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摄影构图5线条影调色调

第二章摄影构图5线条影调色调


平型线条化会聚线条收缩快,视 觉节奏快;
平型线条化会聚线条收缩慢,视 觉节奏慢;
线条排列密,节奏快;
运用线条的组合排列,传递画面的感 情色彩和韵律节奏。
相似线条的变化,如高低参差的排
列、起伏大小的变化画面就会产生 一种音律般的节奏感

所以有人说,绘画是“加法”,是根据画家 的艺术思维,在画面中增添景物、艺术运用 影调、色调等艺术手段来创造画面美;而摄 影艺术是“减法”,摄影师要在现存的景物 中取舍画面,来达到画面美。因为生活中画 面往往不理想,甚至是杂乱无章的,在拍摄 中就要细心揣摩,选择好方位、距离、虚实、 局部与整体来突出主要的、有性格特征的线 条,排斥一些杂乱的、次要的、应舍弃的线 条,从而使画面简洁、精炼、悦目和谐而有 条理、充分表现主题内容。 线条的提炼一定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要与 内容紧密关联,不能脱离内容而单纯追求线 条效果。
新 闻 摄 影
主讲 陈力生
第二章 摄影构图
一、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画面的布局 三、拍摄距离(景别) 四、拍摄方向与拍摄角度 五、线条、影调与色调 六、质感、纵深感和立体形状的表现 七、摄影用光

五、线条与影调
1、 线 条
(1)线条是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要素。在摄影构图中, 线条可起着骨架和经络的作用,能表达物体的各种形象, 我们看到画面中的各种景物都是由它自身的线条所组成, 线条的变化,甚至是很细微的变化,都能使物体发生很 大的变化。因此,线条结构对表达主题思想和美化画面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线条的粗、细、浓、淡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力。 (3)线条的提炼:线条的疏密、高低起伏等排列组合能 传递感情色彩。 (4)线条的提炼,要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怎样拍高调照片



由于高调照片是以大面积的白衬托小面积的黑,但从 视觉效果上来讲,这小部分的黑恰恰是画面最有表现力 的主体部分,拍摄高调照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所拍的题材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必须与所要表达的主 题思想相和谐和一致。 背景要选择白墙、白布或其他浅白色,也可选择晴朗的 天空,以符合主题要求。 要表现突出的主体部分要少量有力的黑色。(如人物的 眉毛、胡子、眼睛、头发等)。否则高调照片会显得苍 白、无力。 拍摄高调照片比正常曝光量增加一档,以强调高调的明 朗度。
线条的提炼

静止状态线条的提炼,对摄影者来说有 较大的自由和空间来选取角度,选取有 利的时间。但对于运动体对象就要抓取 最有利于表现表现主体的瞬间,因为有 的运动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有的运 动体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有的运动体 要抓取其高潮的瞬间,而有的运动却要 抓住其能量积聚的准备阶段,即高潮前 的瞬间,如射箭,要择其引而未发的瞬 间。




低调照片是指照片上黑色和黑灰色占绝 对优势,即有大量的黑色和黑灰色构成 的照片称低调照片。 低调照片给人以神秘、肃穆、忧郁、含 蓄、深沉、稳重、粗豪、倔强之类的感 觉。因而具有很强的感情说服力和描绘 力。
低调照片的拍摄


和拍摄高调照片一样,在拍摄低调照片时,首先要 考虑的是照片的内容和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与低调 照片的形式相一致。 低调照片应选择黑色的背景,让主体完全衬托在黑 色的背景上,或黑色画面占绝对优势,只有这样, 小面积的白色在大面积的黑色的衬托下,才能突出 小面积的白。画面主体人物的轮廓,富于性格特征 的五官和其他装饰,在光的作用下才会与背景相分 离,使画面人物的精神气质得到充分的表现。 低调照片的用光十分重要,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一 般都采用大侧光或侧逆光,使主体轮廓分明,并与 背景分开,显示出主体的主体感和质感。一般可按 主体明亮部分曝光或降低一级曝光量。
不同的影调变化给人以不同的感情色 彩。丰富细腻的影调给人以抒情、恬 静、温和、舒畅之感力
1、色彩的基调 2 、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创造冷、暖色调 3 、室内拍摄彩色片要注意的问题

1、色彩的基调
暖色调
冷色调
中性调
放射线条 放射线条表现热情奔放,朝气蓬勃,蒸 蒸日上的场面。

以上这些竖、横、斜、曲线条中又有粗、 细、浓、淡、虚、实之分。同样的一种 线条,粗细不同、浓淡不同,表现的主 题也有很大的不同。如:粗线条能表现 建筑物的高大、雄伟;而细线条则能表 现建筑物的秀美;同样曲线条,细曲线 条能表现动作的优美,而表现大海的波 涛汹涌则要用强有的粗线条来表现等等。
暖色调

在现实生活中,太阳和火总给人以温暖, 所以当人们看到红、橙、黄色时,就产 生温暖的感觉。以红、橙、黄等色调为 主的画面称暖色调。它给人以温暖、火 热、跳动等感觉,有助于渲染热烈、兴 奋、欢快、喜庆、活泼等气氛。
冷色调

以各种蓝色,如青蓝、紫蓝、纯蓝以及 黄绿、绿、紫绿等色为主的画面称冷色 调。这些色调使人联想到蓝天、大海、 月夜等景象。能给人以恬静、安宁、深 沉、寒冷等感觉。




1、高调照片和低调照片的特点、表现力 和拍摄方法。
同学们,再见!
中性调

中性调介于冷暖色调之间,画面不是由 冷色调或暖色调为主的色调来达到渲染 某种气氛的目的。我们拍摄的绝大数照 片都是属于中间调的。它有现实生活中 丰富多彩的各种色调。

大多数的冷、暖色调的照片都是对真实 生活的夸张性渲染,而且大多是通过技 术手段获得的。尽管这种夸张性渲染有 助于突出主题,表达感情。但现实生活 中很少能看到这种夸张性气氛的场面。 而中间调不刻意渲染,朴实无华。用生 活的真实(真实的现场光,逼真的现场 色彩,丰富的表情等)来突出主题,表 达感情。
⑵横线条
(水平条)

横线条能给人 以平稳、广阔、 舒张、宁静的 视觉效果,如 辽阔的草原、 无垠的大海、 湖面等。
⑶ 斜线条

斜线条能使物体产 生立体感、纵深感, 从斜侧方向拍摄能 化平行线条为不平 行的斜侧线条。如 果你想表现建筑物 的立体效果,使画 面更活跃,你就应 该用斜线条来表现; 如果你想表现公路、 铁路、河流的纵深 感,你就要让这样 的线条在画面中保 留最长。

中 间 调
介于高调与低调之间,不存在黑
色或白色占绝对优势的 照片均 称为中间调照片。
⑵ 阶 调
阶调是指影像明暗过渡变化的情
况。在黑白摄影中,就是由黑到 深灰,到中灰、浅灰,到白一系 列过渡情况。在彩色摄影中则表 现的色彩由深到浅的一系列过渡 变化。这种变化大而多,称为影 调丰富、影调细腻。反之,这种 过渡层次少,甚至呈跳跃变化, 称为影调简单、影调粗犷。
线条形状不同,排列疏密不同, 会给人予不同的视觉效果。



不同的线条排列会给人予不同的视觉效果,有的明快醒 目,有的柔和,有的急剧浓重,有的缓慢轻盈。 平型线条化会聚线条收缩快,视觉节奏快; 平型线条化会聚线条收缩慢,视觉节奏慢; 线条排列密,节奏快; 线条排列稀疏,节奏慢。 我们在运用化平型线条为会聚线条或弧型线条时,要注 意运用焦距、光线、拍摄距离等手段来达到创作意图。

如果你想表现公路、铁路、河流的纵深感, 你就要让这样的线条在画面中保留最长。

斜线条的另一作 用是能使画面变 二维空间为三维 空间。斜线条能 产生强烈的汇聚 效果,这是由于 人们视觉和相机 镜头的成像效果 (近大远小)的 特征所决定的, 从而产生强烈的 空间感。
⑷曲线条

曲线条是富有自 然美的、情感浓 郁的、造型力强 的一种线条。常 用来表现优美的 舞姿,艺术体操 中的优美动作, 以及奔腾的大海、 蜿蜒的小道、山 区公路、曲折的 河流等。

中间调不等于各种色调在画面上平分秋色,等 量安排。在色彩安排上也要分清主次,以一种 有利于突出主题,或主体的色彩为主调,其他 色彩为辅,而各种色彩在安排上要和谐悦目。 如一个人穿大红褂子配上大绿的裤子,这种色 调搭配一定让人觉丑得慌,而“万绿丛中一点 红”又让人觉得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看不多 够的感觉。但这一点红的“点”有多大,安排 在画面的什么位置,都是很有讲究的。
(1)线条的表现力
竖直线 横线条(水平线条) 斜线条 曲线条 放射状线条
⑴ 竖直线条
竖直线能显示出高 大、雄伟、坚实、 有力之感。你如果 想表现某建筑物的 高大、雄伟,参天 大树的高大、壮观, 你就要努力去寻找 最能表现这一思想 的竖线条。 竖直线条还能给人 予整齐划一的美感。

影调在摄影中基本含义
(1)照片的基调 (2)照片的阶调
⑴ 基 调
所谓基调,是指一幅作品总的影
调、色彩的总趋势,是作品的占 主导优势的明暗、色彩的总的倾 向。基调通常概括为三种:即高 调、低调和中间调。(彩色照片 的基调另有解说)
高 调

高调是指照片上的 白色或浅灰色占绝 对优势,即由大量 的白色和浅灰色构 成的照片称高调照 片。 由于高调照 片以白色、浅灰色 占照片的绝对优势, 所以,高调照片能 给人以轻盈、纯洁、 优美、明快、清秀、 淡雅、宁静和舒畅 之感。

3、在室内拍摄彩色片要注意的问题
①避免不同色温的光源混合使用,如日光与钨丝灯, 这两种光源色温相差太大,这样会使色彩失去平衡。 人眼观察到的白光,但反映到胶片上则会呈现不同的 颜色。高色温照明部分呈偏蓝,低色温照明部分呈偏 红。这种情况在后期制作也很难校正。 ②要注意光 源方向(门、窗等是自然光的入射方向),一般宜用 顺光或侧光,在没有辅助光源时切忌用逆光拍摄,尤 其是拍摄中景、近景特写不宜选门窗口为背景,因光 比反差太大,会使色温失去平衡。 ③尽量避免用日光灯作光源,这种光线色温极不稳 定,且呈脉冲状,如不可避免最好用专门的滤色镜来 校正。(日光灯分日光、暖白冷白型) ④当室内光源色温与胶卷色温相差太大时,可用滤 色镜来校正。

2、影调和色调

影调一说,源于黑白摄影。我们今天将要 讨论的高调、低调、中间调原来是黑白摄 影理论中讨论的问题,但在彩色照片中同 样有高调、低调和中间调,但彩色已被淡 化或成为点缀,而以黑或白为主画面,影 调和色调很难分开叙述。因为二者关系十 分密切。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仍以黑白照 片来加以阐述。同志们在学习理论的 同时, 观摩黑白和彩色照片,对此理论会有所领 悟和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