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材料分析题
1、家电下乡:实施家电下乡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实施家电下乡,是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积极探索,是一项重大的支农惠农政策,是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由投资、出口扩展到消费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是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新突破。
实施家电下乡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家电普及程度是体现农村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是有利于扩大农村消费。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被放在首位。
三是有利于建立面向农村市场的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
四是有利于缓解顺差过快增长,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2、如何正确看待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
答:①. 农民工回流不会是长期现象,农民工回流并不是一种正常现象,是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而造成的一种特殊现象。
金融危机预计还会持续两到三年,但农民工回流不会持久,不久的将来这个现象将会逐渐稳定,数量也会慢慢趋于稳定。
②. 努力引导农民工向非农产业转移: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是引导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也是促进他们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
要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首先要扩大对于他们的用工需求,而后者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工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
③. “三管齐下”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首先,帮扶企业,尽可能减少下岗农民工,对已经下岗的农民工尽快启动大规模再培训计划。
其次,开发并发展农民工就业新市场。
第三,加紧推出农村社会福利体系,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
④. 以创业缓解农民工就业难:首先,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创业素质。
其次,尽快解决农民工创业的制度性障碍,降低他们的创业成本。
最后,应该将农民工就业问题与城镇职工就业问题一视同仁,真正做到就业的城乡统筹兼顾。
3、新形势下就业问题:
答:一、充分认识就业面临的新挑战: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实现就业是一个人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依托,扩大就业始终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广大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
二、全面拓宽扩大就业的路子: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任务,实施力度更大的就业政策,强化质量更优的就业服务,打造条件更好的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深入组织开展创业促就业工作,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全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其主要途径有: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以全民创业促进就业、以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以创新机制促进就业。
三、推动就业重点任务取得新突破:做好就业工作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统筹推进,突出重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争取突破性进展。
第一,要高度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二,要加大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
第三,要推动农民工转移就业。
第四,积极推动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就业。
四、强化就业工作保障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建立目标责任制、认真抓好政策落实、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4、加强行政监督的重要性:
公共行政监督是国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
对维护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正确贯彻实施,惩治腐败,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勤政建设,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加强和完善公共行政监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民
主政治、健全法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迫切需要。
行政监督的必要性:首先,行政监察机关通过监督检查和守法的宣传教育使其知法,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二,监察机关通过履行职责,发挥监察职能,不断清除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中的障碍,促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第三,行政监察机关通过开展执法检查,纠正执法中的偏差,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第四,查办违纪案件、惩治腐败是端正党风、政风,促进依法行政的有效手段;第五,行政监察机关通过履行职责,发挥监督检查的职能作用,克服官僚主义拖拉作风,促进政府机关改善行政管理,提高办事效率,也有利于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最后,正因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要求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法制建设,加强对中纪委三次全会以及《党内监督条例》、《党纪处分条例》的学习,努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更好地促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5、加强行政监督的主要手段:
①、健全和完善行政法规,加强行政立法行政监督立法是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的前提和保证。
②、建立完善的行政监督信息收集系统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的广泛应用,信息网是非常重要。
③、建立严密的监督体系、合理的监督结构。
④、完善群众监督机制我国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拥有国家主权的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监督权。
⑤、加强监督队伍建设,提高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素质。
⑥、推行和深化政务公开知情是监督的前提。
⑦、健全舆论监督机制。
6、现行行政监督手段的缺陷:
①、行政监督体系整体功能不强,缺乏监督合力我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体系中监督主体多,方式和渠道多,这既是一个优点,又是一个缺点。
②、行政监督主体地位不高,缺乏监督力度在目前我国的行政监督主体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③、行政监督法规不完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即行政监督应依法进行,有关监督的法律法规既是对行政监督权力及其行使的规范,又是这种权力及形式的保障。
④、行政监督人员素质不高,影响监督效能行政监督人员是行政监督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提高行政监督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人员的素质。
⑤、行政监督偏重于事后监督,忽视了事前和事中监督行政监督活动是一项经常性、连续性的活动。
术语套用:XXXXXX,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XXXXXXX,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