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大学]吉大20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1

[吉林大学]吉大20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1

【奥鹏】-[吉林大学]吉大20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甲系私营速递公司卸货员,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收取的货物从汽车上卸下,再按送达地重新装车。

某晚,乘公司监督人员上厕所之机,甲将客户托运的一台价值一万元的摄像机夹带出公司大院,藏在门外沟渠里,并伪造被盗现场。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诈骗罪B、职务侵占罪C、盗窃罪D、侵占罪正确答案:C第2题,甲某加工生产了100件计6万盒、批号为“991104”的假普利胃炎胶囊,分3次出售,得赃款11.282万元。

()A、甲某构成非法经营罪B、甲某构成诈骗罪C、甲某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D、甲某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正确答案:D第3题,农村青年某甲到供销社买东西时与营业员发生争执。

产生报复之念,遂取出自家的农药“乐果”30毫升,返回供销社,并乘营业员不注意,将“乐果”倒入食盐池内,致250公斤食盐被污染。

因及时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

某甲的行为构成:()A、投放危险物质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未遂)C、故意毁坏财物罪D、故意杀人罪(未遂)正确答案:A第4题,甲某因为乙某纠缠其女友产生报复心理。

某日甲某让女友约乙某至某饭店,并纠集另三人将乙某带到饭店的包间内,对乙某殴打。

造成乙某轻伤。

次日凌晨5时许,甲某以打断腿相威胁,向乙某索要1万元。

乙某打电话以在外打架致人受伤需赔偿医药费为由,向他人借钱。

甲某次日10时许冒充乙某朋友到乙某公司取走4600元。

甲某构成:()A、抢劫罪B、绑架罪C、故意伤害罪和敲诈勒索罪D、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和故意伤害罪正确答案:C第5题,甲某是某国有银行办事处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储户存入的委托贷款80余万元不入账,归个人用于经营汽车运输、赌博、炒股以及购买房子、家具等。

贷款期满后,甲某采取自制取款凭条透支储户存款的手段归还了上述80余万元的委托贷款。

致使库款与账面不符,出现80余万元的亏空。

为了对付上级的财务检查,甲某找到乙某,请乙某以个人名义与办事处签订了一份虚假的80万元贷款合同,用以冲抵该80万元的亏空。

在财务检查时,会计从账面发现办事处尚有乙某的80万元贷款没有收回,督促甲某收回该笔贷款。

于是案发。

()A、甲某构成贪污罪,贪污金额为160万元B、甲某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犯罪金额各80万元C、甲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金额为160万元D、甲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金额为80万元正确答案:D第6题,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

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

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故意伤害罪、盗窃罪B、故意伤害罪、抢劫罪C、故意伤害罪、抢夺罪D、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正确答案:D第7题,甲在某银行的存折上有4万元存款。

某日,甲将存款全部取出,但由于银行职员乙工作失误,未将存折底卡销毁。

半年后,甲又去该银行办理存储业务,乙对甲说,你的4万元存款已到期。

甲听后,灵机一动,对乙谎称存折丢失。

乙为甲办理了挂失手续,甲取走4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侵占罪B、盗窃罪(间接正犯)C、诈骗罪D、金融凭证诈骗罪正确答案:C第8题,下列甲的哪种行为应当以包庇罪定罪处罚?()A、甲明知乙是犯罪分子为其作假证明帮助逃避刑事追究的B、甲在刑事诉讼中对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鉴定帮助逃避刑事追究的C、甲收买证人丙指使丙向司法机关作伪证以帮助丁逃避刑事追究的D、辩护人甲指使证人乙作伪证以帮助其委托人逃避刑事追究的正确答案:A第9题,何经理为了销售本公司经营的医疗器械,安排公司监事刘某在与某市立医院联系销售业务过程中,按销售金额25%的比例给医院四位正、副院长回扣共计25万余元。

本案中,该公司提供回扣的行为构成何罪?()A、行贿罪B、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C、单位行贿罪D、对单位行贿罪正确答案:C第10题,甲持西瓜刀冲入某银行储蓄所,将刀架在储蓄所保安乙的脖子上,喝令储蓄所职员丙交出现金1万元。

见丙故意拖延时间,甲便在乙的脖子上划了一刀。

刚取出5万元现金的储户丁看见乙血流不止,于心不忍,就拿出1万元扔给甲,甲得款后迅速逃离。

对甲的犯罪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抢劫罪(未遂)B、抢劫罪(既遂)C、绑架罪D、敲诈勒索罪正确答案:B第11题,甲向乙行贿五万元,乙收下后顺手藏于自家沙发垫下,匆忙外出办事。

当晚,丙潜入乙家盗走该五万元。

事后查明,该现金全部为假币。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用假币行贿,其行为成立行贿罪未遂,是实行终了的未遂B、丙的行为没有侵犯任何人的合法财产,不构成盗窃罪C、乙虽然收受假币,但其行为仍构成受贿罪D、丙的行为侵犯了乙的占有权,构成盗窃罪正确答案:C,D第12题,某日,甲醉酒驾车将行人乙撞死,急忙将尸体运到X地掩埋。

10天后,甲得知某单位要在X地施工,因担心乙的尸体被人发现,便将乙的尸体从X地转移至Y地。

在转移尸体时,甲无意中发现了乙的身份证和信用卡。

此后,甲持乙的身份证和信用卡,从银行柜台将乙的信用卡中的5万元转入自己的信用卡,并以乙的身份证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8000余元。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交通肇事罪B、侵占罪C、信用卡诈骗罪D、诈骗罪正确答案:A,C,D第13题,关于徇私枉法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警察)与犯罪嫌疑人陈某曾是好友,在对陈某采取监视居住期间,故意对其放任不管,导致陈某逃匿,司法机关无法对其追诉。

甲成立徇私枉法罪B、乙(法官)为报复被告人赵某对自己的出言不逊,故意在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中加大赵某对被害人的赔偿数额,致使赵某多付10万元。

乙不成立徇私枉法罪C、丙(鉴定人)在收取犯罪嫌疑人盛某的钱财后,将被害人的伤情由重伤改为轻伤,导致盛某轻判。

丙不成立徇私枉法罪D、丁(法官)为打击被告人程某,将对程某不起诉的理由从“证据不足,指控犯罪不能成立”擅自改为“可以免除刑罚”。

丁成立徇私枉法罪正确答案:A,C,D第14题,关于盗窃案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为实施其他犯罪,偷开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后,即使将偷开的机动车辆送回原处或者停放到原处附近,车辆未丢失的,也应当按照盗窃罪和其所实施的犯罪数罪并罚B、为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机动车辆,并将机动车辆丢失的,以扰乱社会秩序罪定罪处罚C、偷开机动车辆造成车辆损坏的,按照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D、盗窃后,为掩盖盗窃罪行或者报复等,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当以盗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罪实行数罪并罚正确答案:A,B第15题,某国有银行行长甲指使负责贷款业务的科长乙向申请贷款的丙单位索要财物。

乙将索要所获15万元中的9万元交给甲,其余6万元自己留下。

后来,甲、乙均明知丙单位不具备贷款条件,仍然向丙单位贷款1000万元,使银行遭受800万元损失。

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甲的受贿数额是9万元B、乙的受贿数额是15万元C、甲、乙均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D、对于甲、乙的违法发放贷款罪和受贿罪,应当数罪并罚正确答案:B,C,D第16题,唐某见高某迎面走来,担心自己的手提包被高某夺走,便紧抓手提包。

高某见唐某紧抓手提包,猜想包中有贵重物品,在与唐某擦肩而过时,当面用力夺走唐某的手提包。

由于高某并非乘人不备而夺取财物,所以不构成抢夺罪。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17题,杨某为勒索财物绑架了张某。

由于张某认出了自己,杨某将张某杀害,并向张某的家人谎称张某仍然活着,继续勒索。

杨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与诈骗罪,并实行数罪并罚。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18题,甲系一民间土医生,利用祖传的治疗肝炎的偏方为周围群众看病,于2002至2005年间,治愈患者众多,收取诊费6000余元,甲构成非法行医罪。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19题,甲为了报复乙,故意于某日晚上将自己装扮成鬼神的模样,潜入乙的卧室,并惊醒乙。

乙醒后见状,精神受到强烈刺激,以致其精神严重失常。

甲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20题,某公安局局长张某在接到某市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高某的情况下,不依照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及时释放犯罪嫌疑人。

在检察机关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后,张某仍坚持错误意见,致使高某被非法羁押3个月。

张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21题,张某系汽车检修厂职工,发现自己将要检修的一辆公交车为仇人江某驾驶,便在检修时破坏了刹车装置,然后交付使用。

江某某驾驶该车时,因刹车失灵,导致与其他车辆相撞,造成三人死亡,一人重伤。

由于张某不是对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具实施破坏手段,所以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22题,甲在捡到一只军用手枪后,将该枪藏在自己院子的地窖里,甲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23题,甲在非法拘禁乙的过程中,由于捆绑乙的绳索过紧,致使乙后来窒息死亡。

甲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24题,某警察在其随身携带的枪支被盗后,担心会受到处分,一直没有向有关单位报告。

半个月后,盗枪的犯罪分子用该枪抢劫了某银行。

该警察的行为不是丢失而是被盗的,所以不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25题,乙因违章驾驶将一行人撞倒。

乙下车后发现被害人伤势很重,怕承担赔偿责任,就()立即驾车逃逸。

该被害人因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

乙的行为成立间接故意杀人罪。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