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学说 ppt课件
克制,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 相乘与相侮的联系: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
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如木之过强,过弱)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
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 之。”
20
五行相乘、相侮与母子相及
3、母子相 及
水:有寒凉、滋润、下行的特性
6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取象比类法:又称直接归类法。 “取象”,即是从事物 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 象;“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特性)为基 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将其归属 于木。
14
五行制化示意
五行制化图中,木以(+)生 火, 则火得生为(++);火 以(++) 生土,则土得生应 为(+++),但 木以(+) 克土,土被克则还有(+ +); 土以(++)生金,金得生则 应为(+++),但火以(++)克 金,则金被克还有(+);金以(+) 生水,水得生则为(++),但土以 (++)克水,则水实为(0);同 时金以(+)克木,则木原(+)之 亢盛因被克而复得平也为(0)。至 此,五行中的每一行都发生了变化, 但变化的结果在五行系统的整体是 (0),即稳定不变。
俱虚(如心肝血虚); ③子亢→损母→子盛母衰→“子盗母气”。
2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1、将五脏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
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
23
2、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 资生关系:
木生火: 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
火生土: 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
五行学说
1
五行学说
五行
五行
木、火、土、 金、水五种 物质及其运 动变化。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 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 木、火、土、金、水 五种物质构成,事物 的发展变化,都是这 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 相互作用的结果。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土生金: 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
金生水: 水生木:
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 肾纳气;
0 0
++ ++++Fra bibliotek15五行相乘、相侮与母子相及
1.五行相乘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 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相乘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土→水 →火→金→木。
相克用于说明正常(生理)情况,相 乘用于说明异常(病理)变化。
16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
所不胜过亢,对其所胜过度克制。(太过) 如 “木亢乘土”。
肝 木
目
8
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 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 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按其属性进行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 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 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表1-3)。
“我克”者为“所胜”。任何一行有克我和我克 两方面关系 。
12
五行相生相克示意图
13
相生、相克与制化
③五行制化规律:五行之间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 关系,即是制化。 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 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 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 展。
所胜过弱,其所不胜的克制相对过亢。(不及)如 “土虚木乘”。
既有所不胜过亢,又有所胜过弱。(既有太过、 又有不及)如既有木亢(肝气亢逆),又有土虚(脾 气虚弱),出现“肝脾不和”。
17
五行相乘、相侮与母子相及
2.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 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 木→金→火→水→土→木。
18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
所胜过亢,反向制约其所不胜。(太过) 如 “木亢侮金”。
所不胜过弱,受其所胜的反向制约。 (不及)如 “金虚木侮”。
既有所胜过亢,又有所不胜过弱。(既有太过、 又有不及)如既有木亢(肝气亢逆),又有金 虚(肺气虚弱),出现“肝火犯肺”。
19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关系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相乘与相侮的区别: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
五行的特性
2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3 五行的生克乘侮
5
五行的特性
木:有生长、升发、调达、舒畅的特性 火:有温热、升腾、明亮、化物的特性 土: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 金:有收敛、肃杀、下降、清洁的特性
如肝气的疏泄条达之性与木的特性相类,肝属木。其他以 此类推。
7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推演络绎法:又称间接归类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 归纳其他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其他类推。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 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 皆异常。
①母病 及子
一般规律是:母行虚弱,引 起子 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
母虚→子虚→母子两虚
如水不涵木、 水竭木枯
21
②子病 及母
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 行皆异常。
一般规律有三: ①子亢→母盛→子母皆盛→“子病犯母”; ②子弱→母虚→子母
9
10
五行的生克乘侮
包括相生、相克、 相乘、相侮四个 方面。
11
相生、相克与制化
①相生: 相生次序:木→火→土→金→水。 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任何一行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关系。
五行相生,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 的资生、促进和助长。
②相克: 相克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