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散文
概说
一、体裁特点 山水地理游记散文,以序、记、书、注、志、 书信散文有书、笺、札、帖、启等。如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丘迟《与陈伯之书》, 铭等形式出现。如 1、史传散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鲍 吴质《答魏太子笺》等 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吴均《与朱元思 2、政论散文 书》,郦道元《水经注》,杨 衒之《洛阳伽 3、书信散文 蓝记》,刘峻《东阳金华山栖志》,庾信 4 、山水地理游记散文 《东宫玉帐铭》等。
第三节 两晋散文
一、西晋散文
(一)陆机的论说文 《豪士赋序》一篇之中,对句占三分之二,用典 占三分之一,洵为南朝骈文之前驱。 代表作有《吊魏武帝文》、《辩亡论》、《豪士 赋序》等。 《演连珠》无论是辞藻、用事、对偶都十分精巧 繁丽,只是声调相对未谐。
第三节 两晋散文
潘岳的哀诔之作情深辞茂,做到了“缠绵而凄 一、西晋散文 怆”。潘岳的《哀永逝文》写到为妻子送殡路 (一)陆机的论说文 上的感受:哀痛摧心,河山为之变色,以我之 (二)潘岳的哀诔之文 悲情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真切生动地表达 了作者的恸悼之情。 代表作:《哀永逝文》、《马汧督诔》 《晋书》称:“哀诔之妙,古今莫比,一时所推” 此外还有李密的抒情散文《陈情表》、陈寿的史 传散文《三国志》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
魏晋南北朝散文直接继承汉代散文传统,但又有自己 概说 特色。作家作品数量,超过前代。 来自、体裁特点1、史传散文
2、政论散文 史传散文有令、叙、诔、传等各种形式。如 曹操《让 政论散文不多,但表、论、奏、文有更加细密的区别, 县自明本志令》(自传体),曹丕《自叙》,陈寿 说理、抒情气息很浓。如诸葛亮《出师表》、陆机 《诸葛亮传》、颜延之《陶征士诔》等。 《辨亡论》等
第一节 建安散文
一、曹氏父子
(一)曹操与《让县自明本志令》 《与吴质书》是一篇书信体应用散文。 书信本来是实用文体。汉代文人书信有少数抒 (二)曹丕与《与吴质书》 情性较强的,但追求文学效果的主观意识并 不显著。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书信写作的繁荣时期,不仅 题材广泛,而且愈来愈普遍地以精美的文辞 写景、抒情,有意识地增强其文学色彩。曹 丕在这一风气中起了带头的作用。
第三节 两晋散文
东晋散文受玄言诗影响,文采趋于平淡,但也有 情文兼备之作及骈偶之风的延续。 一、西晋散文 二、东晋散文 (一)王羲之的《兰亭序》
叙事、写景、抒情、言慨,平易清隽,超逸潇洒, 是除陶外难得一见的佳作,情理融会自然
第三节 两晋散文
一、西晋散文
二、东晋散文
(一)王羲之的《兰亭序》 (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齐梁以后,是南朝骈文的成熟期。骈文进入了俳 偶精工、用事绵密、声律严整、辞藻丽靡的阶段。 一、南朝散文创作的骈偶化 名篇如孔稚珪《北山移文》、吴均《与宋元思书》 二、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与刘宋骈文 “移文”本是一种官府文书。《北山移文》是一 三、孔稚珪、吴均等与齐梁骈文 篇讽刺性文章,用拟人手法,以北山(即钟山) (一)孔稚珪《北山移文》与齐代骈文 之灵的名义,指斥一位初以隐逸自高、后则变节 游宦的“周子”。
第一节 建安散文
一、曹氏父子
(一)曹操与《让县自明本志令》 文章以叙写心腹口气写出,质朴、率直、 全文分两部分: 娓娓动听,但又很有气势 代表作:《让县自命本志令》 记事:回顾自己的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记叙取得的成绩和贡献。 明志:反复表白自己对朝廷的忠心,陈述 不能交出兵权的苦衷。
第一节 建安散文
第一节 建安散文
一、曹氏父子
二、建安诸子 三、建安诸子之外的散文
与曹魏鼎峙的东吴、蜀汉,文学都不发达。但诸 葛亮的《出师表》,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第二节 正始散文
文中假托“大人先生”之口,表述自己对社会 一、阮籍与《大人先生传》 历史的看法,揭露封建礼法的虚伪的本质。议 论十分尖锐辛辣。如讽刺世上所谓礼法君子: 《大人先生传》中作为作者人生理想之化身的 世人所谓君子,唯法是修,唯礼是克。手 “大人先生”,是一个魁然独存,超世绝群, 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而目前检,言欲为 飘飖乎天地四极,与造化相推移的神人。这反 而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 映了作者对周围切近的矛盾冲突,仍然采取隔 下不失九州牧。 远和逃离的态度。因为,他对于自己所厌恶的 这是说君子们谨慎庄重,博得美誉,其实不过 现实社会,终究是无能为力的,他只能在幻想 是为了图个高官厚禄。 中追求绝对的自由。
《登大雷岸与妹书》是鲍照在从建康去江州的 途中,写给妹妹鲍令晖的家书。书中除首尾略述 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含霞饮景,参差代 第四节 南朝散文 旅途之感受外,基本都是对所见自然景色的描写。 刘宋时期可视为南朝骈文正式形成的时期。此 雄,凌跨长陇,前后相属,带天有匝,横地无 语言色彩瑰丽,用辞雄健有力。而写景之生动, 穷。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寒蓬夕卷,古 时骈文四特征都已具备。此期骈文优秀作者为 一、南朝散文创作的骈偶化 尤为稀见: 颜延之、鲍照和范晔。 树云平。旋风四起,思鸟群归。静听无闻,极 二、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 与刘宋骈文 视不见。 ……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压江 潮,峰与辰汉相接。上常积云霞、雕锦缛。若 华夕曜,岩泽气通,传明散彩,赫似绛天。左 右青霭,表里紫霄。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 山以下,纯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湘、 汉者也。 画面阔大,气象万千,群山众水,均呈动势, 光色耀目,令人应接不暇
第三节 两晋散文 《辩亡论》分上、下篇,论述东吴之所以兴亡。 《吊魏武帝文》感慨曹操雄视一世,临终却絮絮 其体制、风格略仿贾谊《过秦论》,以铺排笔 嘱托身后琐事,见出无论何等伟大的功业,总 一、西晋散文 法写孙策、孙权时代东吴之盛,与孙皓时代的 不能慰解人对生命的留恋,立意新而富于哲理, (一)陆机的论说文 衰败相对照,总结兴国之道在于任贤才、安百 在吊祭文中也是少见的。 姓,亡国之道在于人心叛散。句式以骈散相参, 代表作有《吊魏武帝文》、《辩亡论》、《豪士 行文很有气势。 赋序》等。
信中首先陈述自己不能就职的理由,即推崇老庄, 任真纵放,无法忍受礼法的羁勒和俗务的纠缠。 第二节 正始散文 在自我表白的同时,作者还辛辣地讽刺挖苦山涛 和整个司马氏政治集团。他描摹官场景象: 一、阮籍与《大人先生传》 “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 二、嵇康与《与山巨源绝交书》 伎。”尖锐地斥责了山涛及其他依附司马氏的 人们毫无操守、投机多变。 总之,这篇书信全面反映了作者的人格。放言无 惮,辞锋犀利,风调峻切。用生动的语言,写 出作者的真实感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据说司马昭读了这几句话,对嵇康很痛恨。嵇康 最终被杀,与此有直接关系。
第一节 建安散文
一、曹氏父子
(一)曹操与《让县自明本志令》 关于这点,鲁迅曾说: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 曹操的“令”、“表”、“书” 师”,有“清峻的风格——就是文章要简约 严明的意思。”(《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 没有专门的文学散文创作。但他大量的“令”、 酒之关系》 ) “表”、“书”等,文学性较强,很有特色。 曹操所作诸令,思想无所顾忌,行文风格也不 特点:思想通脱,语言简捷,具有清峻明快的 拘常例 风格。
第一节 建安散文
所谓藻饰渐繁是指由曹丕、曹植开文采斐然,
“盛藻”(沈约《宋书· 谢灵运传》评曹植) “如春葩”(曹植《前录自序》)的风气之 先,以及陈琳、阮瑀、繁钦、吴质、应璩等 人重文采、多排偶(句式工丽),广引事典 (用事密集)的文章特色。这一特色与其各 具特征的“辞清志显”相结合,形成了鲜明
第一节 建安散文
一、曹氏父子
(一)曹操与《让县自明本志令》 (二)曹丕与《与吴质书》 (三)曹植的散文 曹植的散文气盛辞华:情文并茂;慷慨任气,文 采斐然 代表作:《与吴季重书》《与杨德祖书》等
第一节 建安散文
一、曹氏父子
二、建安诸子
孔融他的作品留存很少,主要是几篇书札、杂论。 其中《难曹公表制酒禁书》、《与曹公论盛孝 章书》二篇较有名。 王粲散文中较好的作品,有代刘表所作的《与袁 谭书》以及《难钟荀太平论》等。
文章质朴、率直,很有气势。 (一)曹操与《让县自明本志令》
一、曹氏父子
自述身世,恳切坦率,不讳言自己功高盖世: 代表作:《让县自命本志令》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 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 其他作品:《举贤勿拘品行 人称王。” 令》、《遗令》等 说自己不愿放弃兵权:“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 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 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第一节 建安散文
建安散文的特点:“气爽才丽” (刘勰《文心
雕龙· 乐府》评魏之三祖语)。显示了由“辞 清志显”(《文心雕龙· 章表》)到藻饰渐繁 的趋势,预示着美文的发展。
第一节 建安散文
所谓辞清志显,就是语言简约、率真、无忌, 不拘陈规旧格,摆脱了汉代散文大量引经据 典的陋习,敢于坦露作者的真情实感,有强 烈的个性特点。
曹丕《与吴质书》,是写给好友吴质的信。 建安二十二年瘟疫流行,曹丕好友徐干、刘桢、 第一节 建安散文 应瑒、陈琳相继病死,曹丕因感伤逝者而给吴 质写了这封信。 一、曹氏父子 信中一面悼念死去的朋友,一面对于以前的朋友 (一)曹操与《让县自明本志令》 一一进行了品评,在伤势之中勉励老友珍惜时 曹丕另有《典论 · 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 (二)曹丕与《与吴质书》 光。抒情色彩极浓,回忆往事,感叹嘘唏;追 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念死者,怆然泣下;品评人物,不胜缅怀;伤 势年华,忧思叹惋。如:“白日既匿,继以朗 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车轮徐动,参从无 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凄然伤 怀! ”
第二节 正始散文
一、阮籍与《大人先生传》
二、嵇康与《与山巨源绝交书》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写给山涛的一封信。 嵇康是魏晋之际最著名的论说文作家,思想新颖, 嵇康、山涛同为“竹林七贤”。后来“甘心韬晦, 好标异说,说理缜密而透彻。主要作品有《声 不求闻达”的山涛作了司马氏政权的新贵。山 无哀乐论》、《管蔡论》、《难自然好学论》 涛还向司马氏荐举嵇康出仕。此事触怒了嵇康, 等。他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更具有文学色彩。 于是就给山涛写了这封公开表示绝交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