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公务员考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公务员考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公务员考试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公共员考试火爆在现实国情下是无可厚非的。

在这里,我充分尊重各人们报考公务员的意愿,我也相信很多人能够胜任公务员职业。

但希望广大学生不要把自己飙到一棵树上,如果你已经花整整一两年的时间考公务员还没有成功,那你应该看清现实,从现在开始找一份好些的工作。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在大学毕业之前就认识一下自己是否适合考公务员,是否适合当公务员。

正所谓“三班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天赋,找到它,你就会受益终生。

关键词:公务员火爆竞争在中国,公务员在2006年之前是“金饭碗”,在2006年公务员法颁布以后是“铁饭碗”。

在现行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公务员职位以“地位高,收入稳定,福利好”赢得众人青睐,尤其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及失业人员。

1.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的特点及趋势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结束,我们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知道,公务员考试依然热火朝天,搅动着人们的心绪。

下面,我们就通过数据分析一下近几年尤其是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的特点及趋势:1.1 截止10月24日24:00,共计1294520人通过审核,报名总人数将与去年持平或略低24日当天有339287人通过了审核,创历史上单日通过审核人数最高纪录。

截止到报名结束时,审核通过人数共计1294520人。

考虑到2009年10月24日,也就是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最后一天,共计316437人通过审核,整个报名期间1355540人通过审核,经过报名结束后两天审核、最终144.3万人报名合格的情况,专家认为,即使考虑到未来两天的增幅,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大体应该与去年持平或略低,很难达到去年的峰值。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通过审核人数走势图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通过审核人数走势图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期间单日通过审核人数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单日期间通过审核人数1.2 平均招录比79.9:1,考生竞争压力稍缓到报名截止时,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平均招录比达79.9:1。

而去年的同一时刻,该比例是87.3:1,最终的招录比是93:1。

考虑到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很多考生因各种原因弃考,最终参加考试有92.7万人,实际招录比为59:1。

专家认为,今年的竞争比例将相应降低,考生的竞争压力进一步缓解。

2003-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形势分析年份招考职位招录人数审核通过参考人数最终比例2012 10486 17941 130万96万53 : 1 2011 9763 15290 141.5万90.2万59∶1 2010 9275 15526 144.3万92.7万59∶1 2009 7556 13566 105.2万77.5万58∶1 2008 6691 13787 80万64万46∶1 2007 6361 12724 74万53.5万42∶1 2006 6053 10282 54万50万48.6:1 2005 5456 8271 31万29万35∶1 2004 4036 7572 18.2万12万15∶1 2003 5400 5475 12.5万87609 16∶11.3 最高竞争比再创新高,已达4889:1今年报名截止时,竞争比例最高的职位是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节能与科技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竞争比例已达4889:1。

而去年竞争比例最高的职位是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主任科员以下一职,竞争比例是4224:1,考虑到该职位在去年报名截止时的竞争比例为4080:1,所以今年的这一比例还有上升的余地,有望突破5000:1。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竞争比例最高的十大职位部门代码部门名称用人司局职位名称职位代码计划人数合格人数竞争比例164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节能与科技处主任科员及401004 1 4889 4889装备司以下001126 文化部办公厅新闻信息处主任科员以下4010010021 3820 3820842 沈阳铁路公安局沈阳铁路公安局白城铁路公安处车站派出所民警7038421031 3781 3781343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潍坊市坊子区国家税务局办公室科员7010560011 3529 3529965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2010010011 3188 3188913 政协全国委员会机关全国政协办公厅综合调研与文稿起草1019130043 9314 3105110 公安部地方公安系统地方公安系统职位4010160011 2992 2992117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部长办公室(部值班室)主任科员及以下4010010011 2647 2647673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事处科员5030080011 2581 2581147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采购二处设备采购工作科员8010080011 2407 24071.4 123个无人报考职位,职位招录条件苛刻或工作环境艰苦虽然今年报考中的各项指数都持续飙高,一片火热,可我们看到,依然有123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

同往年一样,无人报考职位主要集中在气象局、地震局等部门。

但是也有一些看起来很美的职位无人报考,究其原因无非是工作经验要求较多、专业要求比较窄或是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等,许多考生难以满足要求或是望而生畏,不敢报考。

例如中国民用航空局华北地区管理局纪检监察处纪检监察处主任科员及以下一职,专业要求“审计学、法学(双学位)”,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士学位,中共党员,二年工作经验,大学英语四级及以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以上),现从事审计工作(2年以上)。

其专业和工作经历的要求,一般考生很难满足。

再如,大连海关大窑湾海关缉私分局缉私工作、青岛海关黄岛海关缉私分局预审、青岛海关流亭机场海关缉私分局侦查缉私犬管理、重庆海关海关缉私分局缉私岗位(二)等,这些职位虽然属于报名最热的海关部门,但是一方面,招考部门从工作实际出发,对外语的要求较高,限制了部分考生;另一方面,从事的是危险艰苦的缉私工作,考生也会心存犹豫。

1.5 海关报名热度略减,国税竞争比例与去年相当长期以来,海关和国税部门都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大热。

今年海关计划招录1673人,203237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例121.5:1;国税计划招录5027人,408299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例81.2:1。

能够真正参与公共管理、招考岗位较多、部分岗位门槛较低,都是这两个部门受到追捧的原因,而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则是在社会大众的印象中,这两个部门的岗位普遍待遇较好,体现出了公务员考试中考生对工作收入和稳定性的追求。

2.公务员考试火爆原因我们从以上数据及图表中可以看到,公务员考试热度长盛不衰。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1 公务员收入高且稳定,福利好《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11月30日,《公务员该不该是金饭碗》一文中报道:长期以来,公务员职业因为稳定、工作压力不大被称为“铁饭碗”,成为很多人择业的首选,有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公务员的流动率只有0.05%左右,“一杯茶、一根烟、一份参考看半天”,更是用来形容公务员工作轻松。

而近几年来,在历经多次加薪之后,与社会上大多数职业相比,公务员的工资也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与此同时,公务员的福利待遇也有“范围扩大化”的倾向,在房补、车补之外,又相继出台了公家出资深造、民企工作可领双薪等政策,公务员更是由“铁饭碗”变成了“金饭碗”。

2005年12月6日,《专家冷思考公务员热称政府应开发公共岗位》一文中报道:《公务员法》将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其中规定“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公务员的福利待遇”。

住房、医疗有补贴,退休、患病、工伤、生育有补偿,这些都有明文规定。

事实上,公务员工资改革一直在悄然进行。

公务员工资在规范、稳步地提高,已是近年来的总体趋势。

记者了解到,一个硕士毕业生进入国家某部委后第一年,月基本工资约为1000多元,加上各种津贴、福利后,大约在3000元左右。

2.2 社会地位高,权力大,职业稳定中山大学政务学院肖滨教授也认为公务员“热”的原因在于一是它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占据大量资源;此外有人认为公务员热是出于对官本位和权钱交易的追求。

在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下,制度性漏洞给了官员很多寻租机会。

这种寻租活动倒未必一定表现为赤裸裸的权钱交易,根据人的天性,仅仅因为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别人求着自己而产生的那种支配他人的快感本身,就具有很大诱惑力。

2.3 大学生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温志嵩《公务员考试“高烧不退”的社会学分析——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一文中写道:在这里,“社会理性选择”就表现得十分突出,相对于“生存理性”和“经济理性”这种单一标准的选择,社会理性选择更具有多样化,它促使大学生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寻找的并非是“最大”或“最优”的标准——经济理性选择,而只是“满意”和“合理”的标准。

因为“最大”和“最优”不仅难以做到,而且其付出的机会成本往往会更大,在生存压力之下,只要能求得相对的“满意解”,大量考生是宁愿放弃效益的最大化的。

而这种“满意”和“合理”常常是不确定的,它与个人实力、资源价值、对资源信息的控制分布以及后果有直接关系。

在基本生存安全得到保障以后,诸如个人价值实现等其他层次的需要就会凸显出来。

参加公务员考试可能带来广阔职业前景、个人良好发展前途及可观经济收益等预期行动后果,这比起从事别的工作所带来的生存安全无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公务员之所以成为考生眼中的“香饽饽”,除了“铁饭碗”的诱惑,还有“铁保障”的诱惑。

在人们眼中,姑且不论公务员各种各样的“明补”及“暗补”,单是培训、医疗、退休养老等方面的保障,就是其他职业群体无法望其项背的。

因此,社会理性选择比生存理性选择体现得更为强烈,并成为影响大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主导动因。

2.4 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新华社2005年12月28日,《三大原因促成公务员考试火爆》一文中报道:公务员考试坚持招考政策、招考计划、招考职位、资格条件、报名人数等向社会公开。

刘家林说,公务员考试注重公开平等竞争原则,从报名到录用各环节高度透明,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对报考者很有吸引力。

《学习时报》,《公务员考试热说明了什么》一文中报道:公务员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公务员考试将公务员职位作为稀缺的社会强势职位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进行全社会公开配置,这种一改过去“暗箱”操作的选拔方法体现出难得的公平、公正性,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报考。

综上所述,公共员考试火爆在现实国情下是无可厚非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