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和理论实践课教学内容
一、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课程在金融专业的定位:中央银行是对金融系统和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部门,在我国高校本科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有“中央银行学”这一课程。
从一个国家的银行系统来看,银行机构体系大致分为管理性机构和经营性银行机构,商业银行属于商业经营性银行机构,政策性银行是政策性银行业务经营机构,而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机构属于管理性机构。
在银行体系中经营性机构的主体是商业银行,所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金融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与此对应,金融管理性机构主要是中央银行,所以中央银行学也是应该是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
从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角度来看,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既要懂得微观银行业务经营,也要懂得宏观金融调控和监管,而金融宏观调控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所以深入了解中央银行的业务运作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是很有必要的。
课程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中央银行主要业务的运作方式和操作流程;掌握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与体制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掌握有关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和运作框架;掌握金融监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以及央行的金融稳定职能。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有关宏观金融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中央银行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四个板块:中央银行业务、中央银行制度与体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以及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其前期基础课有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管理学、金融市场学和国际金融等。
具体模块和课时分配如下:
模块顺序课时
中央银行业务模块(资产负债业务与其他业务)8
中央银行体制模块8
货币政策运作框架12
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模块6
总课时34课时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央行的业务和货币政策运行这两个模块。
教学难点在于:
首先是部分内容与金融专业本科生在其他课程所学的内容简单重复,没有加深,比如与二年级第一学期所学的“货币银行学”在中央银行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内容重复了,而且有些内容没有进一步加深理论分析。
其次是内容安排严重滞后于中央银行理论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的研究是中央银行制度领域近十多年研究的一个热点且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理论,但是现行教材中在这一方面还涉及的不多且深度和广度都不够。
大部分教材只涉及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独立性的表现以及中央银行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的简单描述,而没有深入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独立性的边界、独立性的测度和保证独立性的制度安排等问题,更没有相应的国别案例分析。
(2)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部分,这部分教学内容几乎还是重复货币银行学中关于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等内容,虽然有些加深,但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
举个例子来说,关于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分析,没有介绍关于通货膨胀的社会福利损失分析理论。
虽为重要的是,最近20来年理论发展的新成果很多没有纳入教学内容。
比如,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问题和货币政策信誉理论、货币政策规则、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框架等内容都没有纳入教学内容。
而这些内容是其他课程里面不可能涉及到的,且又是货币政策理论巨大变革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成为中央银行学的重点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解决办法:
考虑到其他课程中已经涉及到中央银行学的部分内容,中央银行学教学内容重点应该突出在以下三个部分:中央银行业务、中央银行组织制度、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运行机制。
我计划教学内容要做以下调整:
1、删减部分内容。
(1)删减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主要是货币银行学)重复的部分。
比如关于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概述。
(2)删减金融监管部分,现行教材和教学大纲安排了过多的篇幅来叙述金融监管,很多教材安排了至少有三章的篇幅。
基于前述原因,金融监管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从中央银行学中剔除。
2、把新的成熟理论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同时增加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的教学。
一是增加关于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的理论分析、货币政策信誉和货币政策规则等新的已较为成熟的新理论;二是增加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框架
的实践的介绍与理论分析;三是增加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历史和当前货币政策问题。
3、深化理论分析。
(1)深化关于中央银行制度安排的经济学分析,特别是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理论分析。
(2)深化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教学,深入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独立性的边界、独立性的测度和保证独立性的制度安排等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国别案例分析。
(3)关于货币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的教学要深化,注重理论模型的分析和应用,传统的教材在这部分过于薄弱,特别是缺少严谨的理论模型分析。
(4)加强对学生阅读分析相关报表的能力的培养。
比如,现在很多同学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很多项目不知道其含义,也不能根据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分析问题。
时间上就是读不懂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