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黄帝内经》学习养生之道
• 胸满呕逆(气逆)
• 飧泄(下焦无火)
可编辑版
16
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素问·刺法 论》)输布四方
• 1. 谏议之官 • 2. 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痿论篇》) • 3. 脾在志为思 • 4 .脾主统血(心主血脉,肝藏血)
可编辑版
17
脾经经证的表现
• 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 衰,身体皆重
•
• 题目的含义
• 善哉!余闻精光大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 吉日,不敢受也。
可编辑版
8
五藏之官能--中央政府(藏而不泻)
•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统摄脏腑 •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权衡治理 •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蕴含生机 • 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素问·刺法论》)
19
肾经经证的表现
• 饥不欲食,面如漆柴 • 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 • 目巟巟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可编辑版
15
肝经经证的表现
• 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实症)
• 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虚症) • 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
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 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 • 腰痛不可以俯仰(太冲) • 丈夫颓疝,妇人少腹肿 • 甚则嗌干 • 面尘脱色
可编辑版
11
心病(2)
• “心主神明”(精神疾患 ) : • 胃足阳明之脉 “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
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 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 • 肾足少阴之脉“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 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 • 先生理、后心理
可编辑版
12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权衡治理
输布四方 •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造化形容 •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疏通气机
可编辑版
9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统摄脏腑
• 1. “心”字解 • 2. 心藏神-心主血脉,藏神 • 两精相搏谓之神 • 3.心“在志为喜” • 4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可编辑版
10
心病(1)
• “心主血脉” : • 肺经(烦心胸满) • 胃经(心欲动) 子盗母气 • 脾经(心下急痛) 湿邪 • 心经(噫干、心痛) 心血虚 • 肾经(心如悬、烦心、心痛)早搏 间歇 • 心包经(心中憺憺大动) • 胆经(心胁痛不能转侧)气化无力
向《黄帝内经》学习养生之道
可编辑版
1
五藏与中医意象思维(上)
《内经》的五藏,非血肉的五脏。 意象思维的总原则: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 土曰稼穑 • 1.象五行:木、火、土、金、水
•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肺~商(2);肾~羽(6) • 9.象卦象:震,离,兑,坎 • 10.象五色:东方青色(肝)、南方赤色(心)、
西方白色(肺)、北方黑色(肾)、中央黄色 (脾)
可编辑版
4
五藏与中医意象思维(下)
• 人体五藏之象
• 五藏: 肝 心 脾 肺 肾
•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 五体: 筋 脉 肉 皮 骨
• 五窍: 目 舌 口 鼻 耳
• 五华: 爪 面 唇 毛 发• 五声: 呼 笑 歌 哭 呻
• 五神: 魂 神 意 魄 志
• 五志: 怒 喜 思 忧 恐
• 五变: 握 厥 哕 咳 栗
•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 五臭: 臊 焦 香 腥 腐
• 五液: 泪 汗 涎 涕 唾
可编辑版
5
黄帝的意义(一)
• 1.中医的经典是什么? • 2.《黄帝内经》与《伤寒论》的不同
• 2.象方位:东、南、中央、西、北 • 3.象四季:春、夏、长夏、秋、冬 • 4.象动物(含天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蚯蚓 • 5.象人事:木母、金公、姹女、婴儿、黄婆
可编辑版
2
可编辑版
3
五藏与中医意象思维(中)
• 6.象社会:君主、宰相、将军、政委、作强 • 7.象五气:风、热、湿、燥、寒 • 8.象五音:肝~角(3),心~徵(5),脾~宫
• 1.相傅之官 (主一身之气) • 2.肺主一身之气:肺主气--营气 卫气,司呼吸
•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
• 3.治节出焉
• “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之枢纽)也,非皮 肉筋骨(之关节)也。”
• 4.肺藏魄:
• 6.为什么“上医医国”
• (1).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 (2).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可编辑版
7
《素问·灵兰秘典论》的社会医学模式
• 主旨: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可以促进对生理问题的认知与理 解,反过来,《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关于脏腑分 工合作、各司其职的社会医学模式也可以加深我们对社会 结构的认知与了解。
可编辑版
13
肺经经证的表现
• 浅证 • 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 • 深入脏腑 • 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
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 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可编辑版
14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蕴含生机
• 1. 将军之官 • 2. 肝主筋,肝藏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 3. 肝藏魂 • 4. 肝主疏泄、在志为怒 • 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 舌本痛,体不能动摇 • 食不下 • 烦心,心下急痛 • 溏,黄疸 • 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
可编辑版
18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造化形容
• 1. 作强之官 • 2. 肾主藏(精)
•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 ) • 3. 伎巧出焉 • 4. 肾藏志
可编辑版
• 五内阴阳谓之内,万世宗法谓之经
• 3.为什么用“黄帝”命名
• 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 用其教百年
• 4.研究医学为什么要研究女性?
可编辑版
6
黄帝的意义(二)
• 5.《内经》与《史记》
• (1). 司马迁为什么受宫刑 • (2).《史记·五帝本纪》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 (3). 为什么说《内经》成书于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