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新教材第15课北伐战争

部编新教材第15课北伐战争


失败表现: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主观原因: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 投降主义错误。
(由于党处在幼年时期,缺乏经验,放弃了革命 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失败教训: 必须独立自主地掌握革命领导权
张学良东北易帜
• 1928年6月,日本人制造了皇姑屯 事件,炸死了张作霖。 • 1928年底,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发 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 易旗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 全国。
合作成果之二:北伐胜利进军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我不牺牲, 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
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 家孰与存。
国民革命歌
• • • • • • • • •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知识拓展
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
校政治部文书,中华人民共 和国元帅。中央红军主力长 征时,他留下在南方领导了 三年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 初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 令员、新四军江南、苏北指 挥部指挥等职。1940年11月 代理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 指挥部总指挥。“皖南事变” 后,任新四军代军长。
知识拓展
4月12日,蒋介石利用上海流氓黑帮头子杜月笙、黄金荣 等雇佣一批流氓特务,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致使 上海纠察队员死伤300多人。第二天,当上海工人游行队 伍经过宝山路三德里附近时,国民党军队开枪射击,死亡 100余人,伤无数。接着,蒋介石又封闭上海总工会,捕 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3天内,300多人被杀,500多人 被捕,500多人失踪。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
平均地权
民生
民族: 对外反帝;对内反民族压迫
新三民主义 民权: 民主自由权利,“一般平民所共
(目标) 有” 民生: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联俄
三大政策
(方法、手段)
联共
扶助农工
开这个军官学校,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 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 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立黄埔军校? 护国运动到护法运动相继失 创造革命军,来挽救 败,原因,就是没有一 中国的危亡! 只自己的坚强军队。 ——孙中山
“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被关押的民众
反动派逮捕屠杀革命人士。
被害的革命人士 。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 遭到血腥镇压。
共产党人被砍头。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失败标志: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927年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叶 挺
贺胜桥战役(油画)
整体感知北伐战争
开始时间 1926年
目的
主要对象 北 伐 战 争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湖南、湖北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主要战场
英雄部队 结果 意义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铁军) 珠江流域—长江流域,胜利进军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把国民革命推向高潮。
D)
小试牛刀
5.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 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 其主要原因是( B ) A.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B.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C.人民群众支持配合 D.北洋军阀不堪一击
智慧大碰撞
1.1924年5月,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 的人是( ) A.孙中山 B.周恩来 C.廖仲恺 D.蒋介石 2.北伐的主要战场是在( ) A.东北战场 B.两湖战场 C.江西战场 D.福建战场 3.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B.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3、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 D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国民政府
4、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 任的共产党人是: B A.贺龙 B.周恩来 C.叶剑英 D.叶挺
5、(2008年芜湖市中考历史试题)某革命历 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 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C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大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 “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 • • 建立时间:1927年4月 建立者: 蒋介石 建立地点: 南京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 动统治。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的反革命政变。 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者,反而命 令解散武汉工人纠察队,把武装交给国民党。 7月
北京
叶挺 贺胜桥 吴佩孚 1927.1.迁都 20万 汀泗桥
武汉 武汉 长沙
张作霖 35万 1927.3. 上海工人 起义
南京 南京
上海 杭州
济南
孙传芳 20万
南昌
广州 广州
1926.7.
蒋介石
叶挺独立团
1925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 四军独立团在广东成立。全团 共2000余人。叶挺任团长,称 “叶挺独立团”。该团干部的 任免、调动由共产党决定,不 受国民党第四军的约束。干部 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团设党 支部,直接由中共两广区委军 事部领导。这是中共第一支可 以直接领导的部队。
6、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 B A.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 B.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C.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 D.曹锟、阎锡山、冯玉祥
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 B 唱!”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知识拓展
• 周恩来
(1898-1976年) 字翔宇,笔名恩来。 生于江苏淮安。 1913年在天津南开 中学就读。1917年 毕业后东渡日本留 学。1919年五四运 动时回到天津,参 加五四运动。1921 年参加共产党。 1924年11月任黄埔 军校政治部主任。
知识拓展
廖仲恺:黄埔军校
党代表,杰出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家。1905年加入 中国同盟会,成为孙中山 开展革命活动的得力助手。 就任黄埔军校党代表,积 极为黄埔军校筹集经费, 呕心沥血,推行军事教育 和政治教育并重的教育方 针。1925年任广州国民政 府委员兼军事委员会委员、 国民革命军党代表,同年 8月20日被刺身亡。
8、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与国民党进行合 作,推动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争。关于国民 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统一全国 B.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 孚 C.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广东、广西 D.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突 然叛变革命
1、(2008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小明同学 是惠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 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 A 请指出他是谁 A.叶挺 B.贺龙 C.廖仲恺 D.彭德怀 2、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将领称蒋介石为“校 长”,这里的“校”是指B A.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B.黄埔军校 C.西点军校 D.抗日军政大学
革命者来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黄埔军校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国共合作的实现
北伐胜利进军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 国民政府的建立
认识:反对北洋 军阀斗争的失败 后,认识到必须 改组国民党,为 它注入新鲜血液。
孙中山
国共合作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实现的历史条件:
国民党: 孙中山长期以来革命活动的失败 必要性 共产党: 二七罢工的教训(孤军奋战)
国民党
可能性
需要革命新鲜的血液 国民党的革命性
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共产党 一定的社会威望和影响力
有合作的诚意 外部因素: 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会议召开的时间: 1924年1月 会议召开的地点: 广州 会议的主要内容: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 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三大政策 会议的主要影响: 标志着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孙中山训词
黄埔军校校徽
蒋介石校训
黄埔军校名人录
廖仲恺:国民党代表 李济深(广西梧州市人):教练部主任 李宗仁 (广西临桂县人 ):桂系军阀、国民政府 代总统 ) 杜聿明 胡宗南 张灵甫 李弥 毛人凤 戴笠 关麟 征 谢晋元 徐向前(十大元帅) 林 彪(十大元帅) 罗瑞卿(十大元帅)聂荣臻(十大元帅) 左权 陈赓 萧克 刘志丹 陶铸 赵一曼
15日,汪精卫宣布“宁肯错杀一千,不可使一 人漏网”的反动血腥口号,大规模逮捕、屠杀 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武汉地区的许多共产党 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集团的 叛变而失败。
武汉国民政府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11月决定迁都 武汉。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以武汉为首都并开始执 行职权,通称武汉国民政府。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 革命政变后,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7月15日汪 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和南京“国民政府”合流,即宁 汉合流。
小试牛刀
2.1924年,国民党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 了黄埔军校。兼任黄埔军校总理的是(A ) A.孙中山 B.蒋介石 C.周恩来 D.廖仲恺 3.广东国民政府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统治,发动了( B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辛亥革命
小试牛刀
4.对北伐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B.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 C.叶挺独立团战功卓著 D.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