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摄影构图5线条影调色调
第二章摄影构图5线条影调色调
平型线条化会聚线条收缩快,视 觉节奏快;
平型线条化会聚线条收缩慢,视 觉节奏慢;
线条排列密,节奏快;
运用线条的组合排列,传递画面的感 情色彩和韵律节奏。
相似线条的变化,如高低参差的排
列、起伏大小的变化画面就会产生 一种音律般的节奏感
所以有人说,绘画是“加法”,是根据画家 的艺术思维,在画面中增添景物、艺术运用 影调、色调等艺术手段来创造画面美;而摄 影艺术是“减法”,摄影师要在现存的景物 中取舍画面,来达到画面美。因为生活中画 面往往不理想,甚至是杂乱无章的,在拍摄 中就要细心揣摩,选择好方位、距离、虚实、 局部与整体来突出主要的、有性格特征的线 条,排斥一些杂乱的、次要的、应舍弃的线 条,从而使画面简洁、精炼、悦目和谐而有 条理、充分表现主题内容。 线条的提炼一定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要与 内容紧密关联,不能脱离内容而单纯追求线 条效果。
新 闻 摄 影
主讲 陈力生
第二章 摄影构图
一、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画面的布局 三、拍摄距离(景别) 四、拍摄方向与拍摄角度 五、线条、影调与色调 六、质感、纵深感和立体形状的表现 七、摄影用光
五、线条与影调
1、 线 条
(1)线条是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要素。在摄影构图中, 线条可起着骨架和经络的作用,能表达物体的各种形象, 我们看到画面中的各种景物都是由它自身的线条所组成, 线条的变化,甚至是很细微的变化,都能使物体发生很 大的变化。因此,线条结构对表达主题思想和美化画面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线条的粗、细、浓、淡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力。 (3)线条的提炼:线条的疏密、高低起伏等排列组合能 传递感情色彩。 (4)线条的提炼,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怎样拍高调照片
:
由于高调照片是以大面积的白衬托小面积的黑,但从 视觉效果上来讲,这小部分的黑恰恰是画面最有表现力 的主体部分,拍摄高调照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所拍的题材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必须与所要表达的主 题思想相和谐和一致。 背景要选择白墙、白布或其他浅白色,也可选择晴朗的 天空,以符合主题要求。 要表现突出的主体部分要少量有力的黑色。(如人物的 眉毛、胡子、眼睛、头发等)。否则高调照片会显得苍 白、无力。 拍摄高调照片比正常曝光量增加一档,以强调高调的明 朗度。
线条的提炼
静止状态线条的提炼,对摄影者来说有 较大的自由和空间来选取角度,选取有 利的时间。但对于运动体对象就要抓取 最有利于表现表现主体的瞬间,因为有 的运动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有的运 动体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有的运动体 要抓取其高潮的瞬间,而有的运动却要 抓住其能量积聚的准备阶段,即高潮前 的瞬间,如射箭,要择其引而未发的瞬 间。
低
调
低调照片是指照片上黑色和黑灰色占绝 对优势,即有大量的黑色和黑灰色构成 的照片称低调照片。 低调照片给人以神秘、肃穆、忧郁、含 蓄、深沉、稳重、粗豪、倔强之类的感 觉。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情说服力和描绘 力。
低调照片的拍摄
:
和拍摄高调照片一样,在拍摄低调照片时,首先要 考虑的是照片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与低调 照片的形式相一致。 低调照片应选择黑色的背景,让主体完全衬托在黑 色的背景上,或黑色画面占绝对优势,只有这样, 小面积的白色在大面积的黑色的衬托下,才能突出 小面积的白。画面主体人物的轮廓,富于性格特征 的五官和其他装饰,在光的作用下才会与背景相分 离,使画面人物的精神气质得到充分的表现。 低调照片的用光十分重要,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一 般都采用大侧光或侧逆光,使主体轮廓分明,并与 背景分开,显示出主体的主体感和质感。一般可按 主体明亮部分曝光或降低一级曝光量。
不同的影调变化给人以不同的感情色 彩。丰富细腻的影调给人以抒情、恬 静、温和、舒畅之感力
1、色彩的基调 2 、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创造冷、暖色调 3 、室内拍摄彩色片要注意的问题
1、色彩的基调
暖色调
冷色调
中性调
放射线条 放射线条表现热情奔放,朝气蓬勃,蒸 蒸日上的场面。
以上这些竖、横、斜、曲线条中又有粗、 细、浓、淡、虚、实之分。同样的一种 线条,粗细不同、浓淡不同,表现的主 题也有很大的不同。如:粗线条能表现 建筑物的高大、雄伟;而细线条则能表 现建筑物的秀美;同样曲线条,细曲线 条能表现动作的优美,而表现大海的波 涛汹涌则要用强有的粗线条来表现等等。
暖色调
在现实生活中,太阳和火总给人以温暖, 所以当人们看到红、橙、黄色时,就产 生温暖的感觉。以红、橙、黄等色调为 主的画面称暖色调。它给人以温暖、火 热、跳动等感觉,有助于渲染热烈、兴 奋、欢快、喜庆、活泼等气氛。
冷色调
以各种蓝色,如青蓝、紫蓝、纯蓝以及 黄绿、绿、紫绿等色为主的画面称冷色 调。这些色调使人联想到蓝天、大海、 月夜等景象。能给人以恬静、安宁、深 沉、寒冷等感觉。
作
业
1、高调照片和低调照片的特点、表现力 和拍摄方法。
同学们,再见!
中性调
中性调介于冷暖色调之间,画面不是由 冷色调或暖色调为主的色调来达到渲染 某种气氛的目的。我们拍摄的绝大数照 片都是属于中间调的。它有现实生活中 丰富多彩的各种色调。
大多数的冷、暖色调的照片都是对真实 生活的夸张性渲染,而且大多是通过技 术手段获得的。尽管这种夸张性渲染有 助于突出主题,表达感情。但现实生活 中很少能看到这种夸张性气氛的场面。 而中间调不刻意渲染,朴实无华。用生 活的真实(真实的现场光,逼真的现场 色彩,丰富的表情等)来突出主题,表 达感情。
⑵横线条
(水平条)
横线条能给人 以平稳、广阔、 舒张、宁静的 视觉效果,如 辽阔的草原、 无垠的大海、 湖面等。
⑶ 斜线条
斜线条能使物体产 生立体感、纵深感, 从斜侧方向拍摄能 化平行线条为不平 行的斜侧线条。如 果你想表现建筑物 的立体效果,使画 面更活跃,你就应 该用斜线条来表现; 如果你想表现公路、 铁路、河流的纵深 感,你就要让这样 的线条在画面中保 留最长。
中 间 调
介于高调与低调之间,不存在黑
色或白色占绝对优势的 照片均 称为中间调照片。
⑵ 阶 调
阶调是指影像明暗过渡变化的情
况。在黑白摄影中,就是由黑到 深灰,到中灰、浅灰,到白一系 列过渡情况。在彩色摄影中则表 现的色彩由深到浅的一系列过渡 变化。这种变化大而多,称为影 调丰富、影调细腻。反之,这种 过渡层次少,甚至呈跳跃变化, 称为影调简单、影调粗犷。
线条形状不同,排列疏密不同, 会给人予不同的视觉效果。
不同的线条排列会给人予不同的视觉效果,有的明快醒 目,有的柔和,有的急剧浓重,有的缓慢轻盈。 平型线条化会聚线条收缩快,视觉节奏快; 平型线条化会聚线条收缩慢,视觉节奏慢; 线条排列密,节奏快; 线条排列稀疏,节奏慢。 我们在运用化平型线条为会聚线条或弧型线条时,要注 意运用焦距、光线、拍摄距离等手段来达到创作意图。
如果你想表现公路、铁路、河流的纵深感, 你就要让这样的线条在画面中保留最长。
斜线条的另一作 用是能使画面变 二维空间为三维 空间。斜线条能 产生强烈的汇聚 效果,这是由于 人们视觉和相机 镜头的成像效果 (近大远小)的 特征所决定的, 从而产生强烈的 空间感。
⑷曲线条
曲线条是富有自 然美的、情感浓 郁的、造型力强 的一种线条。常 用来表现优美的 舞姿,艺术体操 中的优美动作, 以及奔腾的大海、 蜿蜒的小道、山 区公路、曲折的 河流等。
中间调不等于各种色调在画面上平分秋色,等 量安排。在色彩安排上也要分清主次,以一种 有利于突出主题,或主体的色彩为主调,其他 色彩为辅,而各种色彩在安排上要和谐悦目。 如一个人穿大红褂子配上大绿的裤子,这种色 调搭配一定让人觉丑得慌,而“万绿丛中一点 红”又让人觉得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看不多 够的感觉。但这一点红的“点”有多大,安排 在画面的什么位置,都是很有讲究的。
(1)线条的表现力
竖直线 横线条(水平线条) 斜线条 曲线条 放射状线条
⑴ 竖直线条
竖直线能显示出高 大、雄伟、坚实、 有力之感。你如果 想表现某建筑物的 高大、雄伟,参天 大树的高大、壮观, 你就要努力去寻找 最能表现这一思想 的竖线条。 竖直线条还能给人 予整齐划一的美感。
影调在摄影中基本含义
(1)照片的基调 (2)照片的阶调
⑴ 基 调
所谓基调,是指一幅作品总的影
调、色彩的总趋势,是作品的占 主导优势的明暗、色彩的总的倾 向。基调通常概括为三种:即高 调、低调和中间调。(彩色照片 的基调另有解说)
高 调
高调是指照片上的 白色或浅灰色占绝 对优势,即由大量 的白色和浅灰色构 成的照片称高调照 片。 由于高调照 片以白色、浅灰色 占照片的绝对优势, 所以,高调照片能 给人以轻盈、纯洁、 优美、明快、清秀、 淡雅、宁静和舒畅 之感。
3、在室内拍摄彩色片要注意的问题
①避免不同色温的光源混合使用,如日光与钨丝灯, 这两种光源色温相差太大,这样会使色彩失去平衡。 人眼观察到的白光,但反映到胶片上则会呈现不同的 颜色。高色温照明部分呈偏蓝,低色温照明部分呈偏 红。这种情况在后期制作也很难校正。 ②要注意光 源方向(门、窗等是自然光的入射方向),一般宜用 顺光或侧光,在没有辅助光源时切忌用逆光拍摄,尤 其是拍摄中景、近景特写不宜选门窗口为背景,因光 比反差太大,会使色温失去平衡。 ③尽量避免用日光灯作光源,这种光线色温极不稳 定,且呈脉冲状,如不可避免最好用专门的滤色镜来 校正。(日光灯分日光、暖白冷白型) ④当室内光源色温与胶卷色温相差太大时,可用滤 色镜来校正。
2、影调和色调
影调一说,源于黑白摄影。我们今天将要 讨论的高调、低调、中间调原来是黑白摄 影理论中讨论的问题,但在彩色照片中同 样有高调、低调和中间调,但彩色已被淡 化或成为点缀,而以黑或白为主画面,影 调和色调很难分开叙述。因为二者关系十 分密切。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仍以黑白照 片来加以阐述。同志们在学习理论的 同时, 观摩黑白和彩色照片,对此理论会有所领 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