,并表现出一定的厚度。

拓展层面:能够仔细观察并写生出例外状态、例外角度的文具盒。

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设计出自己需要的多功能文具盒。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写生文具盒并想象表现文具盒的多种功能。

教学难点——设计表现具有独到功能的文具盒。

4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优秀作品、课件等。

学生——文具盒、铅画纸、油画棒、记号笔等绘画涂色工具。

5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1课时)
一、交流与发现:(约3分钟)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用品具有多种功能?多功能的事物有哪些优点?[从生活中的事物去发现,调动学生的经验体验。

并在交流中扩大相互的经验范围,潜在地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铺垫。

]
2)揭示课题
二、启发与讨论:(约7分钟)
1)说一说:出示一些造型和功能比较典型的文具盒,也可以针对自己的文具盒,平时使用文具盒主要是起什么作用?
文具盒的基本造型是什么?
还需要增加什么功能?
[还是围绕学生的亲身体验展开教学,在平时使用文具盒的过程中,能发现和感受文具盒的便当之处和不足之处,交流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为之后的表现做好准备。

]
2)看一看:出示图片进行观察、比较。

讨论发现表现得更形象的方法。

出示图片观察、思考,了解添加的功能部分与文具盒的协调与趣味性要求。

[多组图片的观察比较,在讨论中让学生自己发表对图片的见解,从而逐渐完善思考的诸多方面,在写生加创意之前对自己的作品有比较统统的概念,表现之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

]
3)画一画:教师与学生合作演示,也可以请几个学生分组在黑板上进行绘画。

[可以示范文具盒的部分,让学生进行添加统统作品。

不仅可以了解绘画步骤和要求,还可以发现一些简易出现的问题或者风趣的表达。

]
三、写生与创作:(约20分钟)
1)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欣赏:(约5分钟)
1)作业展示:可设计小组展示,也可全班展示在黑板上。

[尽量扩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量,让更多的学生敢于、乐于表现自己、欣赏评价他人。

]
2)生生互评:发现他人作品中有特点、有创意的表现。

3)教师简评:
[依据分层的要求进行分别评价]
4)课后拓展:思考生活中的其他器物,能否添加新功能组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