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散文辞赋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辞赋如王粲《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 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 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 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 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写南国 秋实之景,反托思乡之情)
(与汉末抒情小赋相比,抒情更加真切, 铺排描写,情景相生相融)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 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 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 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 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 “归欤”之叹音。锺仪幽而楚奏兮,庄 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 而异心!(直抒思乡之情)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与诗歌发展同步,建安魏晋时期,散 文一改汉代散文的经学气息,转向重抒 情、重文采。南朝时期,更形成了对偶、 用事、辞采、声韵俱佳的一种新的美文 文体——骈文。北朝在汉化后,出现了 一些实用又优美的散文名作。
辞赋也有巨大发展。建安赋继承汉末 抒情小赋传统,内容更广阔,抒情更深 切,有意讲究声色辞采的美丽。两晋赋 非常繁荣,大赋小赋众多,更加注意辞 采声韵用事技巧。南朝赋局面趋于狭小, 但细腻尖巧,开唐朝律赋先声。北朝赋, 文风质朴,沿袭汉赋的讽喻之意。庾信 入北,为北朝赋坛贡献了技巧精熟、情 深意切的佳作。
卷四十二)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二、尚华美——“以文被质乎若浮云, 质素也如秋蓬,摛藻也如春葩。氾 乎洋洋,光乎皜皜,与雅颂争流可 也。”曹丕《典论·论文》:“诗 赋欲丽。”都自觉意识到并且提倡 文学文体的形式美。
他们自己就是成功的实践者。如 曹丕的《与朝歌令吴质书》(《文选》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 ( pao ) 瓜 之 徒 悬 兮 , 畏 井 渫 之 莫 食 。 步 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 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 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qù)其无 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 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 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 反侧。(抒发家国之悲凉,写意式的写 景)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第一节 建安散文和辞赋
情思化、美文化、个性化, 是建安时期开启文坛新气象的 三个关键词。沈约《宋书·谢灵 运传论》说:“至于建安,曹 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 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 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 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 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 宣以气质为体。并摽能擅美, 独映当时。”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一、重情思——“以情纬文”
思想解放,不再依经论议,转 而直吐胸中所思所感,简明真切, 感情浓郁。如曹操《与荀彧书追伤 郭嘉(第一书)》:
郭奉孝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
十一年,阻險艱難,皆共罹之。又 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疑滯,欲以 後事屬之。何意卒爾失之,悲痛傷 心!今表增其子滿千户,然何益亡 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 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 柰何柰何!(《三国志·魏志·郭嘉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 年 行 已 長 大 , 所 懐 萬 端 。
時有所慮,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時 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 光武言“年三十餘,在兵中十歲, 所更(经历也)非一”,吾德不及之, 年與之齊矣。以犬羊之質,服虎豹 之文,無衆星之明,假日月之光,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恐永不復得 為昔日遊也。少壯真當努力,年一 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燭夜遊, 良有以也。……丕白。(《文选》
注引《典略》:“质为朝歌长。大军西征,太
子南在孟津小城,与质书。”),情思真挚, 文采绚烂,排偶联翩,隽语迭出: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五月十八日,丕白:季重無恙。塗 路雖局,官守有限,願言之懐,良不可 任。足下所治僻左,書問致簡,益用增 勞。毎念昔日南皮之遊,誠不可忘。既 妙思《六經》,逍遙百氏;彈碁間設, 終以六博,高談娱心,哀筝順耳。馳騁 北場,旅食南館。浮甘瓜於清泉,沉朱 李於寒水。白日既匿,繼以朗月。同乗 並載,以遊後園。輿輪徐動,参從無聲。 清風夜起,悲笳微吟。樂往哀來,愴然 傷懐。余顧而言:斯樂難常。足下之徒, 咸以為然。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瑜 長逝,化為異物。毎一念至,何時可言! 方今蕤賔(仲夏)紀時,景風扇物,天氣 和暖,衆果具繁。時駕而遊,北遵河曲, 從者鳴笳以啓路,文學託乗於後車。節 同時異,物是人非,我勞如何!今遣騎 到鄴,故使枉道相過。行矣自愛。丕白。
传》注引《傅子》)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再如曹丕《与吴质书》:
二月三日,丕白:歲月易得,别來 行復四年。三年不見,《東山》猶歎其 逺,況乃過之,思何可支!雖書疏往返, 未足解其勞結。
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 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昔日遊 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 失。毎至觴酌流行,絲竹並奏,酒酣耳 熱,仰而賦詩,當此之時,忽然不自知 樂也。謂百年已分,可長共相保。何圖 數年之間,零落畧盡,言之傷心!頃撰 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 録。追思昔遊,猶在心目,而此諸子, 化為糞壤,可復道哉!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辞赋
]
[
第 三 散编 文魏 和晋 辞南 赋北 朝 文 学
讲授提纲: 第一节 建安散文和辞赋
一、重情思——“以情纬文” 二、尚华美——“以文被质” 三、显个性——“以气质为体”
第二节 正始散文和辞赋 第三节 两晋文和辞赋 第四节 南朝骈文和辞赋 第五节 北朝散文和辞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