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启蒙运动
康德
评价: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
(1724—1804年)
体地位
①人非工具 ; ②尊重他人
最终确立 人的主体地位
③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史料 3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ꎬ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 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 “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 (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 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 材料四: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 、 居住 、财产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在政府的组织 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总结启蒙运动的影响。
1.对欧洲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对世界 (1)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2)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④建立开明君主制(君主立宪)
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很多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受到广泛欢迎。当时,很多贵族 和高级教士都以读伏尔泰等人的作品为时尚,一些人还把伏尔泰和卢梭等人的画像 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本图是一位法国贵妇人在自己的沙龙和朋友在伏尔泰塑像的注 视下读伏尔泰的作品。
3、卢梭: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
(3)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③都主张实行法治,为未来的资产阶级政权设计了蓝 图。
启蒙思想家宣传人权与法治的观点:
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需法律维护
社会契约
人权
(公民取 代臣民)
法治
(取代人治)
三权分立
政体: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追寻启蒙之果
• 材料一: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
和卢梭毁了法国!”
----《法国革命论》
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 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 思想的发展。
“宗教改革”后,旧教和新教的斗争厮杀甚至战争,在各个国家 都有,特别在法国尤其严重。十七八世纪的欧洲,神学还占据着相当 的地位。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几位法国国王曾说: 路易十四:“朕即国家”。 路易十五:“我只是从上帝那里接受王冠,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 我一人,不依附于他人,也不能让别人分享。” 路易十六:“因为我想这样做,这就合法。” 英王詹姆士一世宣称:“上帝直接赋予了世袭君主以神圣不可侵 犯的最高权力,人民的全部义务就是无抵抗的服从。”
伏尔泰 《牛顿哲学原理》
卷首插图
一、历史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2.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 会的思想束缚。 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科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锐利 的武器。
外部因素: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成为反宗教的武器。
材料三:卢梭设想人们彼此都以平等身份共同签定契约…社会 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 —张跃发主编《近代文明史》
材料四:自由之花要不断的用暴君的鲜血浇灌,才能长的茁壮。
材料五: “没有一个人富得能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 出卖自己。”
3、卢梭
①天赋人权; ②主权在民; ③社会契约论; ④民主共和制构想
——吴恩裕:《西方政治思想史论集》
以上反映出17-18世纪欧洲怎样的政治状况?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此提出了哪些政治要求?
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
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
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
牛顿
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
为,那就太奇怪了。
夏特莱侯爵
—伏尔泰《愚昧的哲学家》
夫人
伏尔泰
核心探究 探究二 核心归纳
【归纳1】欧洲启蒙运动的特点
(1)特点:
① 从批判的对象看,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 ② 从批判的领域看,集中于政治领域。 ③ 从批判的方式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诉诸理性,宣扬理性。 ④ 从历史作用看,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
作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的思考和判断。 (4)从指导思想上看,从人性发展到理性。 (5)从内容主张上看,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追求自由、平等,
进而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
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影响: (1)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开展:严复翻译了很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
的“民权”思想,对戊戌变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资产阶 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二、概况
1.发展历程: (1)17世纪末兴起于英国(霍布斯、洛克)
原因: ①资本主义最为发达,资产阶级最为强大 ②17世纪英国成为欧洲科学的中心 ③英国是资产阶级政治的发祥地
(2)18世纪在法国出现高潮(伏、孟、卢)
(3)18世纪中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康德)
2、核心:理性主义
启蒙思想家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一切都必须 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迷信、偏私、 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 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材料一:“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 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 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赋予的自由, 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二“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 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 ——卢梭
洛克
(1)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建立政府的 目的是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力,人民有权推 翻或更换胡作非为的的政府
(2)赞成君主立宪
(3)较早提出分权学说 立法权(议会)、行政权和对外权(君
主掌握)
法国主要启蒙思想家及观点主张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1、孟德斯鸠: 资产阶级国家学说 和法学理论奠基者
第一步
议会
1.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 人自己的“理性”,
2.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 ,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三、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霍布斯
主张:(1)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 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 (最早提出社会契约论) (2)反对君权神授,但不反对君主专制。 (3)宗教是人类无知的产物,但又认为 宗教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著作:《利维坦》 评价:既提出了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 封建落后意识。
材料3 : …教皇是“两足禽兽”, 基督教传教士是“文明的 恶棍”,…现存社会的一 切灾难都来源于无知,而无知是 教会造成的。----伏尔泰
请思考:材料1,2,3分别反映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反对君主专制 和教会统治
对18世纪欧洲 产生巨大影响
请思考:
第二步
立法权
孟德斯鸠提出此方案的目的?
第三步
司法权
制约 与 平衡
行政权
法庭
君主
①三权分立学说; ②法的精神;
③君主立宪制构想
成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原则
2、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材料1 :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
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2 :自由只存在于依靠法律进行统治的地方, …在法律 面前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核心探究 探究二 核心归纳
【归纳2】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从批判对象上看,由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拓展为封建专制制度。 (2)从涉及的领域看,由文学、艺术领域拓展到宗教、哲学、
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领域的各个方面。 (3)从批判形式上看,摆脱了文艺复兴的宗教外衣,提倡理性
想准备。
《康德传》的作者德国的 阿尔森•古留加这样评述康 德,一方面将自己感性的生 活欲求压 缩到如此低微的程度,另一 方面又把理性的精神探索发 挥到了如此的淋漓尽致。康 德从没有出过远门思考范围 却横跨宇宙 。
康德
44、康德: 追求思想的自由 、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 而是自己的目的
有人怀疑康德乃是孔子死后 的灵魂在两千多年后的再生
古希腊《维纳斯》 中世纪的圣母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请思考: 四幅图片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怎样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先哲
西 方 中世纪 人 文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精 神 成熟:启蒙运动
人文精神的起源
人文精神的湮灭
人文精神的复兴 发展 人文精神的成熟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 性 之 光
为资产阶级革命 提供理论武器
⑤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在于财产的私有, 但不反对私有制
百科全书派:
(1)代表人物:狄德罗,《百科全书》
(2)思想主张: ①宣传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 ②认为人人享有与生具有的自然权力 ③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把部分权力交给国家 以保证人们的权力。
(3)影响: 成为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史料 3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上,提出社会契约 论和人民主权说。 影响:这些主张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归纳启蒙思想家的共同观点
①都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 特权
②都主张 “天赋人权”;都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 等和个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