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护理要点
1.气体交换受损
⑤加强病情变化的观察 严密监测血压、呼吸、 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检查血电解质、血 气分析等。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意识、精神状 态、皮肤颜色及温度、肺部啰音的变化。 ⑥加强心理护理。恐惧和焦虑可导致交感神经兴 奋性提高,使呼吸困难加重。医护人员在抢救时 必须保持镇静、操作熟练、忙而不乱,使病人产 生信任与安全感。避免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以 减少误解。
5.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2、观察洋地黄中毒的表现
1)心血管系统 快速型心律失常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
毒的特征性表现。
2)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常
是洋地黄中毒的首发症状。
3)神经系统 头痛、头晕、嗜睡、抑郁、对刺激过敏、疲
乏无力、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等。
5.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病毒性心肌炎
心力衰竭护理要点
viral myocarditis
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23岁。半年前于“感冒”后出 现逐渐加重的胸闷、心悸、气急,近一月 经 常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昨晚大 便后 又出现呼吸困难并加重,不能平卧, 咳 嗽, 咳泡沫样痰及粉 红色血色痰而就诊入院。
病例分析
T37.50C、P130次/分、BP120/70mmHg,R30 次/分, 明显发绀,大汗,端坐呼吸。颈静脉 怒张,心界扩大,第一心音减低和心动过速;心 尖区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奔马律; 双肺布满中小水泡音及哮鸣音;肝肿大、肝 颈静脉返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均正常; 肝、肾功能正常
护 理 诊 断
1.气体交换受损 与左心衰竭致肺循环淤 血有关。 2.心输出量减少 与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收 缩力减弱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4.体液过多 与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 钠、水潴 留有关。 5.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与应用洋地 黄过量有关。
护 理措 施
慢性心力衰竭
1.基本病因:
①原发性心肌损害:
②心脏负荷过重:容量负荷/压力负荷
慢性心力衰竭
2.可能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的因素:
(1)感染
以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
(2)身心过劳 (3)严重心律失常 快速型心律失常 (4)血容量增加 (5)其他 药物使用不当、环境与气候的突变、合并甲状
腺功能亢进症、贫血、肺栓塞、妊娠及分娩等。
1)休息与体位 轻度水肿应限制活动,重度水肿 应卧床休息,伴胸水或腹水者应半卧位休息。
(三)护理措施
4.体液过多
2)饮食护理 低盐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 食盐摄入量少于5g/天,入水量低于1500ml。 3)用药护理 使用利尿剂的护理,袢利尿剂 和噻嗪类利尿剂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低钾 血症,从而诱发心律失常或洋地黄中毒。 4)病情监测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测 量体重,尿量<30ml时,报告医生;
3.活动无耐力
4)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 卧床期间加强生活 自理,进行床上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以保持 肌张力,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5)当病人活动量增加时应给予鼓励,以增加病人 的信心
4.体液过多
(一)相关因素
与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钠、水潴 留有关。
(二)护理目标
病人能叙述并执行低盐饮食计划,水肿减轻或消 失。
5.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一)相关因素
与应用洋地黄过量有关。 能叙述洋地黄中的表现,一旦发生中毒, 得以及时发现和控制
(二)护理目标
(三)护理措施
5.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1、洋地黄中毒的预防
1)病人服药前,应听1分钟心率。指导病人在服地
高辛前听心率、测脉搏,当脉搏<60次/分钟或
节律不规则应暂停服药并通知医生。 2)严格按医嘱给药。必要时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 3)存在上述诱发因素时,应慎用洋地黄类药物。
3.洋地黄中毒的处理
1)停用洋地黄。 2)如血钾低应补充钾盐,可口服或静脉补充氯化钾,同时 停用排钾利尿剂。 3)纠正心律失常,如血钾不低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首选利 多卡因或苯妥英钠,心率缓慢者可用阿托品静脉注射或临 时起搏。电复律一般禁用,因易致心室颤动。
思考题
1、急性左心衰的急救与护理内容。
5、测生命体征q.1.h
6、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缓泻剂
7、严格控制输液量及滴速,警惕再次
诱发心衰
2.心输出量减少
8、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及副作用,扩张 型心肌病用洋地黄者因对洋地黄耐受性差, 故应警惕发生洋地黄中毒。 9、严密观察有无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的心脑 供血不足表现,如出现头晕、黑矇时立即 下蹲或平卧抬腿,防止晕厥而发生意外。 10、如有心律失常发生,立即通知医师, 并做好抢救配合工作
病理生理与其临床表现的关系
肺循环 淤血
体循环 淤血 心输出 量不足
呼吸困难
肺水肿
颈静脉怒张 肝颈静脉返流征 皮肤苍白 发绀
水肿
肝肿大压痛 肝功能异常 尿量 心源性 休克
疲乏无力 失眠嗜睡
心功能分级 (NYHA,1928)
I级:病人患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 Ⅱ级:心脏病病人体力活动轻度受限。 Ⅲ级:心脏病病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 IV级:心脏病病人不能从事任何活动。休息时亦有症状, 体力活动后加重。
2.心输出量减少 (一)相关因素 与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收缩力减弱有关 (二)护理目标 维持足够心输出量,表现血压、脉 搏正常 (三)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心电监护,专人护 理
2.心输出量减少
2、吸氧,氧流量2-4L∕min
3、记24小时出入量
4、低钠饮食,必要时限水
(PCWP)、心排出量
(CO)、心脏指数(CI)、 中心静脉压(CVP)。其中 PCWP反映左心功能状况, CVP反映右心功能状况。治疗Fra bibliotek
(一)病因治疗 1.去除基本病因 2.去除诱发因素
治
疗
(二)减轻心脏负荷
1. 休息及镇静剂的应用 2. 控制钠盐摄入 3. 水分的摄入
4. 利尿剂的应用
5.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2、洋地黄中毒的表现、处理有哪些?
3.活动无耐力
(一)相关因素
与心排血量下降有关。 能说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遵循活动计划,主诉活动 耐力增加。
(二)护理目标
(三)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增 加活动量。 2)了解病人过去和现在的活动形态,评估病人恢复以往 活动的潜能。
3.活动无耐力
利用M型、二维、多普
勒超声技术判断心脏的 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2.超声心动图 3.心电图检查 4.心导管检查
可有左心室肥厚劳损、 右心室肥大等心电图改 变。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2.超声心动图 3.心电图检查 4.心导管检查
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
3)制定活动目标和计划,告诉病人运动训练的治疗作用, 鼓励病人体力活动,督促其坚持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增加 活动量,可结合6min步行试验、 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值、病人年龄等与病人家属一起制定个体化的 运动方案。
4)活动指导
心功能Ⅰ级:不限制病人一般的体力活动,但要避免剧
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急性心力衰竭
定义: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
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症。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引起的急性肺水肿,
由于左心室排血量急剧下降或左心室充盈障碍引起肺循环
压力骤然升高而导致急性肺水肿。
急性心力衰竭
基本病因: ①与冠心病有关的急性心肌梗死、乳头肌梗死断裂、室间隔 破裂穿孔等; ②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断裂所致急性心脏 瓣膜性反流; ③其他,如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型心律失常)、输液 过多、过快等。
心功能Ⅱ级:体力活动应适当限制,增加午睡时间,强 调下午多休息,可做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
3.活动无耐力
心功能Ⅲ级:一般的体力活动应严格限制,每天休息时间 要充分,增加卧床休息的时间,可以自理日常生活或在他 人协助下自理。
心功能Ⅳ级:绝对卧床休息。
4)活动过程中的监测:若病人活动中有呼吸困难、胸痛、 心悸、头晕、疲劳、大汗、面色苍白、低血压等情况时应 停止活动。运动治疗中需要进行心电监护的指征包括:左 室射血分数(LVEF)<30%;安静或运动时出现室性运 动失常;运动时出现收缩压降低;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的幸存者。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胸部X线检
左心衰竭时可有肺门阴
查
影增大、肺纹理增加等
2.超声心动图 3.心电图检查 4.心导管检查
表现;右心衰竭的病人 可见右心室增大,有时 伴胸腔积液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2.超声心动图 3.心电图检查 4.心导管检查
提示心腔大小变化、心 瓣膜结构及功能情况。
1.气体交换受损
(一)相关因素 与左心衰竭致肺循环淤血有关。 (二)护理目标 病人呼吸困难减轻或消失 (三)护理措施
①保持静脉输液通道通畅;
1.气体交换受损
②体位:取坐位,双腿下垂,必要时给予四肢轮扎,以减 少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③吸氧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 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使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减 少,从而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给予30%-50% 乙醇湿化,有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增加气体交换的面 积 改善通气。病情稳定后可改为2-4L/min。 ④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吗啡、呋塞米、硝普钠、西地 兰等),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贝那普利、氯沙坦、螺内酯)、 β受体阻滞剂等。并观 察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