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具技术要求

检具技术要求

查看完整版本: [-- 检具资料--]
candeman2006-06-21 20:47
设计总则
1、乙方在进行工艺方案和检具设计时,除本协议特殊要求外,优先采用甲方提供的《冲压检具设计与制造标准书》、三维数据中的各种标准。

当该标准不能指导设计时,可选用中国汽车联合会标准或经甲方确认的企业标准。

2、除特殊注明外,所有图纸资料必须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GB4457~4460—84,
GB131—83。

3、所有检具式样图按2D进行设计,文件类型为dwg或dxf格式。

4、图面要求:
a、图幅要求: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但宽度不得超过841mm;
b、图纸标题栏:长安公司标准;
c、视图投影法:一角法;
d、图型比例:1/1,1/2,1/3;
e、图面使用文字:汉语;
f、尺寸表示:公制;
g、零件图作图样式:右侧零件;
h、检具在设计时,应考虑样板刀检测措施
i、;零件明细表:制造厂商自己标准。

5、检具设计总原则:重量轻、造型美、测量准确、操作方便。

6、检具在设计上应考虑检验工人在检测数据操作时图纸资料的摆放位置。

7、检具在设计时,应考虑高度的适宜性(图纸资料会签时双方商定)。

8、检具在设计中,标牌的式样应以长安金陵公司提供的要求为准。

9、检具的型面应光滑无痕。

三、工艺数模要求
1、工艺建模采用三维合格的正版软件,甲方接受CATIAP3V5R10或UG NX的Part文件格式或IGES文件格式。

2、零件工艺数模尺寸满足工艺方案设计要求,零件型面尺寸参照甲方提供的产品数据。

误差不超过0.01mm。

3、所有零部件在建模中的坐标以零件工艺方案的基准点坐标为准。

4、所有的零部件数模均应保持参数化。

5、所建数模对称部份不用另外重建数模,只针对非对称部份进行局部建模。

6、文件的命名规则:检具的数模文件用甲方提供的该零件或总成的代号命名,一副检具只对应一个文件,不再另建零件数据文件。

八、检验夹具设计制造的要求
1、检具制作总的技术要求:
(1)、检具的设计、制造和验收以产品图、数据主模型为依据,并满足产品质量基准书、检具设计方案书及检具图的要求。

(2)、如检具在产品设计变更时,由甲方出具更改通知书或相关技术文件,乙方要及时更改,并按更改后的产品设计及技术文件进行检具的设计和制造。

(3)、检具设计方案书及检具图应明确基准孔、基准面、定位面的数量及位置,夹紧点(尽可能与焊接检具夹紧点保持一致)数量、位置及夹紧方式,确定检测方式和各种断面、翻边面的检测要求,并用简图说明。

检具的夹紧点一般采用三个以上,位置不得与检测位置发生干涉,检测位置按产品图要求,小型检具可采用磁钢。

(4)、检具的结构设计要求能够满足“CMM(三坐标)”和“人工+检具”两种方式对零件的检测要求,且操作方便。

(5)、检具上检测部位的间隙值、高差值用不褪色的印记在检具上标明。

(6)、乙方在检具制作时,要把零部件的特性点(甲方提供的零部件特性点清单)以刻线方式标在检具上,并作相应的点标识。

(7)、检具的设计均采用公制单位mm。

2、检具精度要求:
(1)、检具必须具有相互垂直的表面以此作为测量时的基准:以平面度为7级,垂直度为6级,粗糙度为Ra0.8μm。

(2)、检具型面座标网络线为100mmX100mm,刻度宽度0.15 mm ~0.20 mm,深度为0.25mm,并注明相应座标代号及座标值。

座标网络线位置相对于基准的误差为
±0.2mm/1000 mm。

(3)、基准孔:图纸中有规定的,位置精度不得超过+0.03mm;木明确规定的,位置精度:±0.1mm;定位销销径:孔径正尺寸-0.05 mm。

(4)、检测孔位置精度:±0.15mm。

(5)、型面精度:±0.15mm。

(6)、零面精度:±0.10mm。

(7)、轮廓精度:±0.15mm。

(8)、检测样板刀口精度:±0.15mm。

3、检具检测部位的结构要求:
(1)、基准:主定位销为锥销、次定位销为菱销,也可根据零件情况调整。

(2)、检具与被测零件测定部位间隙为3 mm,高差为0 mm(也可根据零件情况设计为0~3 mm线检测方式)。

(3)、检具与被测零件孔表面之间的间隙为2 mm。

对孔位采用划线方式检查时,间隙应设计为1 mm标准块(采用塑钢材料)。

(4)、检具与被测零件接触定位面之间的间隙为0mm。

(5)、检具与被测零件其余辅助面间隙为1 mm。

(6)、孔位用人工方式进行检测时,可采用插销、划线等方式。

对φ7(包括φ7)以下的孔采用插销方式检查,对φ7以上的孔(有规定的除外)采用划线方式检测。

(7)、插销方式检测的孔位采用钢衬套的结构,并在插销手柄部位刻上插销销径的大小,其中:销径的大小:孔径正尺寸-1.0;销径的公差:销径的大小+0-0.02 mm。

(8)、检测样板根据零件的检测要求,可采用固定式、可拆卸式等结构。

(9)、检具上被检测零件定位面的工作面大小为边长15 mm~30 mm的正方形(可根据零件情况作调整)标准块(采用铝或钢制作),并用平头螺钉固定,其位置分布要合理,保证定位可靠,便于测量。

(10)、所有的检测插销、定位插销、可拆卸的检测样板以及其它可拆卸件应设置相应的存放盒。

(11)、所有的检测插销、定位销应用不易脱落、可靠的金属链条固定。

4、检具的整体结构要求:
(1)、检具的构架要牢固可靠。

基准块、检测插销、定位插销等钢制部位需进行防锈处理,
保证在正常使用和维护下不锈蚀。

(2)、检具型面等工作部位为可切削树脂,与检具构架联接要牢固。

其中所使用的可切削树脂要满足:
比重≥1.25g/cm3
硬度≥D-72shore(采用ASTM D-2240方法)
热胀系数≤27X10-6 mm/ mm℃(采用D696方法)。

(3)、夹紧器与被检测零件的接触面的螺钉(可调节)带耐油橡胶块的夹紧头(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4)、检具各部分要以不同颜色予以区别(买方为卖方提供色板),见下表。

检具与被检测零部件的间隙颜色名称
0 mm(零位面)白色
2mm(孔位面)黄色
3mm(型面部非检测面)海绿色
0 mm、3mm(检测部位)白色
1 mm(检测面)黄色
检具本体及构架部位蓝色(福特蓝)
(5)、检具上应安装铝制标牌,标牌尺寸为50 mmX150mm,标牌内容和格式见下图。

(6)、检具上要安装基准标牌,标牌的内容包括检具的基准值。

(7)、检具要配有起吊装置,配有易于装拆的万向移动滚轮(其中2处带限位器),滚轮的布置要保证检具置于地上时的稳定性,结构上要方便叉车运输。

(8)、检具高度要适中,方便人工检测零部件。

(9)、检具每个基准块的尺寸为50mmX50mmX30mm(采用45钢),同时在检具上采用孔及面的方式设置辅助测量基准,尺寸为:50mmX50mmX30mm(采用45钢)。

5、零件的检测要求(模具预验收时)
(1)、模具预验收时,乙方要提供3套工装零件的全尺寸自检数据(“CMM”或“人工+检具”皆可)。

(2)、模具预验收时连续冲40件,从中随机抽取10件进行检测(其中:5件为全尺寸检测;5件为特性点检测)。

(3)、用所检测的10件(仅对特性点中的“R”标识点)做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R£R 分析,并满足R£R≤30%(用测量系统分析MSA模块来做)。

(4)、用所检测的10件(仅对特性点中的“P”标识点)做过程性能PPK研究,并满足PPK≥1.67(采用PPK分析用模块来做)。

(5)、在1套零件上划车身的三维坐标线。

十三、相关格式、要求
1、检具设计图用(电子档)线型粗细规定:
图层名线宽
中心线 0.2mm
双点划线 0.2mm
粗实线 0.5mm
细实线 0.2mm
虚线 0.2mm
产品线 0.13mm
尺寸标注线 0.25mm。

相关主题