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360之争背后中国IT产业的状况
【摘要】:腾讯360之争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IT产业的深思,中国IT产业究竟应该如何防止垄断现象的产生,如何才能促进其良性竞争,通过对于国内外其他案例的分析以及纵观整个IT产业的发展,得出必须通过行业内部的自我规范与国家的管理的结论。
关键词:中国IT现状、反垄断、知识产权
背景:IT服务是指在信息技术领域服务商为其用户提供信息咨询、软件升级、硬件维修等全方位的服务。
包括:产品维护服务,IT专业服务,集成和开发服务,IT管理外包服务等。
过去几年里中国IT业可谓风起云涌,几乎在每一个时刻都经历着变革和激烈竞争。
腾讯QQ和奇虎360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两个客户端软件。
腾讯以QQ为基础,向各个方面发展。
以其强大的市场占有率,强大的客户群体,几乎人手一号的资源,不断发展吞噬着互联网各个领域。
奇虎360是以安全闻名的企业。
其360安全卫士永久免费的策略,使得以很短的时间,占有了绝大多数安全市场份额,也成为了继腾讯之后第二大客户端软件。
中秋节期间,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直接威胁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
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
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运QQ软件。
360随即推出WEBQQ的客户端,但腾讯随即关闭WEBQQ服务,使客户端失效,事态紧张发展。
近日北京市朝阳去人民法院以正式受理腾讯诉讼奇虎360涉嫌不正当竞争案。
2010年11月10日在工信部等三部委的积极干预下,QQ与360已经兼容。
分析问题:
国内外对比
此次的3Q大战不仅让我们想起了微软扼杀网景的事例。
1995年,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兹在价格固定不变的前提下,推出了Windows95,增加了文件管理等多种功能,却没有进行浏览器技术的相关开发。
网景看到商机,专注于浏览器技术的开发,很快推出了一种基于Internet而首次与微软无关的新的软硬件体系。
在之后的一年中微软通过开发、兼并、收购等方式迅速推出IE2.0浏览器并且实施免费发放,为了彻底摧毁网景,半年后,微软又将IE与windows捆绑销售。
微软利用了windows的垄断地位为用户预装了IE从而让IE后来居上,超过了网景。
而在QQ与360的冲突中,腾讯陈述了自己的理由,请求得到QQ用户的理解和支持,但它利用的是QQ在即时通讯领域的垄断地位,强制要求用户在QQ和360之间二选一的霸道行为,这看起来多少有些似曾相识,但与腾讯强行要求用户进行“二选一”的做法相比,微软的“软件捆绑”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国内的发展历史
纵观中国的IT产业,在2000年之后发展迅速。
特别是05年之后,中国IT 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根据赛迪顾问报告,05年至09年保持15.8%的年均增长率。
从市场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计算机硬件产品的份额持续下降,而软件和IT 服务的份额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
至2009年,软件在IT市场中的份额达到13.9%,IT服务的份额达到22.7%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中国IT行业正在从原先的以硬件产品为主向软件和IT服务为主转变。
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宽带的不断增加,PC硬件价格不断下滑,以及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服务器+客户机”模式会是主流。
因此,软件及IT服务将是IT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而相对于硬件产品之间的厂商之间的竞争,软件产品之间的厂商之间的厂商竞争激烈得多。
以软件杀毒方面为例,从90年代开始至2000年的杀毒软件市场,一直是KILL一统天下,之后这种局面被打破,瑞星、江民、金山、交大铭泰等国内杀毒软件厂商逐渐把持了大部分市场。
360的出现,重新打破了这种格局,截止2010年五月底,360免费杀毒的市场覆盖率超过51%。
紧随其后,腾讯借QQ客户端强制推送QQ电脑管家,又有了打破这种垄断的趋势,才使得QQ与360的竞争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这次的3Q大战。
从杀毒软件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IT行业的历史是一段关于垄断与反垄断的历史。
再来看一下QQ的发展历史,QQ一开始只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但是凭借它自己在IM领域的市场地位,或者说垄断地位,在各个领域里复制他人的成功。
只要某一个领域有小的公司创新了,它就迅速模仿,后来居上。
腾讯在互联网行业处处树敌。
这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IT行业的一个问题,企业要寻求更好地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是如果说这个企业的实力过于雄厚,又会形成一种垄断,它通过自己的垄断地位,主导了市场,使得市场缺乏生命力,对于创新是极其不利的。
我国的IT产业,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对于国外的技术的模仿,在资金、技术和品牌方面都还居于弱势,在核心技术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的IT产业仍处于产业格局的中下游。
国内的垄断寡头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在国内市场上不断挤压着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对于改变我国IT产业在世界IT产业格局非常不利
未来趋势
同时,我们同样应该看到,如果此次QQ战胜了360,那么就为QQ成功进入杀毒软件领域定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会使得QQ的垄断更加显著,而在我国的相关法律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会使QQ不断打压对手,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您用的是腾讯微博而不是新浪微博,您用的是腾讯TT浏览器而不是Firefox浏览器,您用的是旋风而不是迅雷。
垄断是可怕的,所以我们必须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但是如果是360战胜了QQ,也并不是就万事大吉。
首先,360可以很好的巩固自己在杀毒软件方面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不能保证360不会变成下一个QQ,通过自己在用户数量上的优势,挤占掉其他对手的份额。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专利权的保护
二.反垄断法的施行
三.宣传自主研发与创新
一.专利权的保护
就这次腾讯与360的3Q大战,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所涉及的专利权的保护问题,有关软件产品管理办法的颁布就显得尤为重要。
管理办法中应当加强对于专利权的保护,对于涉嫌侵犯专利的行为应当予以处罚,同时鼓励中小公司积极申报专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反垄断法的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其中有以下几点《反垄断法》明确垄断行为是指排斥、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的行为涉嫌违反我国的反垄断法本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我国2008年才开始执行的《反垄断法》,与国外相比只能算一种“细则”,用它来裁定如此复杂的一个商业案例,操作性很小。
因此在今后的几年中,必须借鉴国外经验,不断地完善该法律。
同时对于在诉诸司法途径上有困难的垄断行为,可以通过政府主导,尝试国外的“拆分”手段,将垄断公司拆分为多个小公司,有效打破垄断。
三:宣传自主研发与创新
互联网本该是一个百家齐鸣的多样性舞台,广大网民更愿意看到一个友好、合作、多赢、创新的IT界。
我国IT产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较大落后于美国,印度等国家,尽管微软的软件开发流程与其他软件公司并无太大不同,大致上均可分为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编程)———测试———
部署等步骤和层级,但微软流程更强调人员的合作和成长。
他们的成功正是由于不断的中国近年来软件业销售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已超过40%。
然而,目前中国IT 产业仍未走出“硬强软弱”的怪圈。
中国软件企业背倚广袤的市场需求沃土,拥有快速成长的有利条件,但为什么还总是“长不大”呢?目前制约中国软件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高端人才、完善流程、持续创新三个方面。
创新与自主研发,我们不能甘于落后,一定要大力投入,进行新软件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目前行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下述矛盾和问题:核心基础产业薄弱,出口产品附加价值低,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
产业结构问题仍然凸显。
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科技投入不足。
软件产业规模偏小,系统集成能力有待提高。
运营业技术业务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加快提高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综合集成能力怎样具体来提高首先从市场方面,企业为了提升竞争力,为了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要创新。
另外从应用层面,客户随着整个进步,管理的要求促进提升创新,在技术层面,技术的不断的变化,快速的变化使得在技术层面也提出了创新的需求,但是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创造新应用,推动和客户共同发展养中坚人才,建立高近年来,微软中国研发集团在致力于强化自身实力的同时,还帮助合作伙伴发掘海外商机,并通过流程培训、项目合作、共同研发等形式,为合作伙伴培训研发团队。
未来我们还希望通过更多的合作及交流形式,帮助更多的中国软件企业培效率、高质量的流程规范并激发创新潜力与整个产业共同成长。
若借此纷争,互联网行业能团结一致、坚守各自领域、共同维护互联网的多样性、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360,下一个QQ》选自《互联网周刊》2010.7.5
2.《中国IT产业在新一轮重组格局下的发展》郭巍
3.《警惕软件专利造成的垄断》选自《IT时代周刊》2005.9.5
4.《奇虎360免费动了谁的奶酪》选自《中国新时代》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