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
11 1、简述儿童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智力发展的特点:包括,反射练习时期(0-1个月),初步适应和初步循环反应出现的时期(1-4.5个月),意向行为的形成时期(4.5-9个月),格式的初步联系运用时期(9-12个月),通过积极的尝试而创造新的格式(12-18个月),通过心理组合而创造新的格式(18个月-2岁)六个阶段(2)前运算阶段智力活动的特点:指2-7岁这段时期,儿童的智力活动呈现出以表象思维为主,自我中心主义,中心片面性,不可逆性,非变换性的特点(3)具体运算阶段智力活动的特点:守恒;分类;序列;(4)形式运算阶段智力活动的特点:假设-演绎性;组合分析;四元变换群。
2、三山实验(P287)证明了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3、格式皮亚杰提出,格式指操作活动,代表动作中能重复和概括的东西,它可以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外一种情境,换句话说,格式就是在同一活动中保持共同的那个东西。
4、运算运算实质上也是一种动作,是一种内化了的、可逆的动作。
5、发生认识论发展认识论是皮亚杰学说的理论基础,用皮亚杰的话说“发生认识论试图根据认识的历史、认识的社会根源、认识所依据的概念和‘运算’的心理起源来解释认识,特别是解释科学的认识”。
6、简述新皮亚杰学派对皮亚杰理论的发展。
新皮亚杰学派对皮亚杰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柏斯卡·莱昂内的辩证结构论、凯斯的控制结构论、卡米洛夫·史密斯的表征重述论新皮亚杰学派对皮亚杰理论的超越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对发展和学习加以区分、发展并非必然是“全系统性的”,在许多方面改变了皮亚杰理论的面貌,体现出“新”意。
7、讨论皮亚杰理论的影响与贡献。
影响:⑴对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影响⑵对哲学认识论、科学认识史的影响⑶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远影响
心理学史
12 ⑷皮亚杰理论在建构主义运动中获得了新生贡献:⑴创立了发生认识论⑵提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⑶系统的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⑷开创了儿童思维发展研究的新方法第十二章认知心理学1、信息加工论是最早出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它着重研究符号的操作与表征,力图寻找一种形式结构,将人类的认知或智慧活动转换成抽象符号系统的运作。
2、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指通过简单加工单元之间的联结方式进行计算的一类理论模式。
3、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发展有何积极意义?⑴是人类对智能研究从一种哲学思辩、依赖于直觉的猜想以及停留在过分经验式的观察结论开始转向对智能的产生和认知的本质的理论与科学研究。
⑵开辟了心理学研究人类心智的新方向⑶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⑷解决了以往困扰心理学的许多问题,加深了对认知和智能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⑸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极大促进了人工智能研究和计算科学的发展。
4、信息加工论的主要理论观点(1)人脑和心灵与计算机一样都是物理符号系统,都具有产生、操作和处理抽象符号的能力,完全可以在形式系统中通过用规则操作符号演算来生成智能。
(2)任何信息加工过程都是先把信息符号化,然后操纵和处理符号。
(3)信息加工系统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表现出目的性行为。
(4)信息加工论主要研究信息的描述、分解、连续性、动态性和物理具体化。
第十三章人本主义心理学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348):
心理学史
13 自我实现的需尊重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需要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他们是人生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求,属于低层次的需要;另一类是特殊的或发展性的需要,也称成长的需要或超越性的需要,是在低层次的
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主要是指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个体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潜能所激励的需要。
2、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P349)(1)自我实现者的主要特征:1)对生活、现实有更深邃的洞察和觉知能力2)对自我、他人和自然地接受3)自发、自然、坦率4)以问题为中心,而非自我中心5)超然独立的特性与离群独处的需要6)心理的自由、自主性,及独立于文化环境7)对生活反复欣赏能力8)经常产生高峰体验9)具有社会情感10)仅与少数人建立深刻和密切的人际关系11)民主的性格结构12)具有明确的伦理观念13)富于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14)具有创造性15)对文化适应的抵制(2)自我实现的途径:1) 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体验生活,全神贯注,荣辱皆忘2) 做出连续成长,前进的选择,因为自我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3) 承认自我存在,要让自我显现出来
心理学史
14 4) 诚实,勇于承担责任5) 真正倾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6) 要经历勤奋的,付出精力的准备阶段7)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8)识别并解除自己的防御心理,发现自己的天性,使之不断成长3、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P355)(看)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也是罗杰斯对心理学的最突出的贡献,该疗法旨在促进和协助来访者依靠自己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1)治疗目标:在合作的人际关系中体察。
探究,表现,整合当事人的经验,促进新的生活世界的展开,从而达成人格的成长。
(2)治疗关系: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准确地共情,真诚透明是形成不具威胁性和防御性、开放的治疗关系的必备的态度性条件。
(3)治疗过程:当事人对自己的经验开放,自由而充分地体验自己的情感,并信任自己的有机体过程。
4、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主张:(1)在人性问题上,强调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性的(2)在研究对象上,十分重视意识状态、超越性经验、最高潜能和终极价值的问题(3)在研究方法上,提倡开放性的多学科、多元化研究原则(4)在研究任务方面,重视对不同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整合5、论述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他们是人生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求,属于低层次的需要;另一类是特殊的或发展性的需要,也称成长的需要或超越性的需要,是在低层次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产生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主要是指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个体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潜能所激励的需要。
6、论述罗杰斯个人中心疗法的基本内容
心理学史
15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也是罗杰斯对心理学的最突出的贡献,该疗法旨在促进和协助来访者依靠自己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1)治疗目标:在合作的人际关系中体察。
探究,表现,整合当事人的经验,促进新的生活世界的展开,从而达成人格的成长。
(2)治疗关系: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准确地共情,真诚透明是形成不具威胁性和防御性、开放的治疗关系的必备的态度性条件。
(3)治疗过程:当事人对自己的经验开放,自由而充分地体验自己的情感,并信任自己的有机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